徐無鬼第二十四

關燈
〔釋文〕以人名篇。

    無鬼欲箴規武侯,故假宰臣以見之。

     〔釋文〕徐無鬼缗山人,魏之隐士也。

    司馬本作「缗山人徐無鬼」。

    女商人名也。

    李雲:無鬼、女商,并魏幸臣。

    魏武侯名擊,文侯之子,治安邑。

    武侯勞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勞,故乃肯見于寡人。

    」 〔疏〕久處山林,勤苦貧病,忽能降志,混迹俗中,中心欣悅,有慰勞也。

     〔釋文〕武侯勞之力報反。

    唯「山林之勞」一字如字,餘并下章并力報反。

     徐無鬼曰:「我則勞于君,君有何勞于我?君将盈耆欲,長好惡,則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掔好惡,則耳目病矣。

     〔注〕嗜欲好惡,内外無可。

     〔疏〕黜,廢退也。

    掔,引卻也。

    君若嗜欲盈滿,好惡長進,則性命精靈困病也。

    君屏黜嗜欲,掔去好惡,既不稱适,故耳目病矣。

    是故我将慰勞于君,君有何暇,能勞于我也! 〔釋文〕盈耆時志反。

    下注同。

    長丁丈反。

    好呼報反。

    下注、下章同。

    惡烏路反。

    下注、下章同。

    黜敕律反,退也。

    本又作「出」,音同。

    司馬本作「咄」。

    掔苦田反,又口閑反。

    爾雅雲:固也。

    崔雲:引去也。

    司馬雲:牽也。

    我将勞君,君有何勞于我?」 〔疏〕此重結前義。

    武侯超然不對。

     〔注〕不說其言。

     〔疏〕超,怅也。

    既不稱情,故怅然不答。

     〔釋文〕超然司馬雲:猶怅然也。

    不說音悅。

    下文「大說」同。

    」 〔釋文〕超轶李音逸。

    徐徒列反。

    崔雲:徹也。

    廣雅雲:過也。

    武侯大悅而笑。

     〔注〕夫真人之言何遜哉?唯物所好之可也。

     〔疏〕語當其機,故笑而歡悅。

     徐無鬼出,女商曰:「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 〔疏〕議事已了,辭而出。

    女商怪君歡笑,是以咨問無鬼也。

     〔釋文〕以說如字,又始銳反。

    下皆同。

    司馬作「悅」。

    吾所以說吾君者,橫說之則以詩、書、禮、樂,從說之則以金闆、六弢。

     〔疏〕詩、書、禮、樂,六經。

    金版、六弢,周書篇名也;或言:祕谶也。

    本有作「韬」字者,随字讀之,雲是太公兵法,謂文、武、虎、豹、龍、犬六弢也。

    橫,遠也。

    縱,近也。

    武侯好武而惡文,故以兵法為縱,六經為橫也。

     〔釋文〕從說子容反。

    金版本又作「闆」,薄版反,又如字。

    六弢吐刀反。

    司馬、崔雲:金版、六弢,皆周書篇名;或曰:祕谶也。

    本又作「六韬」,謂太公六韬,文、武、虎、豹、龍、犬也。

    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

     〔注〕是直樂鴳以鐘鼓耳,故愁。

     〇郭慶藩曰:文選郭景純遊仙詩注引司馬雲:啓齒,笑也。

    釋文阙。

     〔釋文〕樂音洛。

    章末同。

    鴳一谏反。

    今先生何以說吾君,使吾君說若此乎?」 〔疏〕奉事武侯,盡于忠節,或獻替可否,功績克彰,如此之徒,不可稱數,而我君未嘗開口而微笑。

    今子有何術,遂使吾君歡說如此耶? 〔釋文〕吾君說音悅。

    既淹,實懷鄉眷。

    今乃以真人六經之說,太公兵法之談謦欬其側,非所宜也。

    此合前谕也。

     〔釋文〕久矣夫音扶。

    後放此。

    ,非也。

    以賓必刃反。

    本或作「擯」,司馬雲:擯,棄也。

    又必人反。

    李雲:賓,客也。

    欲幹李雲:幹,求也。

    社稷之福邪李雲:謂善言嘉謀,可以利社稷也。

    徐無鬼曰:「無鬼生于貧賤,未嘗敢飲食君之酒肉,将來勞君也。

    」 〔疏〕生涯貧賤,安于山薮,豈欲貪于飲食以自養哉?蓋不然乎,将勞君也。

    君曰:「何哉,奚勞寡人?」 〔疏〕奚,何也。

    問其所以也。

    曰:「勞君之神與形。

    」 〔疏〕食欲無厭,形勞神倦,故慰之耳。

    武侯曰:「何謂邪?」 〔疏〕問其所言有何意謂。

    徐無鬼曰:「天地之養也一。

     〔注〕不以為君而恣之無極。

     〔疏〕夫天地兩儀,亭毒羣品,物于資養,周普無偏,不以為君,恣其奢侈。

    此并是無鬼勞君之辭。

    登高不可以為長,居下不可以為短。

    君獨為萬乘之主,以苦一國之民,以養耳目鼻口。

     〔注〕如此,違天地之平也。

     〔疏〕登高位為君子,不可樂之以為長;居卑下為百姓,不可苦之以為短。

    而獨誇萬乘之威,苦此一國黎庶,貪色聲香味,以恣耳目鼻口,既違天地之意,竊為公不取焉。

     〔釋文〕萬乘繩證反。

    夫神者不自許也。

     〔注〕物與之耳。

     〔疏〕許,與也。

    夫聖主神人,物我平等,必不多貪滋味而自與焉。

     〔釋文〕不自許司馬雲:許,與也。

    夫神者,好和而惡奸。

     〔注〕與物共者,和也。

    私自許者,奸也。

     〔疏〕夫神聖之人,好與物和同,而惡奸私者。

    夫奸,病也,故勞之。

    唯君所病之,何也?」 〔疏〕夫奸者私通,于理為病。

    君獨有斯病,其困如何? 〔釋文〕夫奸病王雲:奸者,以正從邪也。

    謂病也。

    所病之何也李雲:服而無對也。

    或雲:養違天地之平,獨恣其欲,自許不損于神,而以奸為病,故不知所以。

    以此為病,何為乎?骥馬宮苑之間。

     〔釋文〕無徒司馬雲:徒,步也。

    锱壇徐側其反。

    锱壇,壇名。

    無藏逆于得。

     〔注〕得中有逆,則失耳。

     〔疏〕莫包藏逆心而苟于得。

     〔釋文〕無藏一本作「臧」,司馬本同。

    逆于得司馬本作「德」。

    李雲:凡非理而貪,貪得而居之,此藏逆于德内者也。

    孰有貪得而可以德不失哉?固宜無藏而舍之。

    又雲:謂有貪則逆道也。

    無以巧勝人。

     〔注〕守其樸,而樸各有所能,則平。

     〔疏〕大巧若拙,各敦樸素,莫以機心,争勝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