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桑楚第二十三

關燈
〔釋文〕以人名篇。

    本或作庚桑。

     〇典案:高山寺古鈔本無「楚」字,與釋文或本合。

    反。

    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餘。

     〔注〕夫與四時俱者無近功。

     〔疏〕大穰,豐也。

    灑,微驚貌也。

    居住三年,山中大熟,畏壘百姓,佥共私道雲:庚桑子初來,我微驚異。

    今我日計,利益不足稱;以歲計,至功其有餘。

    蓋賢聖之人,與四時合度。

    無近功,故日計不足;有遠德,故歲計有餘。

    三歲一閏,天道小成,故居三年而畏壘大穰。

     〔釋文〕日計之而不足向雲:無旦夕小利也。

    歲計之而有餘向雲:順時而大穰也。

     〇典案:淮南子俶真篇「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餘」,即本莊子此文。

    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屍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疏〕庶,慕也。

    幾,近也。

    屍,主也。

    庚桑大賢之士,慕近聖人之德,何不相與尊而為君,主南面之事,為立社稷,建其宗廟,祝祭依禮,豈不善邪?,皆得自然之道,故不為也。

     〇典案:「春秋生氣」不詞。

    高山寺古鈔本注作「春生秋成」,即疏所謂「春生秋實」,亦釋文所謂「至秋而成也」,疑是。

     〔疏〕夫春生秋實,陰陽之恒;夏長冬藏,物之常事。

    故春秋豈有心施于萬實?而天然之道已自行焉,故忘其生有之德也。

    「實」亦有作「寳」字者,言二儀以萬物為寳,故逢秋而成就也。

     〔釋文〕正得秋而萬寳成天地以萬物為寳,至秋而成也。

    元嘉本作「萬實」。

     〇典案:高山寺古鈔本「萬寳」作「萬實」,與元嘉本、疏所據本合。

    俞樾曰:「得」字疑衍,原文蓋作「正秋而萬寶成」。

    易說卦「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疏:正秋而萬物皆說成也。

    即本此文,是其證。

    「得」字蓋涉下句「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因而誤衍。

    「春氣發而百草生,正秋而萬寶成」,文義已足,不必加「得」字與上句相俪偶。

    大道已行矣本或作「天道」。

    吾聞至人,屍居環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

     〔注〕直自往耳,非由知也。

     〔疏〕四面環各一堵,謂之環堵也,所謂方丈室也。

    如死屍之寂泊,故言屍居。

     〔釋文〕環如字。

    廣雅雲:圓也。

    堵丁魯反。

    司馬雲:一丈曰堵。

    環堵者,面各一丈,言小也。

    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間,我其杓之人邪? 〔注〕不欲為物标杓也。

     〔疏〕竊竊,平章偶語也。

    俎,切肉之幾;豆,盛脯之具,皆禮器也。

    夫羣龍無首,先聖格言;蒙德養恬,後賢軌轍。

    今細碎百姓,偶語平章,方欲禮我為賢,尊我為主,便是物之标杓,豈曰栖隐者乎? 〔釋文〕俎豆側呂反。

    崔雲:俎豆食我于衆人間。

    杓郭音的,又匹幺反,又音吊。

    廣雅雲:樹末也。

    郭雲:為物之标杓也。

    王雲:斯由己為人準的也。

    向雲:馬氏作「魡」,音的。

    标必遙反,一音必小反。

    吾是以不釋于老聃之言。

    」 〔注〕聃雲:「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謂我自爾。

    」今畏壘反此,故不釋然。

     〔疏〕老君雲:「功成弗居,長而不宰。

    」楚既虔禀師訓,畏壘反此,故不釋然。

    」作「孽」。

    「祥」,禦覽引作「降」。

    且夫尊賢授能,先善與利,自古堯、舜以然,而況畏壘之民乎?夫子亦聽矣。

    」 〔疏〕尊貴賢人,擢授能者,有善先用,與其利祿,堯、舜聖人,尚且如是,況畏壘百姓,敢異前修?夫子通人,幸聽從也!」為「栉發」之「栉」,當讀入聲,而其字以「次」為聲,則亦可讀去聲,故徐邈音側冀反。

    數米色主反。

    而炊昌垂反。

    向雲:理于小利也。

    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 〔注〕混然一之,無所治為,乃濟。

     〔疏〕祖述堯、舜,私議竊竊,此蓋小道,何足救世? 〔釋文〕竊竊如字。

    司馬雲:細語也。

    一雲:計校之貌。

    崔本作「察察」。

    舉賢則民相軋。

     〔注〕将戾拂其性,以待其所尚。

     〔釋文〕軋烏黠反。

    向音乙。

    戾拂符弗反。

    任知則民相盜。

     〔注〕真不足而以知繼之,則僞矣,僞以求生,非盜如何? 〔疏〕軋,傷也。

    夫舉賢授能,任知先善,則争為欺侮,盜詐百端,趨競路開,故更相害也。

     〔釋文〕任知音智。

    注同。

    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

    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

     〔注〕無所複顧也。

     〔疏〕數物者,謂舉賢、任知等也。

    此教浮薄,不足令百姓淳厚也。

    而蒼生貪利之心,甚自殷勤,私情怨忿,遂生篡弒,謀危社稷,正晝為盜,攻城穿壁,日中穴阫也。

     〔釋文〕有殺音試。

    本又作「弒」。

    下同。

     〇典案:高山寺古鈔本、道藏音義本「殺」并作「弒」,與釋文一本合。

    穴阫普回反。

    向音裴,雲:阫,牆也。

    言無所畏忌。

    吾語女,大亂之本,必生于堯、舜之閑,其末存乎千世之後。

    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注〕堯、舜遺其迹,飾僞播其後,以緻斯弊也。

     〔疏〕唐、虞揖讓之風,會成篡逆之亂。

    亂之根本,起自堯、舜。

    千載之後,其弊不絕,黃巾、赤眉,則是相食也。

     〔釋文〕吾語魚據反。

    女音汝。

    後皆放此。

     南榮趎蹵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長矣,将惡乎托業以及此言邪?」 〔疏〕姓南榮,名趎,庚桑弟子也。

    蹵然,驚悚貌。

    南榮既聞斯義,心生慕仰,于是驚懼正容,勤誠請益雲:趎年老,精神暗昧,憑托何學,方逮斯言? 〔釋文〕南榮趎昌于反。

    向音疇。

    一音紹俱反。

    徐直俱反,又敕俱反,又處由反。

    李雲:庚桑弟子也。

    漢書古今人表作南榮疇。

    或作「俦」,又作「壽」。

    淮南作南榮帱,雲:欶蹻趹步,百舍不休。

    亦作「疇」。

    蹵然子六反。

    已長丁丈反。

    将惡音烏。

    庚桑子曰:「全汝形。

     〔注〕守其分也。

     〔釋文〕其分扶問反。

    後以意求之。

    抱汝生。

     〔注〕無攬乎其生之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