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傳卷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也
兩造具備師聽五辭
訟者兩至則士聽其辭
五辭簡孚正于五刑
簡核也孚審慮也簡孚而無辭乃正五刑
五刑不簡正于五罰
罰贖也
五罰不服正于五過
過失則當宥也
五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貨惟來其罪惟均其審克之
刑之而不服則贖贖之而不服則宥無不可者但恐其有疵弊耳官者更爲請求也反者報也報德怨也内女谒也貨鬻獄也來親友徃來者爲言也法當同坐故曰其罪惟均克勝也勝其非也
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簡孚有衆惟貌有稽
既簡且孚衆證之矣口服而貌不服此必有故不可以不稽也
無簡不聽
初無核實之狀則此獄不當聽也
具嚴天威
所以如此者畏天威也
墨辟疑赦其罰百锾閱實其罪
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六兩曰锾
劓辟疑赦其罰惟倍閱實其罪
截鼻爲劓倍之爲二百锾
剕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
刖足曰剕倍之又半之爲五百锾
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锾閱實其罪
宮淫刑也男子腐婦人閉
大辟疑赦其罰千锾閱實其罪
大辟死刑也五刑疑則入罰不降相因古之制也所謂疑者其罪既閱實矣而于用法疑耳
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
墨劓剕宮辟皆眞刑也罰者罰應贖者也屬類也凡五刑五罰之罪皆分門而類别之也
五刑之屬三千
周禮五刑之屬二千五百而此三千孝經據而用之是孔子以夏刑爲正也
上下比罪
比例也以上下罪參驗而立例也
無僭亂辭
僭差也亂辭辭與情違者也
勿用不行
立法必用衆人所能者然後法行若責人以所不能則是以不可行者爲法也
惟察惟法其審克之
察我心也法國法也内合我心外合國法乃爲得之
上刑适輕下服下刑适重上服
世或謂大罪法重而情輕則服下刑此猶可也不失爲仁若小罪法輕情重而服上刑則不可古之用刑者有出于法内無入于法外與其殺不辜甯失不經故知此説之非也請設爲甲乙以解此二言甲初欲爲強盜既至其所則不強而竊當以竊法坐之此之謂上刑适輕下服乙初欲竊爾既至其所則強當以強法坐之此之謂下刑适重上服刑貴稱罪報其所犯之功不報其所犯之意也
輕重諸罰有權
一人同時而犯二罪一罪應剕一罪應劓劓剕不并論當以一重剕之而已然是人所犯劓罪應刑剕罪應贖則刑之欤抑贖之欤蓋當其劓罪而贖其餘何謂餘曰劓之罰二百锾既刑之矣則又贖三百锾以足剕罰五百锾之數以此爲率如權石之推移以求輕重之詳故曰輕重諸罰有權
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
穆王複古而不是古變今而不非今厚之至也曰各随世輕重而已民有犯罪于改法之前而論法于今日者可複齊于一乎舊法輕則從舊今法輕則從今任其不齊所以爲齊也倫者其例也要者其辭也辭例相參考必有以處之矣
罰懲非死人極于病
時有議新法之輕多罰而少刑恐不足以懲奸者故王言罰之所懲雖非殺之也而民出重贖已極于病言如是亦足矣
非佞折獄惟良折獄罔非在中
佞口給也良精也辯者服其口不服其心也
察辭于差
事之眞者不謀而同從其差者而诘之多得其情
非從惟從
囹圄之中何求而不得固有畏吏甚者甯死而不辯故囚之言惟吏是從者皆非其實不可用也
哀敬折獄明啟刑書胥占鹹庶中正
律令當令獄囚及僚吏明見相與占考之庶幾共得其中正也
其刑其罰其審克之獄成而孚輸而孚
輪不成也囚無罪如傾瀉出之也孚審慮也成與不成皆當與衆審慮也
其刑上備有并兩刑
其上刑已有餘罪矣則并兩刑從一重論
王曰嗚呼敬之哉官伯族姓
呼其大官大族而戒之
朕言多懼
民命之存亡天意之喜怒國本之安危在焉不得不懼
朕敬于刑有德惟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明清于單辭民之亂罔不中聽獄之兩辭
欲濟民于險難者當竭其中以聽兩辭也
無或私家于獄之兩辭獄貨非寳惟府辜功報以庶尤永畏惟罰非天不中惟人在命天罰不極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府聚也辜功猶言罪狀也古者論罪有功意功其迹狀也言獄貨非所以爲寳也但與汝典獄者聚罪狀耳我報汝以衆罪而所當長畏者天罰也非天不中惟汝罪在人命也天既罰汝不中之罪則民皆咎我我無複有善政在天下矣
王曰嗚呼嗣孫今徃何監非德于民之中尚明聽之哉王耄矣諸侯多其孫矣自今當安所監非以此德爲民中乎
哲人惟刑
古之哲人無不以刑作德者
無疆之辭屬于五極鹹中有慶
無窮之聞必由五刑鹹得其中則有慶五極五常也
受王嘉師監于茲祥刑
嘉善也王所以能輕刑者以民善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