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傳卷十五

關燈
宋 蘇轼 撰 周書 君奭第十八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 三公論道左右相任事周公召公以師保為左右相 召公不悅周公作君奭 舊說或謂召公疑周公陋哉斯言也方周公攝政管蔡流言周公晏然不自疑當時大臣亦莫之疑者何獨召公也今已複子明辟召公複何疑乎然則何為不悅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故伊尹既複政則告歸而周公不歸此召公所以不悅也然則周公何以不歸也察成王之德未可以舍而去也周公齊百官以從王而王之所用悉其私人受敎于王者此其德豈能離師輔而弗反也哉故召公之不悅為周公謀也人臣之常道也而周公之不歸為周謀也宗臣之深憂也召公豈獨欲周公之歸哉蓋亦欲因複辟之初而退老于厥邑特以周公未歸故不敢也何以知之此書非獨周公自言其當留亦多留召公語以此知召公欲去也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喪于殷殷既墜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終出于不祥嗚呼君已曰時我我亦不敢甯于上帝命弗永遠念天威越我民罔尤違惟人 周公昔甞告召公曰天其将使周室永孚于休欤抑将終出于不祥欤皆未可知也于時召公答曰是在我而已我若能祗上帝命不敢荒甯則天永孚于休若其以念我天威及使我民無所尤違則天将終出于不祥此皆在人而已今我不去正為此耳故舉其昔言以喻之 在我後嗣子孫大弗克防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難谌乃其墜命弗克經歴嗣前人防明德此皆罪成王之言在察也遏絶也佚失也經厯厯年長久言我察成王之德大未能事天地遏絶放失前人之光明蓋生于深宮之中不知天命不易我若去之其将弗永年矣周公蓋以丕視功載知其如此 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沖子沖子之不正吾亦安能正之哉獨示之以前人光明之德使不習于下流其為正也大矣 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甯王德延天不庸釋于文王受命 天命不常我所以輔成王之道惟以延武王之德使天下不舍文王所受之命也 公曰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 即伊尹也 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湯初克夏欲遷夏社作臣扈之篇湯享國十三年又七年而太甲立太甲享國三十二年又更四帝乃至太戊而臣扈猶在豈非夀百餘歲哉 巫鹹乂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 賢亦巫鹹之子孫 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 殷有聖賢之君七此獨言五下文雲殷禮陟配天豈配祀于天者止此五王而其臣皆配食于廟乎在武丁時不言傅説豈傅説不配食于配天之王乎其詳不可得而聞矣 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故殷禮陟配天多歴年所陳久也陟升遐也言此諸臣為政不久則不能保乂有殷且使其王升遐則配天緻殷有天下多歴年所此周公所以久留之意也 天惟純佑命則商實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鹹奔走惟茲惟德稱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蔔筮罔不是孚 此明主賢臣為政既久則天乃為純佑者是命商之百族大姓及王臣之微者實皆秉德明恤以至于小臣藩屏侯甸者皆得其人況于奔走執事之臣皆以此道此德舉用乂厥辟以上下同德故有事于四方則民信之若蓍龜然此又周公久留之意也 公曰君奭天夀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滅威 天夀此中宗高宗祖甲和平至道之王使保乂有殷此三王皆能繼天滅威滅威者除害也 今汝永念則有固命厥亂明我新造邦 汝若憂思深長則天命乃可堅固汝其念有以濟明我邦者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勸甯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甯王武王也天降割喪文王申勸武王之德而集天命也 惟文王尚克脩和我有夏 諸夏也 亦惟有若虢叔 王季子文王弟 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宮括 五人皆賢臣有道德者不及太公望者太公專治兵事功臣非周公所法也 又曰無能往來茲迪彜敎文王蔑德降于國人 此五人者文王疏附先後奔走禦侮之友也故曰文王若不能與此五人者往來使以常道敎文王則無德以降于國人也 亦惟純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時昭文王迪見冐聞于上帝惟時受有殷命哉 迪見者以道顯也冐聞者以德被天下聞也 武王惟茲四人 虢叔亡矣 尚迪有祿後暨武王誕将天威鹹劉厥敵惟茲四人昭武王惟冐丕單稱德 凡周德之所被及者其民盡稱誦武王也 今在予小子旦若遊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濟小子同未在位誕無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