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傳卷七

關燈
時謂亂風惟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 匡正也謂谏也 具訓于防士 蒙童也士自童幼即以此訓之也 嗚呼嗣王祗厥身念哉聖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爾惟德罔小萬邦惟慶爾惟不德罔大墜厥宗 爾若作德雖小善足以慶萬邦若其不德不待大惡而亡 肆命徂後 二篇亡 大甲上第五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複歸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思用伊尹之言也湯放桀伊尹放太甲古未有是皆聖人不得已之變也故湯以慙德為法受惡曰此我之所以甚病也亂臣賊子庶乎其少衰矣湯不放桀伊尹不放太甲不獨病一時而已将使後世無道之君謂天下無柰我何此其病與口實之慙均耳聖人以為甯慙已以救天下後世故不得已而為之以為不得已之變則可以為道固當爾則不可使太甲不思庸伊尹卒故之而更立主則其慙有大于湯者矣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 惠順也阿倚也衡平也言天下之所倚平也阿衡伊尹之号猶曰師尚父雲爾師其官也尚父其号也 伊尹作書曰先王顧諟天之明命 顧眷也以言許人曰諟言湯為天命之眷許也 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 伊尹助其君居集天下之衆也 肆嗣王丕承基緒惟尹躬先見于西邑夏 丕大也夏都在亳西 自周有終 自由也忠信為周由忠信之道則有終也 相亦惟終其後嗣王罔克有終相亦罔終 言君臣一體禍福同也 嗣王戒哉祗爾厥辟 辟君也敬其為君之道 辟不辟沗厥祖王惟庸罔念聞 沗辱也以不善為常聞伊尹之訓若不聞然 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方天昧明之間先王已大明其心思道以待旦 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彥美士也以賢者遺子孫開道之 無越厥命以自覆 越墜失也 慎乃儉德惟懷永圖 以約失之者鮮矣未有泰侈而能乆者也 若虞機張徃省括于度則釋 虞虞人也機張所以射鳥獸者省察也括隐括也度機之準望也釋舍也詩曰舍矢如破準望有毫厘之差則所中有尋丈之失矣言人君所為得失微而禍福大亦如此也 欽厥止 止居也孔子曰居敬而行簡 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萬世有辭 辭所以名言于天下後世者也 王未克變伊尹曰茲乃不義習與性成 性無不善者今王習為不義則性淪于習巾皆成于惡也 予弗狎于弗順營于桐宮密迩先王其訓無俾世迷狎近也王之不義以近羣小故也故獨使居于桐宮密迩先王之陵墓以思哀而生善心此先王之訓也迷讀如懷寶迷邦之迷我不訓正太甲則是懷道以迷天下也 王徂桐宮居憂克終允德 太甲中第六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 此亦三年正月也 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 始吉服也 作書曰民非後罔克胥匡以生 胥匡相正也 後非民罔以辟四方 言民去之則吾無與為君者 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類 不類猶失常也 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孽妖也違逭皆避也妖祥之來有可以避者此天作也若妖由人興則無可避之理 既徃背師保之訓弗克于厥初尚頼匡救之德圖惟厥終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協于下惟明後允德信有德也下之協從從其非僞者蓋欲天下中心悅而誠服苟非其德出于其固有之誠心未有能至者 先王子惠困窮民服厥命罔有不悅竝其有邦厥鄰乃曰徯我後後來無罰 上失其道民散乆矣凡麗于罰皆君使之湯來則我自無罪矣 王懋乃德視乃厥祖無時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防視逺惟明聽德惟聰 視不及逺非明聽不擇善非聰 朕承王之休無斁 斁厭也 太甲下第七 伊尹申诰于王 申重也 曰鳴呼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天位艱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