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國春秋若曰其父則耄及之其子則有童之心者也不然何以來也此與桓五年天王使仍叔【天子大夫】之子來聘同例谷梁傳所謂防其君臣而着其父子者也
冬十有二月衞人立晉【衞公子晉也沒諡宣公 四年】
胡安國傳曰人衆詞立者子宜立也晉雖諸侯之子内不承國于先君上不禀命于天子衆謂宜立而遂自立焉可乎故春秋于衞人特書曰立所以着擅置君之罪于晉絶其公子所以明專有其國之非以此垂法而父子君臣之義明矣未有爲子而不受之父也未有爲諸侯而不受之王也
【臣】按此書衞人尤惡夫擅置君者也所以正君臣之倫也
秋七月庚午宋公【殇公名與夷】齊侯【僖公名祿父】衞侯【桓公名完】盟于瓦屋【八年】
【臣】按前此防盟各于其境今之瓦屋乃在畿内猶父子異宮各于其境則在其子之室而天王畿甸之内則嚴父之側也三國之君私相要結刑牲歃血爲前此未有之參盟【前此兩國交盟此參盟之始】而未聞有入觐之舉春秋直書其事所以正君臣之倫也
春正月【桓公三年】
何休曰無王者見桓公無王而行也二年有王者見始也十年有王者數之終也十八年有王者桓之終也明始終有王桓公無之爾
【臣】按此條胡傳引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爲説蓋欲立桓者先君惠公【桓公父】之邪志啟亂者在君父也桓與乎弑則不臣亦不子故唐趙匡曰王者人倫之所系桓無王惡桓之滅人倫也故去其王字以見其罪此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倫也
春二月天王【桓王】使家父【天子大夫家氏父字】來求車【十五年】
【臣】按求赙猶可曰赙不至而責之也車非諸侯之所當貢也烏乎求此可見天王之屢有求于桓而何以問桓罪也不系王于時之下而斥王于使家父之上蓋問罪則無王而求車則有王求之者自以有王而與之者已無王也且夫臣子一例聞父有賜于子矣未聞父有求于子也聞子無私财矣未聞其父求之而與不與則尚未可知也然則求也者其德色耰耡谇語箕帚之肇端矣【借父耰耡慮有德色毋借箕帚立而谇語秦俗之薄見賈誼治安防】此夫子書之所以正君臣之倫也
杞伯姬來朝其子【僖公五年】
吳澄曰曹伯有疾射姑朝魯春秋譏之杞惠公疑亦有疾伯姬以其子爲魯之甥故挾之至魯就令攝父朝禮是年杞惠公【史記作德公】卒成公【未同盟卒不書名】嗣位蓋伯姬豫欲托其子于魯也杞伯失君道失夫道失父道伯姬失妻道失母道其子失子道而魯受其朝皆非禮也
【臣】按一事而交失焉直書其事而參譏之義見矣此所以正君臣父子夫婦之倫也
五月癸醜公防晉侯【文公名重耳】齊侯【昭公名潘】宋公【成公名王臣】蔡侯【莊公名甲午】鄭伯【文公名捷】衞子【衞成公出奔其弟叔武攝位受盟從未成君之禮故稱子而序鄭伯之下】莒子【号茲丕公莒無諡以号爲諡】盟于踐土【踐土鄭地王子虎臨盟而不同歃故不書】 天王【襄王】狩于河陽【水北爲陽山南爲陽溫河陽也本畿内地去王朝百餘裡二十有八年】
胡安國傳曰天王下勞晉侯于踐土則削而不書去其實以全名所謂君道也父道也晉侯以臣召君則書天王狩于河陽正其名以統實所謂臣道也子道也而天下之大倫尚存而不滅矣
【臣】按此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倫也
天王【襄王】使宰周公來聘公子遂【魯東門襄仲】如京師遂如晉【三十年】
胡安國傳曰冢宰上兼三公其職任爲至重而來聘于魯天王之禮意莫厚焉魯侯既不朝京師而使公子遂往又以二事出此大不恭之罪履霜堅氷之漸【臣】按經書天王來聘者七而此以冢宰兼周公下聘經書卿大夫如周聘者四而此以二事出報施之道施之于與國尚不可而況天王乎且天王之尊則父也伯主之威令則父老而子攝也晉于魯則兄弟也敬兄而不敬父可乎如京師即不敢不如晉等周于晉何其畏兄而慢父也此所以正君臣之倫也
春毛伯來求金【文公九年】
公羊傳曰毛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稱使當喪未君也逾年矣何以謂之未君即位矣而未稱王也未稱王何以知其即位以諸侯之逾年即位亦知天子之逾年即位也以天子之三年然後稱王亦知諸侯于其封内三年稱子也逾年稱公矣則曷爲于其封内三年稱子緣臣民之心不可一日無君緣終始之義一年不二君不可曠年無君緣孝子之心三年不忍當也毛伯來求金何以書譏何譏爾王者無求求金非禮也然則是王者與曰非也非王者則曷爲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