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孝經衍義卷三
衍至德之義
義
易幹文言曰利者義之和也 利物足以和義朱熹曰義有個分至如親其親長其長則是義之和如不親其親而親他人之親便是不和如君臣父子各得其宜此便是和處安得謂之不利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此便是不和安得謂之利又曰義則是一個宜其初則甚嚴如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直是有内外之辨君尊于上臣恭于下尊卑大小截然不可犯似若不和之甚然能使之各得其宜則其和也孰大于是至于天地萬物無不得其所亦隻是利之和爾
【臣】按經文地之義也句注以利物為義釋之邢昺正義曰文言曰利物足以和義是利物為義
也可見孝經非夫子不能作
家人【卦名】彖曰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程頤傳曰無尊嚴則孝敬衰
【臣】按經曰孝莫大于嚴父又曰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又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夫子于家人彖?稱父母為嚴君蓋家人之嗃嗃以義勝情雖悔厲而吉婦子之嘻嘻以情勝義終吝也父子之親所謂恩掩義者也且猶如此況萬事萬物哉此可見義之德之本于孝也
泰【卦名】象【釋一卦之象為大象夫子所作】曰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程頥?曰天地通泰則萬物茂遂人君體之而為法制使民用天時因地利輔助化育之功成其豐美之利也民之生必賴君上為之法制以教率輔翼之乃得遂其生養是左右之也
【臣】按義者宜也必天地明察而後可言輔相彼庶人之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實君師左右之也故曰天子之孝曰就
書仲虺之诰曰以義制事
【臣】按以義制事則事得其宜自天性之親而推之親疎厚薄各當其分自膝下之養而至于經權常變無适不然迩之以睦九族逺之以懐萬邦此诰之所以合于經也其卒乃曰垂裕後昆亦猶既醉之詩所雲孝子不匮永錫爾類也
禮記禮運曰義者藝【藝事也】之分仁之節也協于藝講于仁得之者強
陳澔集説曰藝以事言仁以心言事之處于外者以義為分限之宜心之發于内者以義為品節之制協于藝者合其事理之宜也講于仁者啇度其愛心之親疎厚薄而協合乎行事之大小輕重一以義為裁制焉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故得之者強
【臣】按經言德義可尊劉?【河間景城人仕隋厯官大學博士?既得王邵所送古文孝經孔安國注本遂着古文稽疑以明之】曰德者得于理也義者宜于事也理得在于心宜事見于外故能為人所尊?之言可與禮運相發明臣又以為經言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以德則為悖德蓋不商度其愛心之親疎厚薄而協合乎行事之大小輕重故也惟其不得于理是以不宜于事民無則焉君子不貴何強之有表記曰義者天下之制也義方而嚴人心知所畏憚故得之者強
春秋秋七月【隠公六年】
胡安國?曰四德備而後為幹故易曰乾元亨利貞一德不備則乾道熄矣四時具而後成嵗故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一時不具則嵗功虧矣既書時又書月者時天時也月王月也書時又書月者見天人之理合也易不雲乎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臣】按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時也者孝子仁人之所緻慎也冬溫而夏凊生事之時也春禴而秋嘗祭享之時也蓋天道于此一變也夫物之向榮也人則有欣悅之情焉物之凋殘也人則有零落之感焉仁人孝子觀天之道體親之心蓋有恻惕不安者矣公羊?【公羊子名高着春秋?】曰雖無事首時過必書閱時之變志而不忘也秋七月者坤土兌金之交天于萬物未忍殺之而且生之故于德為利其在人則為義所以斷制事物月令是月也天子命将帥選士厲兵以征不義诘誅暴慢以明好惡命有司修法制戮有罪嚴斷刑夫子于此有慎用兵刑之意焉秋七月無事書之亦以志喜也推仁人孝子之心以為兵刑者不得已而有事雲爾
論語子曰君子義以為質
張栻曰義以方外【易坤卦文言】是義為用也而此章則以義為體蓋物則森然具于秉彜之内此義之所以為體也
【臣】按夫子于坤之六二小象則曰地道光也文言則曰方其義也義以方外蓋方者坤之德地之形也經以孝為地之義又曰因地之利而注以為因地利以行義邢昺正義曰五土分植而一以宜之者大順之理也百行殊途而一以緻之者大中之要也如父母順而宜兄弟宜家人則是以動而有常者為方也論語言君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