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上
關燈
小
中
大
?之三章 釋以順天下
今文三才章第七
?之四章 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今文孝治章第八
?之五章 釋孝德之本
今文聖治章第九上一節
?之六章 釋教之所由生
今文聖治章下一節
?之七章 釋始于事親及不敢毀傷
今文紀孝行章第十
?之八章 因上章
今文五刑章第十一
?之九章 釋中于事君
今文事君章第十七
?之十章 釋天子之孝
今文感應章第十六
?之十一章 釋立身?名及士之孝
今文廣?名章第十四
?之十二章 因上章
古文閨門章
?之十三 不解經别發一義
今文谏诤章第十五
?之十四章 不解經别發一義
今文喪親章第十八
經文
仲尼間居曽子侍坐子曰參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曽子辟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複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爵祿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已下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臣謹按孝經古無章第篇名自皇侃标天子以下五孝之目而五等之序截然以明蓋孝為王道之本萬化之原故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之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然而無所不包者其體施之有方達之有漸能足乎其量而無以加者其用其體則足乎赤子之心無憾于匹夫之賤蔬粟飲水與尊養四海其緻一也其用則各有其地之所得為與其分之所不可過諸侯不敢拟于天子卿大夫不敢拟于諸侯士不敢拟于卿大夫庶人不敢拟于士其勢然也夫惟天子之尊足以立乎其體之至隆而稱乎其量之無加推一念之愛達之于無不愛無不愛斯能愛其親推一念之敬達之于無不敬無不敬斯能敬其親斯須之不愛為刻覈為殘忍為法令繁密為賦斂無藝将不勝兵刑之禍而天下有重足之憂斯須之不敬為傲慢為逸樂為侈靡無度日泰然于上而天命人心去之矣故天子之孝非特謹小節勤細行已也在天下安社稷固否耳此愛敬之實也古之聖王如大舜之防防齊栗禹之勤勞湯之立愛立敬文王之日昃不遑暇食皆本孝道以光大業緻盛治至于武王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制禮作樂文章大備凡其禮百神和民人而禦萬物者乃至纎悉具舉而皆可法然夫子要而贊之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言愛之至敬之至也蓋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四海古之聖王所以過化存神不言而喻不介而孚者率由斯道也故夫子舉先王之至德要道切着之為經而三複其文于天子之孝本之以愛敬二人而推之通神明光四海興禮樂移風俗納谏诤美政教其于事親之儀節蓋略焉而至于諸侯以降則第勉以奉宗廟承祭祀為言行無過服勞奉養而已矣蓋其所施固有廣狹小大之殊而丁甯之意亦少殺矣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夫天子盡孝于上則諸侯卿大夫士庶人莫不盡孝于下而治化成矣此自然之序也雖然由天子而諸侯而卿大夫而士而庶人此治之有其序也由親親而仁民而愛物此序之又有其序也而或者骛于泛愛博施之説托于一視同仁之大則與異端之所謂無差等無人我者意豈異哉夫子固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且夫不愛其親者亦必不能愛人不敬其親者亦必不能敬人譬諸水然溝浍者可立涸也如草木然根撥則枝葉必害也人君誠鑒乎此而専以孝親為心久之仁心純熟義理精明不敢惡人不敢慢人之一念油然自生發之不禦而充之不窮于天下也何有不然千尋之木旦夕而長有是理哉若夫諸儒所定十八章前後次第多異同臣按開元間題章名及正義所雲皆以三才章以下為廣叙前六七章之意則朱子刋誤定為經文者為不易臣今一以是為宗衍經不衍傳者?從經也不衍?故?之章第但各存之不複論而?文之義固已悉具雲
禦定孝經衍義卷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