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序之雲霧不淺耳。

     或妄從集傳者,謂臣不可稱君為「小子」,是武公自謂。

    按鄭氏以「小子」為天子未除喪之稱此固近鑿。

    若嚴氏曰:「舊說以『小子』為斥王。

    左傳襄四年魯人之歌雲『我君小子』,是古人稱幼君為『小子』。

    武公時為世子,則不可斥王為『小子』也。

    然則此詩非武公為世子作明矣」。

    何玄子曰:「又有引天保、卷耳之詩,謂古人亦『爾』其君。

    」嚴、何二氏皆從序,此為辨駁之言。

    今錄取之者,以見宋、明之儒亦多有主「小子」為斥王者,但其書不傳耳。

    今試将十章、十二章「于乎小子」下文平心讀去,還是自警,還是刺王必得其解,不煩多說矣。

     [一章]「靡哲不愚」,此一句古今通病,猶俗雲「聰明人慣作蒙懂事」是也。

     [十章]「民之靡盈,誰夙知而莫成」蘇氏曰:「靡盈,不足也。

    人之才性有所不足,獨患不知。

    苟其蚤知,則蚤成;豈有蚤知而晚成之乎!言王之不能有成,由不知也。

    」此解為順。

    集傳曰:「人若不自盈滿,能受教戒,則豈有既蚤知而反晚成者乎!」未允。

     【抑十二章:三章章八句;九章章十句。

    】 桑柔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

    瘼此下民,上句。

    通篇辘轳韻。

    不殄心憂。

    本韻。

    第一、第三句。

    倉兄填兮,倬彼昊天,甯不我矜本韻。

    ○比而賦也。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

    亂生不夷,靡國不泯。

    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于乎有哀,國步斯頻!本韻。

    ○賦也。

     國步蔑資,天不我将。

    靡所止疑,雲徂何往本韻。

    君子實維,秉心無競。

    誰、生、厲、階,第一、第三、第五句。

    至、今、為、梗、本韻。

    ○賦也。

    [評]恨詞。

     憂心殷殷,念我土宇。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自西徂東,靡所定處。

    多我觏痻,第一、第三句。

    其第五句通韻。

    孔棘我圉。

    本韻。

    ○賦也。

     為謀為毖,亂況斯削。

    告爾憂恤,誨爾序爵。

    誰、能、執、熱,逝、不、以、濯、其何能淑,第一、第三、第五句。

    載胥及溺!本韻。

    ○賦也。

     如彼風,亦孔之僾。

    民有肅心,第一句通韻。

    ●雲不逮。

    本韻。

    好、是、稼、穑,力、民、代、食、本韻。

    稼、穑、維、寶,代、食、維、好、本韻。

    ○比而賦也。

     天降喪亂,滅我立王。

    降此蟊賊,稼穑卒癢。

    哀恫中國,具贅卒荒。

    靡有旅力,第三、第五句。

    以念穹蒼。

    本韻。

    ○賦也。

     維、此、惠君,民人所瞻。

    本韻。

    秉心宣猷,考慎其相。

    維、彼、不順,自獨俾臧。

    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本韻。

    ○賦也。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

    朋友已谮,不胥以谷。

    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本韻。

    ○興也。

     維、此、聖人,瞻言百裡。

    維、彼、愚人,覆狂以喜。

    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本韻。

    ○賦也。

     維、此、良人,弗求弗迪。

    維、彼、忍心,是顧是複。

    民之貪亂,甯為荼毒本韻。

    ○賦也。

     大風有隧,有空大谷。

    維、此、良人,作為式谷。

    維、彼、不順,征以中垢本韻。

    ○比而賦也。

     大風有隧,貪人敗類。

    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

    本韻。

    ○比而賦也。

     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如、彼、飛、蟲,時、亦、弋、獲、既之陰女,反予來赫。

    本韻。

    ○賦也。

     民之罔極,職涼善背。

    為民不利,如雲不克。

    民之回遹,職競用力。

    本韻。

    ○賦也。

     民之未戾,職盜為寇。

    涼曰不可,覆背善詈。

    本韻。

    雖、曰、匪、予,既、作、爾、歌、!本韻。

    ○賦也。

     左傳文元年,秦穆公引大風有隧篇,稱為「芮良夫之詩」,故小序謂「芮伯刺厲王」。

    何玄子曰:「篇中不敢斥言王,而但斥當時執政者信用非人,貪利生事,以緻禍亂,大抵為榮夷公輩發也。

    」 [一章]「填」,填塞之意,怆怳填塞于胸也。

     [二章]「民靡有黎」,猶「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之意,以八字縮為四字,簡妙;亦倒字句,猶雲「黎民靡有」也。

     [三章]「蔑資」,無所資賴也。

    集傳以「資」作「咨」,非。

     [五章]「執熱」,執勞煩熱也;「逝」,往也;謂執勞煩熱之人誰能不往而洗濯其體乎「逝不以濯」,亦倒字句,猶雲「不以逝濯」也。

    自來解此皆以「執熱」為執持熱物;幾曾見人執持熱物之後必濯以水乎餘詳孟子通論引此詩下。

    或亦知「執熱」為執持熱物之非,孫文融解為「熱氣盈身,如執之然」,锺伯敬解為「熱不可解」,何玄子解為「盛暑之時,誰能執守此熱以往而不思澣濯」,竟無一通者。

     [六章]「好是稼穑」諸句,為下章「降此蟊賊」以害稼穑言也。

     [九章]「維谷」,嚴氏曰「言進、退皆窮,如陷山谷然」。

    毛傳直訓為「窮」,未明。

     [十一章]侄炳曰:「荼惟以苦名,無毒。

    孔氏曰:『荼,苦葉;毒,螫蟲:皆惡物。

    』本為二物。

    集傳乃曰:『荼,苦菜也,味苦氣辛,能殺物,故謂之荼毒。

    』其附會如此!」 [十二章]「征以中垢」,謂行以中藏之污穢也。

    或謂「小人以内污之事誣君子」,非。

     [十三章]「聽言則對,誦言如醉」,根上文來;謂聽彼之言則喜而對之,誦古人之言以告之則昏昏如醉。

    集傳曰,「王使貪人為政,我以其或能聽我之言而對之;然亦知其不能聽也,故誦言而中心如醉」。

    一字不可解! [十六章]「覆背善詈」,「背善」即上章「善背」,謂覆為背善,且詈我也。

    從來以「善詈」連言,非。

    「雖日匪予」,匪,非也,謂雖必以予言為非,然不能自已,既為爾作歌,以冀爾之一悟也。

     【桑柔十六章;八章章八句;八章章六句。

    】 雲漢 倬、彼、雲、漢,昭、回、于、天、王曰:「于乎!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馑薦臻。

    本韻。

    靡、神、不、舉,靡、愛、斯、牲、圭、璧、既、卒,甯、莫、我、聽、本韻。

    ○賦也。

    下同。

     旱既大 泰。

    甚,蘊隆蟲蟲。

    不殄禋祀,自郊徂宮。

    上下奠、瘗,靡神不宗。

    後稷不克,上帝不臨。

    耗斁下土,甯丁我躬「臨」字通韻;餘本韻。

     旱既大甚,則不可推。

    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周餘黎民,靡有孑遺。

    昊天上帝,則不我遺。

    胡不相畏,先祖于摧本韻。

     早大甚,則不可沮。

    赫赫炎炎,雲我無所。

    大命近止,靡瞻靡顧。

    群公、先正,則不我助。

    父母、先祖,胡甯忍予本韻。

     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我心憚暑,憂心如熏。

    群公、先正,則我不聞。

    昊天上帝,甯俾我遯本韻。

     旱既大甚,黾勉畏去。

    胡、甯、瘨、我、以、旱,[評]雜長句有姿。

    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