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詩經通論卷十二
新安首源姚際恒着
小雅
頍弁
有頍者弁,實維伊何爾酒既旨,爾殽既嘉;豈伊異人,兄弟匪他。
本韻。
茑與女蘿,施于松、柏。
未見君子,憂心奕奕;既見君子,庶幾說怿。
本韻。
○興而比也。
下同。
有頍者弁,實維何期爾酒既旨,爾殽既時;豈伊異人,兄弟具來。
本韻。
茑與女蘿,施于松上。
未見君子,憂心怲怲;既見君子,庶幾有臧。
本韻。
有頍者弁,實維在首。
爾酒既旨,爾殽既阜;豈伊異人,兄弟、甥舅。
本韻。
如、彼、雨、雪,先、集、維、霰、死喪無日,無幾相見。
樂、酒、今、夕,君子維宴。
本韻。
小序謂「諸公刺幽王」,是。
集傳謂「燕兄弟、親戚之詩」。
「死喪」語固可不忌,然「如彼雨雪」二句,确同「履霜堅冰」之義,則何以雲又每章有「豈伊異人」語,及雲「兄弟匪他」,亦非善辭也。
【頍弁三章,章十二句。
】 車舝 間、關、車、之、舝、左傳作「轄」。
兮,思、娈、季、女、逝、兮、[評]曼音靡麗。
匪饑匪渴,德音來括。
本韻。
雖無好友,式燕且喜。
本韻。
○賦也。
依彼平林,有集維鷮。
辰彼碩女,令德來教。
本韻。
式燕且譽,好爾無射。
本韻。
○興也。
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殽,式、食、庶、幾、二「幾」字同韻。
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本韻。
○賦也。
陟彼高岡,析其柞薪。
通韻。
析其柞薪,其葉湑兮。
鮮我觏爾,我心寫本韻。
兮。
興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本韻。
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觏爾新昏,以慰我心。
本韻。
○興也。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
大序謂「褒姒嫉妒無道,周人思得賢女以配君子,故作是詩」。
鄒肇敏曰:「思得娈女以間其寵,則是張儀傾鄭袖、陳平绐阏氏之計耳。
以嬖易嬖,其何能淑!且賦白華者安在,豈真以不賢見黜詩不諷王複故後而諷以别選新昏,無論豔妻驕扇,寵不再移,其為倍義而傷教亦已甚矣」。
閱此可以擊節。
集傳謂「此燕樂其新昏之詩」。
若是,則何關國故何玄子謂「幽王宮人思賢代褒姒為後」,依序略變,彷佛關雎,又足哂焉。
按左昭二十五年:「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
叔孫昭子如宋聘,且逆之。
宋公享昭子,賦新宮;昭子賦車轄」。
固取此詩之得賢女為昏也。
然不可知其為何人事矣。
【車舝五章,章六句。
】 青蠅 營營青蠅,止于樊。
豈弟君子,無信讒言!本韻。
○興而比也。
下同。
營營青蠅,止于棘。
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本韻。
營營青蠅,止于榛。
讒人罔極,觏我二人。
本韻。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近是。
厲、幽二王雖皆無道,而幽之信讒為尤着也。
【青蠅三章,章四句。
】 賓之初筵 賓、之、初、筵,左、右、秩、秩、起二句無韻。
[評]閱至後,方知此起之妙。
笾、豆、有、楚,殽、核、維、旅、本韻。
酒既和旨,飲酒孔偕。
本韻。
鐘、鼓既設,舉逸逸。
本韻。
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
本韻。
發彼有的,以祈爾爵。
本韻。
○賦也。
下同。
鑰舞、笙鼓,樂既和奏。
烝衎烈祖,以洽百禮。
本韻。
百禮既至,有壬有林。
錫爾純嘏,子孫其湛,其湛曰樂,各奏爾能。
本韻。
賓、載、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爾時。
本韻。
賓之初筵,溫溫其恭。
見上。
其未醉止,威儀反反。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
舍。
其。
坐。
遷。
屢。
舞。
僊。
僊。
本韻。
[評]「屢舞」,醉态。
凡作三層寫,一層深一層。
其未醉止,威儀抑抑。
曰既醉止,威儀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本韻。
賓既醉止,載号載呶。
亂。
我。
笾。
豆。
[評]應首章「笾豆」。
屢。
舞。
僛。
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
側。
弁。
之。
俄。
屢。
舞。
傞。
傞。
「呶」字通韻,餘本韻。
既。
醉。
而。
出。
并。
受。
其。
福。
[評]良言實理。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
本韻。
飲酒孔嘉,維其令儀。
本韻。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
本韻。
既、立、之、監,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恥。
本韻。
式勿從謂,無俾大泰。
怠。
本韻。
匪言勿言,匪由勿語。
由醉之言,俾、出、童、羖、本韻。
[評]奇語。
三、爵、不、識,矧、敢、多、又、本韻。
「衛武公飲酒悔過」,出後漢書注引韓詩說,未知是否。
小序因以為「衛武公刺時」。
[一章]此章言唯射乃飲酒也。
前八句言射初燕飲,下六句言大射之事。
毛傳謂「燕射」;鄭氏謂「大射」。
按君唯大射,射必以燕,即燕射也;燕必以賓,即賓射也。
前人分别諸名,皆非。
「以祈爾爵」,罰不勝者爵也,亦是為射飲酒也。
[二章]此章言惟祭乃飲酒也。
前八句言祭,後六句言飲福之事。
「其湛曰樂」二句,子孫獻屍也。
「子孫」即主人。
「賓載手仇」二句,賓客獻屍也。
「酌彼康爵」二句,屍酢主人及酢賓也。
又祭畢而燕亦在其内,以其飲酒,故曰「康爵」。
「康」,安也。
「時」,時祭也,以見四時之祭皆飲酒也。
以上二章,一言射,一言祭,以見古非射非祭不飲酒,故言此以為戒飲之發端雲。
[三章、四章]以下三章皆言飲酒之失也。
古人飲酒,酒酣必起舞以屬一人,所以極歡心、緻誠意也;漢人謂之「屬某起舞」是也。
故二章皆以舞言。
然舞,可也,屢舞則不可,故皆以「屢舞」言其醉,以是為眼目;而屢舞之中又有由初醉至極醉之不同。
始曰「舍其坐遷,屢舞僊僊」,猶是僅遷徙其坐處耳。
「僊僊」,蹁跹自得貌。
再曰「亂我笾豆,屢舞僛僛」,則且亂其有楚之笾豆矣。
「僛僛」,欹傾貌,無複僊僊之狀矣。
亦唯其僛僛,故亂及笾豆也。
終曰「側弁之俄,屢舞傞傞」,甚至冠弁亦不正矣。
「傞傞」,盤旋不休貌。
亦惟其傞傞,故使弁側。
由淺入深,備極形容醉态之妙。
昔人謂唐人詩中有畫,豈知亦原本于三百篇乎!三百篇中有畫處甚多,此醉客圖也。
[五章]「既立之監」二句是正言立制之善處;舊謂欲令皆醉,非也。
謂凡此飲酒之人,有或醉者,或不醉者:為醉者之不善,故立之監而佐之史,所以伺察其醉否也。
今彼醉之不善者,胡反以不醉為恥哉!集傳雲:「故既立監而佐之以史,則彼醉者所為不善而不自知,使不醉者反為之羞愧也」,語義欠明。
「由醉之言」二句,
本韻。
茑與女蘿,施于松、柏。
未見君子,憂心奕奕;既見君子,庶幾說怿。
本韻。
○興而比也。
下同。
有頍者弁,實維何期爾酒既旨,爾殽既時;豈伊異人,兄弟具來。
本韻。
茑與女蘿,施于松上。
未見君子,憂心怲怲;既見君子,庶幾有臧。
本韻。
有頍者弁,實維在首。
爾酒既旨,爾殽既阜;豈伊異人,兄弟、甥舅。
本韻。
如、彼、雨、雪,先、集、維、霰、死喪無日,無幾相見。
樂、酒、今、夕,君子維宴。
本韻。
小序謂「諸公刺幽王」,是。
集傳謂「燕兄弟、親戚之詩」。
「死喪」語固可不忌,然「如彼雨雪」二句,确同「履霜堅冰」之義,則何以雲又每章有「豈伊異人」語,及雲「兄弟匪他」,亦非善辭也。
【頍弁三章,章十二句。
】 車舝 間、關、車、之、舝、左傳作「轄」。
兮,思、娈、季、女、逝、兮、[評]曼音靡麗。
匪饑匪渴,德音來括。
本韻。
雖無好友,式燕且喜。
本韻。
○賦也。
依彼平林,有集維鷮。
辰彼碩女,令德來教。
本韻。
式燕且譽,好爾無射。
本韻。
○興也。
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殽,式、食、庶、幾、二「幾」字同韻。
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本韻。
○賦也。
陟彼高岡,析其柞薪。
通韻。
析其柞薪,其葉湑兮。
鮮我觏爾,我心寫本韻。
兮。
興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本韻。
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觏爾新昏,以慰我心。
本韻。
○興也。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
大序謂「褒姒嫉妒無道,周人思得賢女以配君子,故作是詩」。
鄒肇敏曰:「思得娈女以間其寵,則是張儀傾鄭袖、陳平绐阏氏之計耳。
以嬖易嬖,其何能淑!且賦白華者安在,豈真以不賢見黜詩不諷王複故後而諷以别選新昏,無論豔妻驕扇,寵不再移,其為倍義而傷教亦已甚矣」。
閱此可以擊節。
集傳謂「此燕樂其新昏之詩」。
若是,則何關國故何玄子謂「幽王宮人思賢代褒姒為後」,依序略變,彷佛關雎,又足哂焉。
按左昭二十五年:「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
叔孫昭子如宋聘,且逆之。
宋公享昭子,賦新宮;昭子賦車轄」。
固取此詩之得賢女為昏也。
然不可知其為何人事矣。
【車舝五章,章六句。
】 青蠅 營營青蠅,止于樊。
豈弟君子,無信讒言!本韻。
○興而比也。
下同。
營營青蠅,止于棘。
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本韻。
營營青蠅,止于榛。
讒人罔極,觏我二人。
本韻。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近是。
厲、幽二王雖皆無道,而幽之信讒為尤着也。
【青蠅三章,章四句。
】 賓之初筵 賓、之、初、筵,左、右、秩、秩、起二句無韻。
[評]閱至後,方知此起之妙。
笾、豆、有、楚,殽、核、維、旅、本韻。
酒既和旨,飲酒孔偕。
本韻。
鐘、鼓既設,舉逸逸。
本韻。
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
本韻。
發彼有的,以祈爾爵。
本韻。
○賦也。
下同。
鑰舞、笙鼓,樂既和奏。
烝衎烈祖,以洽百禮。
本韻。
百禮既至,有壬有林。
錫爾純嘏,子孫其湛,其湛曰樂,各奏爾能。
本韻。
賓、載、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爾時。
本韻。
賓之初筵,溫溫其恭。
見上。
其未醉止,威儀反反。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
舍。
其。
坐。
遷。
屢。
舞。
僊。
僊。
本韻。
[評]「屢舞」,醉态。
凡作三層寫,一層深一層。
其未醉止,威儀抑抑。
曰既醉止,威儀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本韻。
賓既醉止,載号載呶。
亂。
我。
笾。
豆。
[評]應首章「笾豆」。
屢。
舞。
僛。
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
側。
弁。
之。
俄。
屢。
舞。
傞。
傞。
「呶」字通韻,餘本韻。
既。
醉。
而。
出。
并。
受。
其。
福。
[評]良言實理。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
本韻。
飲酒孔嘉,維其令儀。
本韻。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
本韻。
既、立、之、監,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恥。
本韻。
式勿從謂,無俾大泰。
怠。
本韻。
匪言勿言,匪由勿語。
由醉之言,俾、出、童、羖、本韻。
[評]奇語。
三、爵、不、識,矧、敢、多、又、本韻。
「衛武公飲酒悔過」,出後漢書注引韓詩說,未知是否。
小序因以為「衛武公刺時」。
[一章]此章言唯射乃飲酒也。
前八句言射初燕飲,下六句言大射之事。
毛傳謂「燕射」;鄭氏謂「大射」。
按君唯大射,射必以燕,即燕射也;燕必以賓,即賓射也。
前人分别諸名,皆非。
「以祈爾爵」,罰不勝者爵也,亦是為射飲酒也。
[二章]此章言惟祭乃飲酒也。
前八句言祭,後六句言飲福之事。
「其湛曰樂」二句,子孫獻屍也。
「子孫」即主人。
「賓載手仇」二句,賓客獻屍也。
「酌彼康爵」二句,屍酢主人及酢賓也。
又祭畢而燕亦在其内,以其飲酒,故曰「康爵」。
「康」,安也。
「時」,時祭也,以見四時之祭皆飲酒也。
以上二章,一言射,一言祭,以見古非射非祭不飲酒,故言此以為戒飲之發端雲。
[三章、四章]以下三章皆言飲酒之失也。
古人飲酒,酒酣必起舞以屬一人,所以極歡心、緻誠意也;漢人謂之「屬某起舞」是也。
故二章皆以舞言。
然舞,可也,屢舞則不可,故皆以「屢舞」言其醉,以是為眼目;而屢舞之中又有由初醉至極醉之不同。
始曰「舍其坐遷,屢舞僊僊」,猶是僅遷徙其坐處耳。
「僊僊」,蹁跹自得貌。
再曰「亂我笾豆,屢舞僛僛」,則且亂其有楚之笾豆矣。
「僛僛」,欹傾貌,無複僊僊之狀矣。
亦唯其僛僛,故亂及笾豆也。
終曰「側弁之俄,屢舞傞傞」,甚至冠弁亦不正矣。
「傞傞」,盤旋不休貌。
亦惟其傞傞,故使弁側。
由淺入深,備極形容醉态之妙。
昔人謂唐人詩中有畫,豈知亦原本于三百篇乎!三百篇中有畫處甚多,此醉客圖也。
[五章]「既立之監」二句是正言立制之善處;舊謂欲令皆醉,非也。
謂凡此飲酒之人,有或醉者,或不醉者:為醉者之不善,故立之監而佐之史,所以伺察其醉否也。
今彼醉之不善者,胡反以不醉為恥哉!集傳雲:「故既立監而佐之以史,則彼醉者所為不善而不自知,使不醉者反為之羞愧也」,語義欠明。
「由醉之言」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