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集于谷,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

    言旋言歸,複我邦族!本韻。

    ○興也。

    下同。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我與明。

    言旋言歸,複我諸兄!本韻。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我與處。

    言旋言歸,複我諸父!本韻。

     小序謂「刺宣王」。

    集傳謂「民适異國,不得其所,于是思歸,故作此詩」。

    若是,民仍歸于宣王,則非刺矣。

    朱郁儀曰:「宣王之世,諸侯兄弟有失所而來依于王室者。

    及其季年,政體怠荒,禮意衰薄,思返故國而賦是詩」。

    此又必欲切合刺王之意者。

    正不知孰是也。

    黃鳥,黃雀也,非黃莺;莺不啄粟。

     【黃鳥三章,章七句。

    】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昏姻之故,言就爾居。

    爾不我畜,複我邦家。

    本韻。

    ○賦也。

    下同。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昏姻之故,言就爾宿。

    爾不我畜,言歸斯複。

    本韻。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本韻。

     此詩與上篇相類,亦未詳。

    小序謂「刺宣王」。

    蘇氏因謂「甥、舅之諸侯,求入為王卿而不獲者所作」,似臆測。

    且呼王為「爾」,亦不似。

    集傳謂「民适異國,依其昏姻而不見收恤」,于此詩固類,然無所關系也。

     【我行其野三章,章六句。

    】 斯幹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本韻。

    [評]以形勝起。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評]植物。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本韻。

    矣、[評]再叙天倫。

    ○賦也。

    下同。

     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評]始及築室。

    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本韻。

     約、之、閣、閣,椓、之、橐、橐、本韻。

    [評]一往密練。

    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本韻。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本韻。

    如、翚、斯、飛,君子攸跻。

    本韻。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甯。

    本韻。

     下。

    莞。

    上。

    簟。

    乃。

    安。

    斯。

    寝。

    [評]從上「甯」出「寝」。

    乃。

    寝。

    乃。

    興。

    乃。

    占。

    我。

    夢。

    本韻。

    [評]從「寝」出「夢」。

    吉。

    夢。

    維。

    何。

    [評]正言夢。

    維。

    熊。

    維。

    罴。

    ;維。

    虺。

    維。

    蛇。

    本韻。

    [評]此兩章幻。

     大。

    人。

    占。

    之。

    :[評]言占夢。

    「維。

    熊,維罴,本韻。

    男。

    子。

    之。

    祥。

    ;維。

    虺。

    維。

    蛇。

    女。

    子。

    之。

    祥。

    」。

    二「祥」字為韻。

     乃。

    生。

    男。

    子。

    載寝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本韻。

    [評]從夢出「生男、女」,直作二比;收章法尤奇。

     乃。

    生。

    女。

    子。

    載寝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诒、罹、!本韻。

    [評]說女職千古至言。

     小序謂「宣王考室」。

    朱郁儀謂成王營洛時作。

    何玄子踵之。

    鄒肇敏又謂武王。

    按南山自是終南山,在鎬京,則謂武王、宣王者近是。

    若謂在洛,則南山無着落。

    何氏因以「南面所對之山」解之,則其非顯然矣。

    然謂武王者,武王詩不應廁于宣王諸詩中;而下無羊篇亦有「大人占之」語,其非武王益可見;故不若依序謂宣王也。

    集傳但曰「此築室既成,而燕飲以落之」,不言何王。

    然則篇中「室家君王」者豈民間語耶! 集傳疑新宮即此詩。

    此亦必前人語。

    僞傳、說及鄒氏、何氏并祖之。

    按儀禮有新宮,此當時之樂章,非三百篇之詩也。

    左傳宋元公所賦,亦即樂章之新宮耳。

    鄒氏曰:「後漢明帝永平二年诏亦曰『升歌鹿鳴,下管新宮』,然則此何詩也豈古所無者,後漢反有之乎!」尤不足據。

    或又謂命名亦有不必合詩者;然詩中唯有「室」字,并無「宮」字,不應全不合也。

     [一章]「如竹苞」二句,因其地所有而之。

    王雪山曰「『如』非喻,乃枚舉焉爾」,此善于解虛字也。

    集傳謂「此室下之固如竹之苞,上之密如松之茂」,築室在下,此處豈宜先為形容!所謂「眼不見其睫」也。

     [二章]此章言築室也。

    先統言之。

     [三章]此章言築牆也。

    「約之」二句言版築之事;牆堅密,則風、雨不能侵,鳥、鼠不能穿矣。

     [四章]此章言堂成,蓋路寝也。

    「鳥革,翚飛」,棟宇、檐阿皆可形容。

    集傳分「鳥革」言棟宇,「翚飛」言檐阿,非。

     [五章]此章言室成,蓋燕寝也。

     [六章、七章]堂、室之制已備言之,下乃為頌禱之詞,猶後世作上梁文也。

    居室之慶莫過于子孫繁衍,故言其生男子、女子;且必願其男、女之善,方可承先啟後,為父母光。

    然男、女之善于何可見,乃借物類之熊、罴、虺、蛇比之。

    然何以見其可比于熊、罴、虺、蛇,則又借夢言之。

    夢何以知,則又借大人占之而知之。

    于是下始以「乃生男子」、「乃生女子」二章結之。

    如此層層結構,深見作者用意之精妙。

    正大之言出之奇幻,斯為至文。

    又室成而與後妃寝處,方能誕育;今但輕輕言「莞、簟安寝」,即接入夢,其與後妃寝處略而不道,而已在隐約之間。

    起雅去俗,妙筆妙筆!又居此室者,一家和樂好合,無過兄弟、妻子;首章已言兄弟,此處當言妻子。

    于兄弟則明言之,于妻子則隐言之,此尤作者之自得。

    而不望後世之人知之也。

     [八章、九章]今世傳有三代玉璋,長一、二寸,至長不過三寸;其制不一;有孔可穿絲繩,故初生子可弄。

    「瓦」,毛傳以紡磚解之;不可以磚為瓦。

    黃東發謂「湖州風俗,婦人以麻線為業,人各一瓦,索麻線于其上」,尤可笑。

    瓦質重大,豈初生子所能弄哉!孔氏曰「璋為全器,則瓦非瓦礫而已」,彼意亦恐人疑瓦質重大,或是瓦礫也。

    予又見三代古玉,長、闊寸許,如瓦形,或即是此,未可知也。

    「載寝之地」,取地卑之義,亦以其陰類相感也。

     【斯幹九章:四章章七句,五章章五句。

    】 無羊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本韻。

    [評]起得兀突。

    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本韻。

    ○賦也。

    下同。

     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寝、或、訛、爾牧來思,本韻。

    何、蓑、何、笠、或、負、其、糇、[評]此兩章是群牧圖,或寫物态,或寫人情、深得人、物兩忘之妙。

    三十維物,爾、牲、則、具、本韻。

    [評]露正旨。

     爾牧來思,以。

    薪。

    以。

    蒸。

    以。

    雌。

    以。

    雄。

    爾羊來思,矜。

    矜。

    兢。

    兢。

    不。

    骞。

    不。

    崩。

    麾。

    之。

    以。

    肱。

    畢。

    來。

    既。

    升。

    本韻。

    [評]此章雖圖繪亦不能到。

     牧。

    人。

    乃。

    夢。

    衆。

    維。

    魚。

    矣。

    旐。

    維。

    旟。

    本韻。

    矣。

    大。

    人。

    占。

    之。

    :「衆。

    維。

    魚。

    矣。

    實。

    維。

    豐。

    年。

    ;旐。

    維。

    旟。

    矣。

    室。

    家。

    溱。

    溱。

    」本韻。

    [評]末章忽出奇幻。

     小序謂「宣王考牧」,亦近是。

    考室,考牧,皆是既廢而中興之事也。

     [一章]「爾」,指牧人。

    其指牧人,即指王之意。

    首叙羊、牛,先用排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