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韻。
此臣緻祝于君之詞。
鄭氏因小序雲「下報上」,遂謂「鹿鳴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歸美于王,以崇君之尊而福祿之,以答其歌」。
如此說詩,固執已甚。
季明德曰:「若此則出于有意,而非平時愛君之本心矣。
況前五詩者,所用異時;不知為何時之燕而作耶将先作此詩,随其燕而皆以此答耶蓋有求其說而不得者矣。
」 篇中多用「爾」字:天爾之;先王爾之也。
忠愛之至,故多複辭。
「山」、「阜」、「岡」、「陵」無大異。
又雲「如南山之壽」,皆涉複也。
【天保六章,章六句。
】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本韻。
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本韻。
○賦也。
下同。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本韻。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本韻。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本韻。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本韻。
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本韻。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本韻。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本韻。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本韻。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本韻。
[評]此車戰之法。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本韻。
昔。
我。
往。
矣。
楊。
柳。
依。
依。
今。
我。
來。
思。
雨。
雪。
霏。
霏。
[評]全逗後世詩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本韻。
此戍役還歸之詩。
小序謂「遣戍役」,非。
詩明言「曰歸曰歸,歲亦莫止」,「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語,皆既歸之詞;豈方遣即已逆料其歸時乎!又「一月三捷」,亦言實事,非逆料之詞也。
此不知何王之世。
大序謂文王,文王無伐玁狁事,辨說已駁之。
或謂宣王,然與六月又不同時。
或謂季曆,益妄。
【采薇六章,章八句。
】 出車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
王事多難,維其棘「棘」,韻。
餘本韻。
矣。
賦也。
下同。
我出我車,于彼郊矣。
設此旐矣;建彼旄本韻。
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
憂心悄悄,仆夫況瘁。
本韻。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車彭彭;旗、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本韻。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塗。
王事多難,不遑啟居。
豈。
不。
懷。
歸。
畏。
此。
簡。
書。
!本韻。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本韻。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執訊獲醜,薄言還歸。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本韻。
小序謂「勞還率」,非。
此與上篇亦同為還歸之作;但二篇似乎同,又不同,難以臆斷。
采薇言玁狁,此篇亦言之,似乎同也;采薇不言南仲,不言西戎,而此篇言之,又不同也。
采薇「雨雪霏霏」,此篇「雨雪載塗」,似乎同也;而「春日遲遲」諸句又不同也。
故曰不敢臆斷。
若鄭氏以為文王詩,因文王不為天子,而以天子歸之殷王,殊迂。
季明德及僞傳、說皆以為宣王,因常武有「南仲太祖」一語。
然正以此語而可知其非宣王也,何哓哓為! 南仲,史匈奴傳雲「在襄王時」;又雲「在懿王時」。
漢書人表有南中,在厲王時;匈奴傳又引出車之詩,謂宣王命将征伐玁狁,則又在宣王時。
史之矛盾如此。
若鄭氏謂文王時人,止因以鹿鳴至魚麗為文、武時詩,故以南仲為文王時人,益不足憑。
故南仲既不知為何時人,則亦不知此詩為何王矣。
據常武為宣王詩,其雲「南仲太祖」,則在宣王之上世可知;但不必文王耳。
[二章]「況」,與常棣篇「況也」之「況」同義。
集傳曰「況,茲也;或曰,常作怳」。
于常棣篇又曰「況,發語辭」。
一「況」字作三解,何居 [四章]「簡書」,天子策命也。
毛傳謂「戒命;鄰國有急,以簡書相召,則奔命救之」,此用左傳而誤也。
闵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齊侯曰:「詩雲『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
請救邢以從簡書!」此第謂當時天子有此簡書,其中有「同惡相恤」之語,非鄰國之簡書也。
其後鄰國有戒命,則亦謂之「簡書」耳。
【出車六章,章八句。
】 杕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
王事靡盬,繼嗣我日。
本韻。
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本韻。
止。
興也。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本韻。
止。
興也。
陟彼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本韻。
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本韻。
○賦也。
下同。
[評]想象甚妙。
匪載匪來,憂心孔疚。
期逝不至,而多為恤。
本韻。
蔔、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迩本韻。
止。
此室家思其夫歸之詩。
小序謂「勞還役」,亦非。
勞之而代其妻思夫,豈不甚迂乎!大抵小序皆謂「勞」者,本于四牡篇,左傳謂「天子所以勞使臣」一語也。
然則篇篇皆勞乎鄭氏遂附會之,曰:「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時,欲其同心也。
反而勞之,異歌,異日,殊尊卑也。
禮記曰『賜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義也。
」悉支離之說。
【杕杜四章,章七句】 魚麗 魚麗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隔句。
旨且多。
本韻。
○賦也。
下同。
魚麗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本韻。
魚麗于罶,鰋、鯉。
君子有酒,旨且有。
本韻。
物。
其。
多。
矣。
維。
其。
嘉。
本韻。
矣。
[評]描一層,此畫家渲染法。
物。
其。
旨。
矣。
維。
其。
偕。
本韻。
矣。
物。
其。
有。
矣。
維。
其。
時。
本韻。
矣。
此王者燕飨臣工之樂歌。
大序謂「文、武始于憂勤,終于逸樂」,贅說失理,前人已辨之。
集傳謂「燕、飨通用之樂歌」,謬。
彼見燕禮、鄉飲
此臣緻祝于君之詞。
鄭氏因小序雲「下報上」,遂謂「鹿鳴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歸美于王,以崇君之尊而福祿之,以答其歌」。
如此說詩,固執已甚。
季明德曰:「若此則出于有意,而非平時愛君之本心矣。
況前五詩者,所用異時;不知為何時之燕而作耶将先作此詩,随其燕而皆以此答耶蓋有求其說而不得者矣。
」 篇中多用「爾」字:天爾之;先王爾之也。
忠愛之至,故多複辭。
「山」、「阜」、「岡」、「陵」無大異。
又雲「如南山之壽」,皆涉複也。
【天保六章,章六句。
】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本韻。
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本韻。
○賦也。
下同。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本韻。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本韻。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本韻。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本韻。
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本韻。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本韻。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本韻。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本韻。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本韻。
[評]此車戰之法。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本韻。
昔。
我。
往。
矣。
楊。
柳。
依。
依。
今。
我。
來。
思。
雨。
雪。
霏。
霏。
[評]全逗後世詩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本韻。
此戍役還歸之詩。
小序謂「遣戍役」,非。
詩明言「曰歸曰歸,歲亦莫止」,「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語,皆既歸之詞;豈方遣即已逆料其歸時乎!又「一月三捷」,亦言實事,非逆料之詞也。
此不知何王之世。
大序謂文王,文王無伐玁狁事,辨說已駁之。
或謂宣王,然與六月又不同時。
或謂季曆,益妄。
【采薇六章,章八句。
】 出車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
王事多難,維其棘「棘」,韻。
餘本韻。
矣。
賦也。
下同。
我出我車,于彼郊矣。
設此旐矣;建彼旄本韻。
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
憂心悄悄,仆夫況瘁。
本韻。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車彭彭;旗、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本韻。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塗。
王事多難,不遑啟居。
豈。
不。
懷。
歸。
畏。
此。
簡。
書。
!本韻。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本韻。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執訊獲醜,薄言還歸。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本韻。
小序謂「勞還率」,非。
此與上篇亦同為還歸之作;但二篇似乎同,又不同,難以臆斷。
采薇言玁狁,此篇亦言之,似乎同也;采薇不言南仲,不言西戎,而此篇言之,又不同也。
采薇「雨雪霏霏」,此篇「雨雪載塗」,似乎同也;而「春日遲遲」諸句又不同也。
故曰不敢臆斷。
若鄭氏以為文王詩,因文王不為天子,而以天子歸之殷王,殊迂。
季明德及僞傳、說皆以為宣王,因常武有「南仲太祖」一語。
然正以此語而可知其非宣王也,何哓哓為! 南仲,史匈奴傳雲「在襄王時」;又雲「在懿王時」。
漢書人表有南中,在厲王時;匈奴傳又引出車之詩,謂宣王命将征伐玁狁,則又在宣王時。
史之矛盾如此。
若鄭氏謂文王時人,止因以鹿鳴至魚麗為文、武時詩,故以南仲為文王時人,益不足憑。
故南仲既不知為何時人,則亦不知此詩為何王矣。
據常武為宣王詩,其雲「南仲太祖」,則在宣王之上世可知;但不必文王耳。
[二章]「況」,與常棣篇「況也」之「況」同義。
集傳曰「況,茲也;或曰,常作怳」。
于常棣篇又曰「況,發語辭」。
一「況」字作三解,何居 [四章]「簡書」,天子策命也。
毛傳謂「戒命;鄰國有急,以簡書相召,則奔命救之」,此用左傳而誤也。
闵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齊侯曰:「詩雲『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
請救邢以從簡書!」此第謂當時天子有此簡書,其中有「同惡相恤」之語,非鄰國之簡書也。
其後鄰國有戒命,則亦謂之「簡書」耳。
【出車六章,章八句。
】 杕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
王事靡盬,繼嗣我日。
本韻。
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本韻。
止。
興也。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本韻。
止。
興也。
陟彼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本韻。
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本韻。
○賦也。
下同。
[評]想象甚妙。
匪載匪來,憂心孔疚。
期逝不至,而多為恤。
本韻。
蔔、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迩本韻。
止。
此室家思其夫歸之詩。
小序謂「勞還役」,亦非。
勞之而代其妻思夫,豈不甚迂乎!大抵小序皆謂「勞」者,本于四牡篇,左傳謂「天子所以勞使臣」一語也。
然則篇篇皆勞乎鄭氏遂附會之,曰:「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時,欲其同心也。
反而勞之,異歌,異日,殊尊卑也。
禮記曰『賜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義也。
」悉支離之說。
【杕杜四章,章七句】 魚麗 魚麗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隔句。
旨且多。
本韻。
○賦也。
下同。
魚麗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本韻。
魚麗于罶,鰋、鯉。
君子有酒,旨且有。
本韻。
物。
其。
多。
矣。
維。
其。
嘉。
本韻。
矣。
[評]描一層,此畫家渲染法。
物。
其。
旨。
矣。
維。
其。
偕。
本韻。
矣。
物。
其。
有。
矣。
維。
其。
時。
本韻。
矣。
此王者燕飨臣工之樂歌。
大序謂「文、武始于憂勤,終于逸樂」,贅說失理,前人已辨之。
集傳謂「燕、飨通用之樂歌」,謬。
彼見燕禮、鄉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