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詩經通論卷八
新安首源姚際恒着
豳
豳風者何七月一篇也。
何以系于諸風之末蓋豳風志王業之本;雖為王業之本,然既不可入于周、召,又不可雜于諸國,故系于末也;猶之系商頌于周、魯之後之意。
然何以不入雅其體為風,非雅也,故不入雅也。
自餘為周公之詩,與豳無與,而同為豳風者何蓋二南之詩以二公未封前之地而名,非周公、召公之謂也,則周公之詩未可盡入周南;又其體為風,不可入雅;又周公未之國,不可以名魯風;故附于豳風之後,以豳風惟一篇,合之可當一國之風雲爾。
此豳風之大旨也。
或謂豳公為諸侯,故不得入周、召之正風;非美、刺成王,故不得入成王之正雅。
或謂周公居東都,思先公憂勞民事,比叙己志而作鸱鸮;以下亦周公之事,尊周公使專一國,故并為豳風。
或謂周公以冢宰攝政,作豳風一篇以戒成王;後人因取公所作,及凡為周公而作之詩附焉。
諸說皆所不取。
又或謂君、臣相诮,不得為正,故為變風;居變風之末,言變之可正,尤非。
又或妄以豳雅、豳頌為言;或因三分七月之詩以當之;或因謂本有豳雅、豳頌而亡之;或因謂七月全篇,其為風、雅、頌,随事而變其音節;或謂雅、頌之中,凡為農事皆可冠以豳号:并邪說。
七月 七月流、火、[評]時,下同。
九月授、衣、本韻。
[評]人事,下同。
一。
之。
日。
觱、發,二。
之。
日。
栗、烈、本韻。
[評]去十言一二,奇。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本韻。
三。
之。
日。
于、耜、四。
之。
日。
舉、趾、[評]蒙上一二,以一二為三四,奇。
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本韻。
○賦也。
下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評]物,下同。
女執懿。
筐,遵彼微。
行,爰求柔。
桑。
本韻。
[評]言女,皆字字貼女,意奇。
春、日、遲、遲、[評]又夾一句。
采蘩祁祁。
女。
心。
傷。
悲。
殆。
及。
公。
子。
同。
歸。
本韻。
[評]閑着凄婉之詞,妙絕,妙絕!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本韻。
蠶。
月。
條、桑,[評]隐三月。
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本韻。
[評]如畫。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本韻。
[評]補麻。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
公。
子。
裳。
本韻。
[評]應上公子。
四月莠、葽、五月鳴、蜩、本韻。
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本韻。
取。
彼。
狐。
、狸。
為。
公。
子。
裘。
本韻。
[評]應前句。
二之日其、同,載、缵、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本韻。
[評]并及曰獵。
五月斯、螽、動。
股。
;[評]體物。
六月莎、雞、振。
羽。
;七。
月。
在。
野。
;八。
月。
在。
宇。
;九。
月。
在。
戶。
;[評]空寫三句,奇橫十。
月。
蟋。
蟀。
入。
我。
床。
下。
[評]無寒字,覺寒氣逼人。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評]奇語。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本韻。
[評]風俗。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本韻。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本韻。
[評]食譜細碎,逐月嘗新,妙!為。
此。
春。
酒。
以。
介。
眉。
壽。
本韻。
[評]佳語。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本韻。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本韻。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本韻。
[評]谷譜。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本韻。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
本韻。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本韻。
[評]俗。
始終循環。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本韻。
[評]并及藏冰。
上多言備寒,此補備暑,妙!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本韻。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飨,曰殺羔羊,跻、彼、公、堂,稱、彼、兕、觥,「萬。
壽。
無。
疆。
!」本韻。
[評]鄭重語結。
小序謂「陳王業」,大序謂「周公遭變,故陳後稷、先公風化之所由」,皆非也。
豳風與周公何與!以下有周公詩及為公之詩,遂以為周公作,此揣摹附會之說也。
周公去公劉之世已遠,豈能代寫其人民風俗至于如是之詳且悉耶篇中無言後稷事;大序及之,尤無謂。
集傳皆誤承之。
[一章]首章以衣、食開端:「七月」至「
何以系于諸風之末蓋豳風志王業之本;雖為王業之本,然既不可入于周、召,又不可雜于諸國,故系于末也;猶之系商頌于周、魯之後之意。
然何以不入雅其體為風,非雅也,故不入雅也。
自餘為周公之詩,與豳無與,而同為豳風者何蓋二南之詩以二公未封前之地而名,非周公、召公之謂也,則周公之詩未可盡入周南;又其體為風,不可入雅;又周公未之國,不可以名魯風;故附于豳風之後,以豳風惟一篇,合之可當一國之風雲爾。
此豳風之大旨也。
或謂豳公為諸侯,故不得入周、召之正風;非美、刺成王,故不得入成王之正雅。
或謂周公居東都,思先公憂勞民事,比叙己志而作鸱鸮;以下亦周公之事,尊周公使專一國,故并為豳風。
或謂周公以冢宰攝政,作豳風一篇以戒成王;後人因取公所作,及凡為周公而作之詩附焉。
諸說皆所不取。
又或謂君、臣相诮,不得為正,故為變風;居變風之末,言變之可正,尤非。
又或妄以豳雅、豳頌為言;或因三分七月之詩以當之;或因謂本有豳雅、豳頌而亡之;或因謂七月全篇,其為風、雅、頌,随事而變其音節;或謂雅、頌之中,凡為農事皆可冠以豳号:并邪說。
七月 七月流、火、[評]時,下同。
九月授、衣、本韻。
[評]人事,下同。
一。
之。
日。
觱、發,二。
之。
日。
栗、烈、本韻。
[評]去十言一二,奇。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本韻。
三。
之。
日。
于、耜、四。
之。
日。
舉、趾、[評]蒙上一二,以一二為三四,奇。
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本韻。
○賦也。
下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評]物,下同。
女執懿。
筐,遵彼微。
行,爰求柔。
桑。
本韻。
[評]言女,皆字字貼女,意奇。
春、日、遲、遲、[評]又夾一句。
采蘩祁祁。
女。
心。
傷。
悲。
殆。
及。
公。
子。
同。
歸。
本韻。
[評]閑着凄婉之詞,妙絕,妙絕!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本韻。
蠶。
月。
條、桑,[評]隐三月。
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本韻。
[評]如畫。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本韻。
[評]補麻。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
公。
子。
裳。
本韻。
[評]應上公子。
四月莠、葽、五月鳴、蜩、本韻。
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本韻。
取。
彼。
狐。
、狸。
為。
公。
子。
裘。
本韻。
[評]應前句。
二之日其、同,載、缵、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本韻。
[評]并及曰獵。
五月斯、螽、動。
股。
;[評]體物。
六月莎、雞、振。
羽。
;七。
月。
在。
野。
;八。
月。
在。
宇。
;九。
月。
在。
戶。
;[評]空寫三句,奇橫十。
月。
蟋。
蟀。
入。
我。
床。
下。
[評]無寒字,覺寒氣逼人。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評]奇語。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本韻。
[評]風俗。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本韻。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本韻。
[評]食譜細碎,逐月嘗新,妙!為。
此。
春。
酒。
以。
介。
眉。
壽。
本韻。
[評]佳語。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本韻。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本韻。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本韻。
[評]谷譜。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本韻。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
本韻。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本韻。
[評]俗。
始終循環。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本韻。
[評]并及藏冰。
上多言備寒,此補備暑,妙!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本韻。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飨,曰殺羔羊,跻、彼、公、堂,稱、彼、兕、觥,「萬。
壽。
無。
疆。
!」本韻。
[評]鄭重語結。
小序謂「陳王業」,大序謂「周公遭變,故陳後稷、先公風化之所由」,皆非也。
豳風與周公何與!以下有周公詩及為公之詩,遂以為周公作,此揣摹附會之說也。
周公去公劉之世已遠,豈能代寫其人民風俗至于如是之詳且悉耶篇中無言後稷事;大序及之,尤無謂。
集傳皆誤承之。
[一章]首章以衣、食開端:「七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