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詩經通論卷七
新安首源姚際恒着
秦
車鄰
有車鄰鄰,有馬白颠。
未、見、君子,[評]未見一章。
寺人之令。
通韻。
○賦也。
阪有漆,隰有栗。
既、見、君子,[評]既見二章。
并坐鼓瑟。
今者不樂,逝者其耋!本韻。
○興也。
下同。
阪有桑,隰有楊。
既、見、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樂,逝者其亡!本韻。
小序謂「美秦仲」,劉公瑾疑為「美襄公」,無有定也。
小序謂下篇為「美襄公」,故此雲「美秦仲」,以其為秦風首耳。
其臆測亦可見。
僞說謂「襄公為諸侯,周大夫與燕,美之而作」,以詩中有「并坐」字,謂臣不當與君并坐也。
然亦武斷。
何玄子謂「鼓瑟者并坐」,亦非語氣。
意或草創之時,君、臣習狎,容有之耶 【車鄰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
】 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本韻。
○賦也。
下同。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
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本韻。
[評]迅快自喜如見。
遊于北園,四馬既閑。
本韻。
輶車鸾镳,載猃歇驕。
本韻。
小序謂「美襄公」,然未知為何公。
其曰「媚子從狩」,恐亦未必為美也。
「歇驕」,依舊解作犬名為是。
若作「歇其驕」解,非古人語氣。
秦風諸詩多慓悍自喜之意,洵乎言乃心之聲也。
【驷驖三章,章四句。
】 小戎 小、戎、俴、收,[評]戎車制。
五、楘、梁、辀,本韻。
[評]馭兩服。
遊、環、脅、驅,陰、靷、鋈、續,[評]馭兩骖。
文、茵、暢、毂,[評]又寫車。
駕、我、骐、馵、[評]寫兩服。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闆、屋,亂、我、心、曲、本韻。
○賦也。
下同。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本韻。
[評]承上駕我句。
骐、 、是、中,[評]兩服。
騧、骊、是、骖、本韻。
[評]兩骖。
龍、盾、之、合,[評]車蔽。
鋈、以、觼、軜、[評]骖辔飾。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本韻。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本韻。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評]承上龍盾兩句,言矛盾。
蒙、伐、有、苑、虎、韔、镂、膺,[評]弓室。
交、韔、二、弓,竹、閉、绲、縢、[評]弓檠。
言念君子,載、寝、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本韻。
序謂「美襄公,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闵其君子焉」。
一詩作兩義,非也。
僞傳謂「襄公遣大夫征戎而勞之」,意近是。
何玄子曰:「襄公當幽王時為西垂之大夫,未為諸侯也,而所遣者亦大夫耶」此駁非,大夫之臣亦可稱「大夫」也。
鄒肇敏曰:「凡勞詩或代為其人言,或代為其室家言。
而此詩『言念居子』,則襄公自念其居子。
」予初亦疑「厭厭良人」為婦目夫之詞;以孟子「其良人出」,唐風「如此良人何」證之,殆合。
然黃鳥哀三良,亦曰「殲我良人」,雅之桑柔亦曰「維此良人,作為式谷」,何也若為室家代述,則種種軍容固無煩如此縷耳。
何玄子曰:「先秦之世,『良人』為君子通稱。
呂氏紀序意曰『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請問十二紀』,注亦謂『良人,君子也』。
」二說皆通。
[二章]戎車為驷馬,兩服、兩骖。
上章言兩服曰「骐、馵」,此章曰「骐、?」,「?」即「馵」,特變字耳,故「骐」字不變也。
何玄子曰,「爾雅謂『?,白駁』。
蓋馬有?色,有白色,故曰『駁』。
上章曰『馵』,因其白之在足也。
此章曰『?』,因其?之在體也。
」亦有理。
[三章]「镂膺」,補傳曰:「韔以虎皮為之,而以金镂飾其膺也。
膺,胸也,謂弓室之胸也。
」嚴氏曰:「此首言『虎韔』,繼言『镂膺』,下文又言『交韔二弓,竹閉绲滕』,則皆言弓耳,不得以此『镂膺』為彼鈎膺也。
補傳為長。
」二說皆是。
寫軍容之盛,細述其實馬、器械制度,刻琢典奧,于斯極矣;漢賦迥不能及。
「言念君子」以下,忽又為平淺之音,空淡之句。
一篇之中,氣候不齊,陰、晴各異,宜乎作序者不知之,以為兩義也。
【小戎三章,章十句。
】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
水一方。
、洄、從、之,道阻且長。
、遊、從、之,宛。
在。
水中央。
本韻。
○興也。
下同。
[評]此四句即上在字注腳,特加描摹一番耳,故增宛字。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洄從之,道阻且跻。
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本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洄從之,道阻且右。
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本韻。
此自是賢人隐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詩。
「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
重加「洄」、「遊」兩番摹拟,所以寫其深企願見之狀,于是于「在」字上原作「于上在字」,今按語氣改為「于在字上」。
加一「宛」字,遂覺點睛欲飛,入神之筆。
上曰「在水」,下曰「宛在水」,愚之以為賢人隐居水濱,亦以此知之也。
集傳曰「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
詩明先曰「道阻且長」,後曰「宛在」,乃以為皆不可得,何耶如此粗淺文理,尚不之知,遑言其它!既昧詩旨,且使人不見詩之妙,可歎哉! 【蒹葭三章,章八句。
】 終南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顔如渥丹,其、君、也、哉、本韻。
○興也。
下同。
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将将;壽考不忘!本韻。
小序謂「戒
未、見、君子,[評]未見一章。
寺人之令。
通韻。
○賦也。
阪有漆,隰有栗。
既、見、君子,[評]既見二章。
并坐鼓瑟。
今者不樂,逝者其耋!本韻。
○興也。
下同。
阪有桑,隰有楊。
既、見、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樂,逝者其亡!本韻。
小序謂「美秦仲」,劉公瑾疑為「美襄公」,無有定也。
小序謂下篇為「美襄公」,故此雲「美秦仲」,以其為秦風首耳。
其臆測亦可見。
僞說謂「襄公為諸侯,周大夫與燕,美之而作」,以詩中有「并坐」字,謂臣不當與君并坐也。
然亦武斷。
何玄子謂「鼓瑟者并坐」,亦非語氣。
意或草創之時,君、臣習狎,容有之耶 【車鄰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
】 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本韻。
○賦也。
下同。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
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本韻。
[評]迅快自喜如見。
遊于北園,四馬既閑。
本韻。
輶車鸾镳,載猃歇驕。
本韻。
小序謂「美襄公」,然未知為何公。
其曰「媚子從狩」,恐亦未必為美也。
「歇驕」,依舊解作犬名為是。
若作「歇其驕」解,非古人語氣。
秦風諸詩多慓悍自喜之意,洵乎言乃心之聲也。
【驷驖三章,章四句。
】 小戎 小、戎、俴、收,[評]戎車制。
五、楘、梁、辀,本韻。
[評]馭兩服。
遊、環、脅、驅,陰、靷、鋈、續,[評]馭兩骖。
文、茵、暢、毂,[評]又寫車。
駕、我、骐、馵、[評]寫兩服。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闆、屋,亂、我、心、曲、本韻。
○賦也。
下同。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本韻。
[評]承上駕我句。
骐、 、是、中,[評]兩服。
騧、骊、是、骖、本韻。
[評]兩骖。
龍、盾、之、合,[評]車蔽。
鋈、以、觼、軜、[評]骖辔飾。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本韻。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本韻。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評]承上龍盾兩句,言矛盾。
蒙、伐、有、苑、虎、韔、镂、膺,[評]弓室。
交、韔、二、弓,竹、閉、绲、縢、[評]弓檠。
言念君子,載、寝、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本韻。
序謂「美襄公,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闵其君子焉」。
一詩作兩義,非也。
僞傳謂「襄公遣大夫征戎而勞之」,意近是。
何玄子曰:「襄公當幽王時為西垂之大夫,未為諸侯也,而所遣者亦大夫耶」此駁非,大夫之臣亦可稱「大夫」也。
鄒肇敏曰:「凡勞詩或代為其人言,或代為其室家言。
而此詩『言念居子』,則襄公自念其居子。
」予初亦疑「厭厭良人」為婦目夫之詞;以孟子「其良人出」,唐風「如此良人何」證之,殆合。
然黃鳥哀三良,亦曰「殲我良人」,雅之桑柔亦曰「維此良人,作為式谷」,何也若為室家代述,則種種軍容固無煩如此縷耳。
何玄子曰:「先秦之世,『良人』為君子通稱。
呂氏紀序意曰『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請問十二紀』,注亦謂『良人,君子也』。
」二說皆通。
[二章]戎車為驷馬,兩服、兩骖。
上章言兩服曰「骐、馵」,此章曰「骐、?」,「?」即「馵」,特變字耳,故「骐」字不變也。
何玄子曰,「爾雅謂『?,白駁』。
蓋馬有?色,有白色,故曰『駁』。
上章曰『馵』,因其白之在足也。
此章曰『?』,因其?之在體也。
」亦有理。
[三章]「镂膺」,補傳曰:「韔以虎皮為之,而以金镂飾其膺也。
膺,胸也,謂弓室之胸也。
」嚴氏曰:「此首言『虎韔』,繼言『镂膺』,下文又言『交韔二弓,竹閉绲滕』,則皆言弓耳,不得以此『镂膺』為彼鈎膺也。
補傳為長。
」二說皆是。
寫軍容之盛,細述其實馬、器械制度,刻琢典奧,于斯極矣;漢賦迥不能及。
「言念君子」以下,忽又為平淺之音,空淡之句。
一篇之中,氣候不齊,陰、晴各異,宜乎作序者不知之,以為兩義也。
【小戎三章,章十句。
】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
水一方。
、洄、從、之,道阻且長。
、遊、從、之,宛。
在。
水中央。
本韻。
○興也。
下同。
[評]此四句即上在字注腳,特加描摹一番耳,故增宛字。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洄從之,道阻且跻。
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本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洄從之,道阻且右。
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本韻。
此自是賢人隐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詩。
「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
重加「洄」、「遊」兩番摹拟,所以寫其深企願見之狀,于是于「在」字上原作「于上在字」,今按語氣改為「于在字上」。
加一「宛」字,遂覺點睛欲飛,入神之筆。
上曰「在水」,下曰「宛在水」,愚之以為賢人隐居水濱,亦以此知之也。
集傳曰「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
詩明先曰「道阻且長」,後曰「宛在」,乃以為皆不可得,何耶如此粗淺文理,尚不之知,遑言其它!既昧詩旨,且使人不見詩之妙,可歎哉! 【蒹葭三章,章八句。
】 終南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顔如渥丹,其、君、也、哉、本韻。
○興也。
下同。
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将将;壽考不忘!本韻。
小序謂「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