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樂」,亦非。

     [二章]「薖」,朱郁儀謂與「輠」通,甚牽強。

    楊用修引說文「草也」,諺雲「心安茅屋穩」也,亦鑿。

    李氏曰:「『薖』與『窩』同,因阿而言窩,見其為斂藏之處也。

    」此近是。

     [三章]「軸」,集傳謂「盤桓不行」,乃反說;軸,正是行物也。

    嚴氏謂「如軸之卷,收藏不用」,此以後世畫軸為言,益非。

    軸,車軸也,軸以運車,取義盤旋于其中也。

    「弗告」,猶不以姓名告人之意。

    集傳謂「不以此樂告人」,皆非。

    集傳本于歐陽氏。

     【考盤三章,章四句。

    】 碩人 碩人其、颀,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惟、私、本韻。

    ○賦也。

    下同。

    [評]叙得詳核而妙。

     手。

    如。

    柔。

    荑。

    膚。

    如。

    凝。

    脂。

    領。

    如。

    蝤。

    蛴。

    齒。

    如。

    瓠。

    犀。

    螓。

    首。

    、蛾。

    眉。

    本韻。

    巧。

    笑。

    倩。

    兮。

    美。

    目。

    盼。

    本韻。

    兮。

    [評]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

     碩人敖敖,說于農郊。

    四牡有驕,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大。

    夫。

    夙。

    退。

    無。

    使。

    君。

    勞。

    !」本韻。

    [評]妙。

     河。

    水。

    洋。

    洋。

    北。

    流。

    活。

    活。

    施。

    罛。

    濊。

    濊。

    鳣。

    、鲔。

    發。

    發。

    葭。

    、菼。

    揭。

    揭。

    庶。

    姜。

    孽。

    孽。

    庶。

    士。

    有。

    朅。

    本韻。

    [評]間叙處措菶極工,有珠玑錯落之妙。

     小序謂「闵莊姜」,詩中無闵意,此徒以莊姜後事論耳;安知莊姜初嫁時何嘗不盛,何嘗不美,又安知莊公何嘗不相得而謂之「闵」乎!左傳雲:「初,衛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亦但謂碩人之詩為莊姜。

    其雲「無子」,亦據後事為說,不可執泥。

    小序蓋執泥左傳耳;大序謂「終以無子」,尤襲傳顯然。

     僞傳曰「衛莊公取于齊,國人美之,賦碩人」,孫文融亦曰「此當是莊姜初至衛時,國人美之而作者」,所見皆與予合。

     [一章]「衣錦」,夫人用錦衣而嫁,貴也。

    鄭氏曰「國君夫人翟衣而嫁,今衣錦者在塗之服也」,非也。

    「褧衣」,「褧」或作「颎」,或作「絅」,或作「景」,皆同,乃襌衣也。

    士昏禮雲:女登車,「姆為加景,乃驅」,即此也。

    古婦人平時盛服必加襌衣于外,中庸「謂其文之着」是也。

    若嫁時加褧,則為塗間辟塵也,又不同。

     [三章]「大夫夙退」二句,正美君、夫人新昏相得,代為摹儗之辭,最為妙筆。

    乃曲解以為諷,豈可通乎! [四章]此體是賦,末章又似興、比而賦,以河水等興比庶姜、庶士也。

    或皆作喻意解,謬。

    孽孽,旁出之意。

    毛傳謂盛飾,非。

    「庶姜」,媵女;「庶士」,媵臣。

    媵女不必定是親侄、娣,亦有他國來媵者,其本國大夫之女亦媵也。

    漢人說禮,必謂夫人之親侄、娣,此迂論也。

    即以衛莊姜言之,「可證者二:一,莊公又娶戴妫生子,則非莊姜之同姓也;一,此詩雲「邢侯之姨,譚公維私」,則莊姜之姊妹亦嫁于他國而不來媵也。

     解此詩者皆狃于序說,必于每章之下補闵莊姜而咎莊公不見答之意,徒費紛紛斡旋,絕不切合,而末章結束處尤相霄壤,不知何苦為此 【碩人四章,章七句。

    】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将、子、無、怒,秋、以、為、期、本韻。

    ○賦也。

    [評]風緻語行以曲折,口角宛然。

     乘彼垝垣,以望複關。

    不見複關,泣涕漣漣。

    既見複關,載笑載言。

    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本韻。

    ○賦也。

    [評]不曰人曰賄,妙。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本韻。

    于、嗟、鸠、兮,無、食、桑、葚、![評]賦中之比。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本韻。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二「說」字為韻。

    也!比而賦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本韻。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本韻。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本韻。

    ○比而賦也,下同。

    [評]足貳其行意。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評]實言不爽意。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本韻。

    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

    則。

    有。

    岸。

    [評]就本地作喻,妙。

    隰。

    則。

    有。

    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本韻。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本韻。

     [一章]此氓必責其愆期,故曰非我愆期也,子無良媒來請期耳。

    既無良媒請期,願子無怒,秋以為期可也。

    古之嫁娶皆在秋冬。

     [二章、三章]以桑「未落」及「落」比己色之盛衰,不可指時言。

    若指時,則賦、比既不清,且桑未落及落隻在數月間,下言「三歲」,說不去矣。

     [四章]「老使我怨」,「老」字即承「偕老」字來,言汝曾言「及爾偕老」,今偕老之說徒使我怨而已。

    詩人之詞多是如此。

    集傳泥之,謂「不知老而見棄如此」。

    夫方「總角之宴」以及「三歲為婦」,豈便老耶! 【氓六章,章十句。

    】 竹竿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

    豈不爾思,遠莫緻之!本韻。

    ○賦也。

    下同。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本韻。

    ○集傳誤「作父母兄弟」。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

    笑。

    之。

    瑳。

    佩。

    玉。

    之。

    傩。

    本韻。

    [評]簡,妙,風緻嫣然。

     淇水鑴鑴,桧楫、松舟。

    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本韻。

     小序謂「衛女思歸」,是。

    大序增以「不見答」,臆說也。

    何玄子謂泉水及此篇皆許穆夫人作。

    按泉水雲「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又雲「駕言出遊,以寫我憂」,此篇亦皆有之。

    夫兩人之作,或前或後,用其語可也,必無一人之作而兩篇重複者。

    餘詳泉水。

    此或許穆夫人之媵亦──亦衛女──而思歸,和其嫡夫人之作,如此則用其語乃可耳。

    故愚于兩篇重句,益知主許穆夫人之作之說為非,而信其媵之作者之或是也。

     【竹竿四章,章四句。

    】 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

    雖則佩觿,能不我知!本韻。

    容兮遂兮,垂帶悸本韻。

    兮。

    興而比也。

    下同。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雖則佩韘,能不我甲!本韻。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小序謂「刺惠公」。

    按左傳雲「初,惠公之即位也少」,杜注雲「蓋年十五六」。

    序蓋本傳而意逆之耳;然未有以見其必然也。

     [一章]「支」,「枝」同。

    芄蘭枝葉細弱,故以興比童子。

    「觿」,成人佩以解結。

    上古或用角,故字從角;後以玉為之。

    今世有傳者,大小不等,其身曲而末銳,俗名「解錐」。

    集傳謂「象骨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