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間傳

關燈
的,有六升的。

    做大功喪服所用的布,有七升的,有八升的,有九升的。

    做小功喪服所用的布,有十升的,有十一升的,有十二升的。

    做紹麻喪服所用的布,其經線的縷數是十五升布的一半,線縷經過加工,織成布後捶洗時不再加灰,這樣的布就叫做紹布。

    這是悲哀表現在衣服方面的不同。

    斬衰所用的布是三升,但在虞祭、卒哭以後,其受服所用的布就是六升,喪冠所用的布就是七升。

    為母親穿的孝服所用的布是四升,但在虞祭、卒哭以後,其受服所用的布就是七升,喪冠所用的布就是八升。

    虞祭、卒哭之後,男子要去掉麻腰帶而換成葛腰帶,葛腰帶是用四股線擰制而成。

    滿一周年時舉行小祥之祭,此後就可以改戴練冠,中衣也可以換成練衣,并且領子上帶有淺紅色的鑲邊,但男子的葛腰帶還不能除掉。

    男子除喪是從首經開始,婦人除喪是從腰帶開始。

    男子為什麼要先除首續呢?婦人為什麼要先除腰帶呢?因為首續在男子的喪服中最為重要,而腰帶在婦人的喪服中最為重要。

    除去喪服的時候,先要除去最為重要的部位;正服重喪,.又遭輕喪,需要為輕喪改變喪服的時候,那就隻能改變較輕的部位。

    滿兩周年時舉行大祥之祭,此後孝子就可以頭戴用白色生絹所制的冠,冠緣又用白績鑲邊,身穿麻衣。

    再隔一個月舉行譚祭,樟祭以後就可以戴用黑經白緯的布所制的冠,無論什麼裝飾也都可以佩帶。

    正服重喪,又遭輕喪,為輕喪而改變重喪之服,為什麼要改變重喪較輕的部位呢?如果正在服斬衰之喪,在虞祭、卒哭以後,又遇上齊衰之喪,這時候,因為男子的較輕部位在腰,就可以戴上齊衰的麻腰帶以包括斬衰的葛腰帶;而婦人的較輕部位在首,就可以戴上齊衰的麻首續以包括斬衰的葛首續;而男子的重要部位在首,就可以保留斬衰的首經不變;而婦人的重要部位在腰,就可以保留斬衰的腰帶不變。

    如果是在斬衰之喪的一周年以後又遇上大功之喪,那麼,在後喪卒哭之前,無論是男子還是婦人,都戴着麻首經和麻腰帶,這叫做重麻;在後喪卒哭之後,無論是男子還是婦人,都又改為葛首經和葛腰帶,這叫做重葛。

    如果原來正在服齊衰之喪,在虞祭、卒哭之後又遇上大功之喪,那麼,男子就要以後喪的麻腰帶換下前喪的葛腰帶,而頭上仍戴着前喪的葛首紐。

    這叫做麻與葛兼而有之。

    斬衰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續改為葛紐,其葛紐的粗細與齊衰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經相同;齊衰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紐改為葛續,其葛經的粗細與大功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紐相同;大功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紐改為葛紐,其葛紐的粗細與小功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紐相同;小功喪服在卒哭之後要把麻續改為葛續,其葛經的粗細與練麻喪服在卒哭之前所服的麻紐相同。

    既然有此相同,那就可以既服前喪的葛,又服後喪的麻。

    兼服麻葛時要遵循的原則是,對于喪服的重要部位,仍服前喪的葛,而對于喪服的次要部位妥則改為後喪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