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缁衣
關燈
小
中
大
體。
必胸身身心廣大就會身體安舒,體一定也樂于适應;内心嚴肅就會容止恭敬。
内心喜好的東西,君主喜好的東西,體安然無恙的話,心髒也就會得到保護百姓也一定願意得到身體如果出了毛病髒也會跟着受到損傷。
君主由于人民的擁護而存在,君主也由于人民的反對而滅亡。
《詩經》上說:‘從前我們有先君,他的教令通達事理而又條理清楚。
國家賴此先君才得以安甯,都邑賴此先君才得以建成,百姓賴此先君才得以安居樂業,當今有誰能夠處理國家大事?不自以為是,而盡幹一些騷擾百姓的事情呢!《君牙》上說:‘夏天酷熱濕悶,老百姓隻知道埋怨天;到了冬天嚴寒來臨,老百姓還是隻知道埋怨天。
” 孔子說:“臣下的事奉君上,如果自身不正,說話不講信用那麼君上就不以為忠,朋友就不以為信。
” 孔子說:“講話有根據,做事有規矩。
所以活着的時候無人能夠改變他的志向,死了以後也無人能夠剝奪他的美名。
所以君子應該博聞,在弄清楚了以後就牢記在心;應該多識,在弄清楚了以後就學而不慶;應該知識精深,求其大體而實行之。
《君陳》上說:‘頒布政令,接受建議,要讓大家都來考慮,使大家的意見一緻。
,《詩經》上說:‘善人和君子,言行總一緻。
’” 孔子說:“隻有君子能夠喜好對自己正言規勸的人,小人則仇恨對自己正言規勸的人。
所以君子的朋友是有一定的,君子厭惡的人也是有一定的。
由于君子的好惡有定,所以和君子交往多的人不會産生疑惑,和君子交往少的人也不會産生疑惑。
《詩經》上說:‘君子必得良友。
’” 孔子說:‘清旨夠輕易地和貧賤的朋友絕交,而難于和富貴的朋友絕交,這說明他好賢的意志不堅定和痛恨壞人的态度不明朗。
即令有人說他不是為了個人私利,我也不會相信。
《詩經》上說:‘朋友之間互相督促勉勵,督促勉勵以禮義。
” 孔子說:“他人以小恩小惠的禮品相贈,但有違于道德,在這種情況下,君子是不會接受其饋贈的。
《詩經》上說:‘真正愛我的人,應當給我指出忠信之道。
”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有車子,就一定能夠看到他的車轼;一個人如果有衣服,就一定能夠看到他的衣袖。
一個人如果說過話,就一定能夠聽到他的聲音;一個人如果做了什麼事,就一定能夠看到它的後果。
《葛覃》上說:‘舊衣服,穿不厭。
’” 孔子說:“說過以後緊接着就是行動,所以說話不能光放空炮。
做過以後緊接着就是議論,所以做事不能光走過場。
所以君子講究少說話而多做事,以此來成就他的信譽,這樣一來,百姓就不能随便地誇大其優點和縮小其缺點。
《詩經》上說:‘白玉上面有污點,尚可琢磨除幹淨。
開口說話出毛病,再想收回可不行。
’《小雅》上說:‘信實的君子,必定大有所成。
’《君爽》上說:‘過去上帝為什麼一再勸勉文王注意品德修養,把治理天下的重任放在他的身上呢?” 孔子說:“南方人有這樣一句話,‘作為一個人而變卦無常,那麼即令蔔金,卦兆上也顯示不出來是吉是兇。
’這大概是古人留下來的諺語吧?龜笠那麼神靈還不能定其吉兇,更何況是人呢?《詩經》上說:‘我的靈龜已厭惡,不再把吉兇告訴我。
’《說命》上說:‘爵位不能賞給惡德之人,否則百姓将把他們樹為楷模,由他們頻繁地對神祭祀,這是對神的大不恭敬。
其事煩則亂于典禮,事奉鬼神也難以得到福佑。
’《易經》上說:‘不是長久地保持他的德行,或者要受人恥辱。
,又說:‘長久地保持德行,占問,這在婦人是吉,而在男子是兇。
”
必胸身身心廣大就會身體安舒,體一定也樂于适應;内心嚴肅就會容止恭敬。
内心喜好的東西,君主喜好的東西,體安然無恙的話,心髒也就會得到保護百姓也一定願意得到身體如果出了毛病髒也會跟着受到損傷。
君主由于人民的擁護而存在,君主也由于人民的反對而滅亡。
《詩經》上說:‘從前我們有先君,他的教令通達事理而又條理清楚。
國家賴此先君才得以安甯,都邑賴此先君才得以建成,百姓賴此先君才得以安居樂業,當今有誰能夠處理國家大事?不自以為是,而盡幹一些騷擾百姓的事情呢!《君牙》上說:‘夏天酷熱濕悶,老百姓隻知道埋怨天;到了冬天嚴寒來臨,老百姓還是隻知道埋怨天。
” 孔子說:“臣下的事奉君上,如果自身不正,說話不講信用那麼君上就不以為忠,朋友就不以為信。
” 孔子說:“講話有根據,做事有規矩。
所以活着的時候無人能夠改變他的志向,死了以後也無人能夠剝奪他的美名。
所以君子應該博聞,在弄清楚了以後就牢記在心;應該多識,在弄清楚了以後就學而不慶;應該知識精深,求其大體而實行之。
《君陳》上說:‘頒布政令,接受建議,要讓大家都來考慮,使大家的意見一緻。
,《詩經》上說:‘善人和君子,言行總一緻。
’” 孔子說:“隻有君子能夠喜好對自己正言規勸的人,小人則仇恨對自己正言規勸的人。
所以君子的朋友是有一定的,君子厭惡的人也是有一定的。
由于君子的好惡有定,所以和君子交往多的人不會産生疑惑,和君子交往少的人也不會産生疑惑。
《詩經》上說:‘君子必得良友。
’” 孔子說:‘清旨夠輕易地和貧賤的朋友絕交,而難于和富貴的朋友絕交,這說明他好賢的意志不堅定和痛恨壞人的态度不明朗。
即令有人說他不是為了個人私利,我也不會相信。
《詩經》上說:‘朋友之間互相督促勉勵,督促勉勵以禮義。
” 孔子說:“他人以小恩小惠的禮品相贈,但有違于道德,在這種情況下,君子是不會接受其饋贈的。
《詩經》上說:‘真正愛我的人,應當給我指出忠信之道。
”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有車子,就一定能夠看到他的車轼;一個人如果有衣服,就一定能夠看到他的衣袖。
一個人如果說過話,就一定能夠聽到他的聲音;一個人如果做了什麼事,就一定能夠看到它的後果。
《葛覃》上說:‘舊衣服,穿不厭。
’” 孔子說:“說過以後緊接着就是行動,所以說話不能光放空炮。
做過以後緊接着就是議論,所以做事不能光走過場。
所以君子講究少說話而多做事,以此來成就他的信譽,這樣一來,百姓就不能随便地誇大其優點和縮小其缺點。
《詩經》上說:‘白玉上面有污點,尚可琢磨除幹淨。
開口說話出毛病,再想收回可不行。
’《小雅》上說:‘信實的君子,必定大有所成。
’《君爽》上說:‘過去上帝為什麼一再勸勉文王注意品德修養,把治理天下的重任放在他的身上呢?” 孔子說:“南方人有這樣一句話,‘作為一個人而變卦無常,那麼即令蔔金,卦兆上也顯示不出來是吉是兇。
’這大概是古人留下來的諺語吧?龜笠那麼神靈還不能定其吉兇,更何況是人呢?《詩經》上說:‘我的靈龜已厭惡,不再把吉兇告訴我。
’《說命》上說:‘爵位不能賞給惡德之人,否則百姓将把他們樹為楷模,由他們頻繁地對神祭祀,這是對神的大不恭敬。
其事煩則亂于典禮,事奉鬼神也難以得到福佑。
’《易經》上說:‘不是長久地保持他的德行,或者要受人恥辱。
,又說:‘長久地保持德行,占問,這在婦人是吉,而在男子是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