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中庸

關燈
次一等真誠的人從細微處人手。

    細微之處也能達到誠的境界,達到真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昭然著,昭然顯著就會光輝明亮,光輝明亮就會感動萬物,感萬物就會發生變革,發生變革就會感化人們。

    隻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感化人們。

    最高境界的真誠可以預知未來。

    國家将要興盛,必定有吉祥的前兆;國家将要衰敗,必定有妖孽作怪。

    它呈現在蓍草龜甲上,體現在身體儀态上。

    禍福要來臨時:好事一定會提前知道,不好的事也一定提前知道。

    因此,最高境界的真誠如同神靈一般。

     “真誠,是自己成全自己。

    道,是自己引導自己。

    真誠貫穿萬物的始終,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

    因此,君子把真誠看得非常珍貴。

    真誠,并不隻是成全自己就完了,還要成全萬物。

    成全自己是仁義,成全萬物是智慧。

    這是發自本性的德行,是結合了内外的道,因此,适合在任何時候實行。

    ” “所以,最高境界的真誠是永不休止的。

    永不休止就會長久,長久就會有效驗,有效驗就會深遠無窮,深遠無窮就會博大深厚,博大深厚就會高大光明。

    博大深厚,能夠負載萬物;高大光明,可以覆蓋萬物;深遠無窮,可以生成萬物。

    博大深厚與地相配,高大光明與天相配,深遠長久可以無窮無盡。

    這樣,不表現也會顯著,不行動也有改變,不做也會成功。

    ” “天地的法則,可以用一句話涵蓋:作為物它純一不二,因而它化生萬物就不可測度了。

    天地的法則,博大、深厚、高大、光明、滌遠、長久。

    現在來說天,(論小)它不過是一小片光明,而它(的整體)無窮無盡,日月星辰懸挂在天上,覆蓋着萬物。

    現在來說地,(論小)它不過是一小撮土,而它(的整體)廣大深厚,負載着華山不覺得重,收攏着江河湖海沒有洩,負載着萬物。

    現在來說山,(論小)這不過是一小塊石頭,但它(整體)高峻厚重,草木生長在上面,飛禽走獸居住在上面,寶藏從裡面開發出來。

    現在來說水,(論小)它不過是一小勺水,但它(的整體)深不可測,裡面生活着鼋鼍、蛟龍、魚鼈,繁殖着貨物财富。

    《詩經》上說:‘隻有上天的定命,深遠不止。

    ’這大概是說天之所以成為天的原因。

    啊,難道不光明!文王的德行這麼純潔,這大概是說文王之所以被尊奉為文王,是因為他純一,而且永無止境。

    “ “偉大啊,聖人的道。

    浩浩蕩蕩,生長發育萬物,與天一樣高峻。

    充足而且偉大啊,三百條禮儀,三千條威儀,等待聖人出現後才能實施。

    因此說,如果達不到最高境界的道德,最高境界的道就不會成功。

    所以,君子應當尊奉德行,善學好問,達到寬廣博大的境界同時又深入到細微之處,達到極端的高明同時又遵循中庸之道。

    溫習過去所學習過的從而獲取新的認識,用樸實厚道的态度尊崇禮儀。

    這樣,在上位時不驕傲,在下位時不背棄。

    國家政治清明時力争主張被接受采納,國家政治黑暗時以沉默保全自己。

    《詩經》上:‘既明達又聰慧,這樣才能保全自身’這句話。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愚蠢但又隻憑主觀意圖行事,卑賤但又好獨斷專行,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卻要恢複古代的做法,這樣的話,災難就要降臨在他身上了。

    ”不是天子,就不議論禮制,不制定制度,不考核文字。

    現在普天下車轍統一,文字統一,倫理觀念統一。

    雖然有天子的地位,但如果沒有天子的德行,就不要輕易制禮作樂,雖有天子的德行,但是如果沒有天子的地位,也不要輕易制禮作樂。

    ” 孔子說:“我解說夏代的禮法,但杞國的文獻不足以驗證。

    我學習殷朝的禮法,僅僅有宋國保持着它。

    我學習周代的禮法,現在正實行着它,因此,我遵從周代的禮法。

     “統治天下要做三件重要的事情,做好了就會減少損失。

    居于上位的人,品德雖好但沒有驗證,沒有驗證就不權威,不權威百姓就不會服從;居于下位的人,品德雖好,但不尊貴,不尊貴就不權威,不權威百姓就不服從。

    因此,君子的道,根本在自身,在黎民百姓那裡得到驗證,考查到三代先王不顯現出錯誤,樹立在天地之間沒有悖理的地方,蔔問鬼神沒有可疑的地方,等到百世以後聖人到來不感到困惑。

    蔔問鬼神沒有可疑的地方,這是了解了天,等到百世以後聖人到來不感到困惑,這是了解了人。

    因此,君子的舉動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法則,君子的行為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法度,君子的言談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準則。

    離得遠使人仰慕,離得近也不讓人厭煩。

    《詩經》上說:‘在那裡無人厭惡,在這裡不遭人厭恨。

    幾乎是日夜操勞,這樣永遠保持大家的稱贊。

    ’君子沒有不先做到這一點就早已聞名于天下的。

    ” 孔子遵循堯、舜的傳統,模仿文王、武王。

    上遵從天時變化,下符合地理位置,好像天地沒有什麼不能負載,沒有什麼不能覆蓋的,又好像四季的更替運行,日月交替光明,萬物同時生長發育互不傷害,天地的道同時運行而互不違背。

    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這就是天地之所以為大的原因。

     隻有天下最高尚的聖人是聰明智慧的,能夠居上位臨下民,寬大為懷,溫和柔順,能夠包容天下;奮發勇健,剛強堅毅,能夠決斷天下大事,威嚴莊重,忠誠正直,能夠博得人們的尊敬,條理清晰,詳細觀察,能夠分辨區别是非曲直。

    (聖人的德行)廣博深厚,時時會表現出來。

    廣博如天,深厚如淵,表現出來百姓沒有不尊敬的,說出話來百姓沒有不信服的,做起事來百姓沒有不高興的。

    這樣,聲譽在中國廣泛傳播,并延續到蠻貊這樣的邊遠地區。

    船車所能達到的地方,人的力量所能通到的地方,天所覆蓋的地方,地所負載的地方,日月所照耀的地方,霜露落下的地方,凡有血氣生命的,沒有不尊重親近他們的,因此說能與天相配。

     隻有天下最高的真誠,才能成為治理國家的典範,樹立天下的根本,認識到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

    這需要什麼依憑呢?仁愛之心那樣誠摯,像潭水那樣幽深!像天那樣廣闊。

    如果不是真正聰明智慧、達到天德的人,還有誰能知道天下最高的真誠呢? 《詩經》上說:“内穿錦緞,外罩麻衣。

    ”這是讨厭錦緞衣服的花紋太豔麗了。

    因此,君子的道,暗淡無光,但日見彰顯,小人的道,鮮豔顯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