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祭法

關燈
祭祀的規定:有虞氏篩祭時以黃帝配享,郊祭時以帝譽配享,宗廟之祭以撷項為祖,以帝堯為宗。

    夏後氏篩祭時也以黃帝配享,郊祭時以鲸配享,宗廟之祭以撷項為祖,以禹為宗。

    殷人谛祭時以帝譽配享,郊祭時以冥配享,宗廟之祭以契為祖,以湯為宗。

    周人谛祭時以帝譽配享,郊祭時以後授配享,宗廟之祭以文王為祖,以武王為宗。

     在泰壇上架柴焚燒祭品,這是祭天之禮。

    在泰折挖坑掩埋祭品,這是祭地之禮。

    祭天和祭地,都用赤色牛犢作犧牲。

    把少牢埋到泰昭壇上,這是祭四時之禮。

    在坑裡或在壇上攘祈,這是祭司寒司暑之神。

    ’日壇是祭日之所,月壇是祭月之所,星壇是祭星之所,水旱壇是祭水旱之神之所。

    東西南北四方的坑和壇,是祭四方之神之所。

    一切山林、川谷、丘陵,隻要它能吞雲吐霧,興風作雨,出現異常現象,就把它叫做神。

    天子應遍祭天下的名山大川;諸侯隻祭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如果喪失了國土,也就不用祭了。

     總的說來,凡是生活在天地之間的東西都叫做有生命。

    其中,萬物之死都叫“折”,人死則叫“鬼”。

    這是五代以來都沒有什麼改變的。

    七代以來有所變化的隻是谛祭、郊祭、宗祭、祖祭的對象有所不同,其他方面并沒有什麼改變。

     普天之下隻有一個天子,于是分九州之地,建諸侯之國,為公卿設都,為大夫置色,還普遍設立廟、桃、壇、撣來祭祀祖先,并按照關系的遠近來決定祭祀的次數和規格。

    所以天子設立七廟和一壇一撣:即父廟、祖父廟、曾祖廟、高祖廟、始祖廟,以上五廟皆每月祭祀一次;高祖以上的遠祖之廟叫做桃,天子有兩個桃,隻是每季祭祀一次;桃中的遠祖遷出,則在壇上祭祀;壇上的遠祖遷出,則在彈上祭祀;對于遷到壇撣上的遠祖神主,隻是在有所祈禱時才加以祭祀,無所祈禱就不祭祀;從撣上遷出的遠祖叫做鬼,除非遇上谛恰,通常就不祭了。

    諸侯設立五廟和一壇一撣:即父廟、祖父廟、曾祖廟,以上三廟每月祭祀一次;其高祖廟、始祖廟,每季祭祀一次;,從始祖廟中遷出的神主在壇上祭祀,從壇上遷出的遠祖神主在撣上祭祀;對于遷到壇撣上的遠祖神主,有所祈禱就祭祀,否則就不祭祀;從撣上遷出的遠祖叫做鬼,除非遇上啼拾,通常是不祭的。

    大夫設立三廟二壇:即父廟、祖父廟、曾祖廟,此三廟每季祭祀一次;大夫的高祖、始祖無廟,如果有事向他們祈禱,就在壇上祭之,從壇上遷出的遠祖叫做鬼。

    嫡士設立二廟一壇:即父廟、祖父廟,此二廟每季祭祀一次;其曾祖無廟,如果有事向曾祖祈禱,就在壇上祭之;從壇上遷出的曾祖以上的遠祖叫做鬼。

    官師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