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雜記下

關燈
孔子的馬棚失火,鄉人紛紛前來慰問,孔子表示拜謝時,對士拜謝一次,對大夫拜謝兩次,用的也是拜謝吊客的禮數。

    孔子說:“管仲遇到一夥竊賊,從中選出二人,推薦給齊桓公為臣,說:‘這兩個人是由于結交匪類,所以犯法。

    實際他們都是可以造就的人才。

    ’管仲去世,齊桓公命令這兩個人為管仲服喪。

    由于大夫的舉薦而為國君任用的人在大夫死時為其服喪,是從管仲開始的。

    ”這是因為有國君命令的緣故。

     由于一時疏忽而稱呼了國君的名,就應該起立,以表示知過要改。

    作為臣子,如果與國君同名,那麼臣子就應該把字作為自己的稱呼。

    國内發生了叛亂,自己如果無力阻止,至少也要做到不參與。

    對于外國的侵犯,則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贊大行》上講:朝見天子所用的圭,上公是九寸長,侯、伯是七寸長,子、男是五寸長;寬度都是三寸,圭的上端左右各削去一寸半,這些圭都是用玉制成的。

    圭墊上用三種顔色橫繞着畫了六圈。

    魯哀公問子羔說:“你的祖上何時開始做官,傣祿又是多少?”子羔答道:“從文公時開始當個低級辦事員。

    ” 新廟落成就要舉行血祭,其作法是:祝、宗人、宰夫、雍人都頭戴爵棄,身穿絲質的吉服,由雍人把要殺的羊擦拭幹淨,由宗人檢視一下,然後宰夫面向北站在碑南靠東的首位上。

    雍人扛起羊從前檐正中登上屋頂,站在屋脊正中,面向南,把羊殺掉,等羊血流到前檐,才下來。

    釁廟門和夾室都用雞。

    順序是先釁廟門,後釁夾室。

    釁祭都在屋下進行。

    殺雞血祭時,如果是祭門,就對着門殺雞;如果是祭夾室,就在夾室中央殺雞。

    血祭夾室時,宰夫、祝、宗人皆面向夾室而立。

    血祭廟門時,宰夫、祝、宗人皆對着門,面向北。

    這些事情都作過了,宗人就向宰夫報告釁禮結束,于是全體退出,去向國君報告:“某廟的釁禮已經完畢。

    ”報告是在國君的路寝進行,國君面朝南,立于路寝門内,身穿朝服。

    向國君報告以後,大家才退下。

    如果是路寝落成,那就隻舉行一個落成典禮而不舉行血祭。

    之所以要釁廟,是因為廟是和神明打交道的地方。

    凡是宗廟所用的器物,其重要者制成以後,都要用一隻小公豬進行血祭。

     諸侯休棄夫人,派使者将夫人送回本國,沿途仍以夫人之禮相待;來到本國,仍以夫人的身份入境。

    使者通過主國擯者傳話說:“敝國國君不才,沒有能力跟随夫人一道祭祀宗廟社櫻,特派使臣某某将此下情報告您的左右。

    ”主國國君通過擯者回答說:“敝國國君本來一開始就說過沒有把女兒教調好,現在鬧到這個地步,敝國國君敢不恭敬從命嗎。

    ”于是跟随使者前來的辦事人員就按規矩把夫人的陪嫁器物陳列出來,主國的辦事人員也按規矩點收。

    如果是大夫、士、庶民休棄其妻,就派人把妻送回娘家,并緻詞說:“某某不才,不能和她一道祭祀祖宗,特派我冒昧享告左右。

    ”主人回答說:“我的女兒不好,不敢逃避責罰,敢不恭敬從命。

    ”使者退出,主人以禮相送。

    使者傳話時,如果被休棄的婦人公公還在,就以公公的名義說:“某之子不敏。

    ”如果公公去世,就以其兄的名義說:“某之弟不敏。

    ”如果沒有兄長,就用丈夫的名義緻詞。

    主人的答詞說:“我的女兒不好。

    ”如果被休棄的是主人的姑或姊妹,答詞就要做相應的改動。

     孔子說:“我在少施氏家作客能吃得飽,因為少施氏能依禮招待我。

    我祭食時,他就起身辭謝說:‘粗茶淡飯,不值得祭。

    ’食畢,我贊美主人做的飯菜可口時,.他又起身辭謝說:‘粗茶淡飯,隻怕傷了您的胃口。

    ” 訂婚的禮品是布帛一束,一束五卷,每卷四丈長。

    新媳婦拜見公婆時,丈夫的兄弟、姑、姊妹等親屬都立在堂下,面向西,以北頭為上位,這也等于是和這些人都見過了。

    至于拜見丈夫的伯父、叔父,因其是長輩,所以要到他們的住處去拜見。

    女子雖未許嫁,到了二十歲時也要行異禮。

    為她行異禮時,在家找個婦人就行了,不須另請女賓。

    行過異禮之後,平常在家,還是暮首發型。

     桦的形制:長三尺,下端寬二尺,上端寬一尺,五寸。

    領縫以下的桦的兩邊,用爵韋表裡鑲邊共六寸領縫距上端,下端有五寸長不用爵韋鑲邊,而用素績鑲邊;在所有鑲邊的縫中都嵌有五彩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