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明堂位

關燈
過去周公在明堂接受諸侯朝見,其位置是:周公代表天子,背着斧依,面朝南而立。

    三公在中階之前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侯爵的諸侯在昨階東面站成一排,面向西,以靠北邊者為尊;伯爵的諸侯在西階之西站成一排,面向東,以靠北邊者為尊;_子爵的諸侯在門内的東邊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男爵的諸侯在門内的西邊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

    東方夷族諸國國君在東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西,一以靠北邊者為尊;南方的蠻族諸國國君在南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西方的戎族諸國國君在西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東,以靠南邊者為尊;北方的狄族諸國國君在北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南,以.靠東邊者為尊;九州之牧在應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

    遙遠的四塞之國國君,隻在新君即位時來朝一次就可以了。

    這就是周公在明堂接受諸侯朝見時的位置按排。

    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明堂是表明諸侯的尊卑的。

     從前,殷封王暴虐無道,攪得天下不甯,竟然把鬼國國君殺死以後制成肉幹,用以宴請其他諸侯。

    所以周公輔佐武王以伐封。

    武王駕崩,嗣君成王年齡尚小,于是由周公攝政,代行天子職務,以治理天下,攝政的第六年,天下諸侯都來明堂朝見,制定了各種禮儀和樂章,頒布了統一天下度量衡的法律,天下無不心悅誠服。

    攝政的第七年,就把政權歸還給成王。

    成王認為周公為天下建立了勳勞,所以封周公于魯,建都曲阜,擁有國土七百裡見方,兵車千輛,還命令魯國國君世世代代用天子的禮儀和樂章祭祀周公。

     因此之故,魯國國君就可以在孟春之月乘大路,大路的旅上有弧镯,旅上綴有十二條飄帶,飄帶上畫有龍,還有日和月的圖案,到郊外祭祀上帝,并且敢以周的祖先後櫻來配享。

    這可本來都是天子之禮啊。

    季夏六月,還可以以谛禮祭周公于太廟,犧牲使用白色的公牛,盛酒的尊,有犧尊、象尊和山罄,盛郁獸香酒的尊用黃目,将郁獸澆地求神時用的勺子是以大圭為柄的玉攢,獻食品時用的是用玉雕飾的豆篷,獻酒時用的是雕有花紋的玉盞,諸臣在額外獻酒時用的是玉散、玉角;盛放牲體的姐用的是皖和威;堂上有樂工歌唱《清廟》之詩,堂下管樂隊奏着《象》曲,舞隊手執紅色的盾牌和玉斧,戴着冕來跳《大武》之舞;還有的頭戴皮棄,身穿素衣素積,解開正服前襟而跳《大夏》之舞。

    同時還有四方少數民族的歌舞:來自東夷的叫((昧》,來自南蠻的叫《任》,來自西戎的叫《株離》,來自北狄的叫《禁》。

    以上的種種排場,就是要表明魯國的地位高于天下其他諸侯。

    魯國國君在祭祀周公時,國君身着衰冕之服立于昨階,夫人頭帶首飾身着偉衣立于房中。

    國君袒露左臂到廟門口去迎接祭祀用的犧牲,夫人進獻豆篷。

    在祭祀過程中,卿大夫當國君的助手,一内外命婦當夫人的助手,各自履行各自的職守。

    百官中如有廢棄自己職守者要嚴厲處分。

    這樣使得天下的人都能服從。

    所以,魯國夏夫的構祭,秋天的嘗祭,冬天的黑祭,春天祈求土神的社祭,秋天報答土神的社祭,以及年終索祭百神的蠟祭,本來都是天子才有的祭祀。

     魯國的太廟,其形制猶如天子的明堂。

    魯君公宮的正門是庫門,相當于天子的正門臯門。

    魯君公宮的二門錐門,相當于天子的二門應門。

    魯君要在朝廷上宣布政教法令時也搖動木铎,這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