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明堂位

關燈
天子宣布政教的作法。

    在廟的鬥拱上雕刻山形圖案,在梁上的短柱雕刻水草圖案,雙層的屋頂,雙層的房檐,刮磨光滑的楹柱,敞亮的大窗,兩楹之間設有主客飲畢用于放回空酒杯的土台,土台在酒尊之南;還有一個高的土台,用以安放玉圭,還有镂花的屏風。

    所有這一切,都是天子太廟才有的裝飾。

     莺車,這是有虞氏祭天所乘之車;鈎車,這是夏代天子祭天所乘之車;大路,這是殷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玉路,這是周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

    有虞氏莺車上插的是大旎,夏後氏鈎車上插的是大摩,一殷代大路上插的是大白,周代玉路上插的是大赤。

    夏後氏駕車是用白身黑嚣的馬,殷代是用黑頭的白馬,周代用的是黃馬而白霞。

    夏後氏祭祀用黑色犧牲,殷代用白色公牛,周代用赤黃色公牛。

     泰是有虞氏用的酒壺,山愚是夏後氏用的酒壺,的酒壺,犧尊、象尊是周代用的酒壺。

    敬酒所用的爵著是殷代用,夏後氏用玉線,殷人用翠,周代用爵。

    灌祭時所用的酒尊,夏後氏用雞彜,殷人用翠,周人用黃目。

    灌祭時酌郁巴所用的勺,夏後氏用龍勺,殷人用疏勺,周人用蒲勺。

    壘個小土台子就當鼓,把土傳成長條就當鼓褪,截一節葦子就當籬來吹,這是上古伊謄氏時代的樂器。

    而柑搏、玉磐、祝敲、大琴、大瑟、中琴、小瑟,這是虞、夏、商、周四代的樂器。

     魯公伯禽的廟,相當于天子的文王廟,百世不毀。

    武公敖的廟,相當于天子的武王廟,也是百世不毀。

    米凜是有虞氏的學校,序是夏代的學校,警宗是殷代的學校,頰宮是周代的學校,這四代的學校,周天子都有,魯國也都有。

     崇國的鼎、貫國的鼎、夏後氏的橫,封父國的龜甲,這本來是天子擁有的重器。

    越國的戟、大弓,這本是天子使用的兵器。

    夏後氏的足鼓,殷人的楹鼓,周人的懸鼓,魯國也都擁有。

    垂發明的和鐘,叔發明的編磐,女蝸發明的笙簧,魯國也都擁有。

    懸挂鐘磐的架子,夏代還隻是在架子的橫杆上繪龍,殷代又在橫杆上加上崇牙,周代又在橫杆的兩端飾以璧嬰,這些東西魯國也都有。

     在虞氏祭祀時盛放黍櫻用兩敦,夏代用四琏,殷代用六瑚,周代用八篡。

    盛放牲體的姐,有虞氏用皖,夏後氏用威,殷人用俱,周人用房姐。

    盛放濕物祭品的豆,夏後氏是用木制的,上面沒有任何裝飾,殷代則用玉加以裝飾,周代則更進一步地将玉豆雕飾一番。

    有虞氏祭服上的蔽膝什麼圖案也沒有,夏代加上了一種山的圖案,殷代又加上一種火的圖案,周代又加上一種龍的圖案、有虞氏食前之祭看重祭首,夏後氏看重祭心,殷人看重祭肝,周人看重祭肺。

    夏後氏祭祀時崇尚使用明水,殷人崇尚使用甜酒,周人崇尚使用清酒。

    參與祭祀的官員,有虞氏為五十人,夏後氏為一百人,殷為二百人,周為三百人。

    喪葬的時候,有虞氏把旎牛尾系在旗杆頂端作裝飾,夏後氏以綢練之旗為裝飾,殷人刻旗存邊緣為齒形以為裝飾,周人以戴璧之霎為裝飾。

     總而言之,凡虞、夏、商、祭祀的官員,魯國都兼而有之。

    周四代所用的禮服、禮器、參予因此,魯國使用的禮樂,乃是天子規格的禮樂,天下的人對此可以說是早就知道了。

    魯國沒有發生過君臣相互殘殺的醜惡現象,禮樂、刑法、政俗也始終保持着周天子的正宗,不敢肆意改變,所以普天之下的諸侯都認為魯國是遵循正道的國家,他們要想學習正宗的禮樂,就要到魯國來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