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玉藻

關燈
天子所戴的冕,其前端懸垂着十二條玉串,冕頂有一塊前後突出的延闆。

    天子在祭天地和宗廟時,就要頭戴這種冕,身穿衰龍之袍。

    在春分的那天,天子則頭上戴冕,身穿玄衣鬓裳,在國都的東門之外舉行迎日之祭。

    每月的初一,天子要穿戴同樣的服裝,以特牲告于明堂,而頒布一月的政令于南門之外;如果是閏月的初一,則要阖上明堂門的左邊一扇,隻打開其右邊一扇,天子站在門中行聽朔之禮。

    天子平日視朝,隻穿皮棄之服。

    退朝以後的朝食,也是穿此皮棄之服。

    到了正午,隻是吃點早上的剩飯充饑。

    無論是朝食、夕食或者正午的加餐,都要奏樂惰食。

    平常的日子,天子的夥食标準是隻有羊永二牲;每月的初一,則有牛羊永三牲。

    天子有五種飲料,其中以水為最上等,其次是漿、酒、醒、酗。

    食畢,将朝服更換為玄端,就進入内寝休息。

    天子的一舉一動,由左史負責記錄;天子的每一句話,由右史負責記錄;在天子身邊侍候的樂工,負責察辨樂聲是否異常。

    這樣做是為了使天子謹言慎行,及時了解政令的得失。

    如果年成不好,則天子也要率先節儉,穿素服,乘素車,吃飯時也不奏樂。

     諸侯在祭先君的時候,要穿戴玄冕之服;在朝見天子的時候,要穿戴裨冕之服;在太廟頒布一月政令的時候,要穿戴皮棄之服;每日在内朝視朝的時候,要穿戴朝服。

    群臣上朝較早,在天色剛亮時就開始進入錐門;國君上朝稍後,在日出以後才上朝與群臣相見。

    相見禮畢,國君就退到路寝聽政,衆大夫也在治朝各理其事。

    國君派人去看大夫,如果大夫無事奏議,事畢退朝,這時國君才可回到内寝休息,脫下朝服,換上玄端。

    進早餐時,還要穿上朝服。

    早餐的品種是豬肉、魚肉、幹肉三種;将食,先要祭肺。

    中午,也要以早餐的剩飯作為加餐。

    進晚餐時,要穿上深衣;将食,先要把豬肉切為小段而祭之。

    每月的初一,膳用羊、采二牲,五個菜,即羊肉、豬肉、魚肉、幹肉和豬肉皮,主食是黍、授各二篡。

    遇到子卯忌日,國君要降低膳食标準,不得殺牲,隻可以傻為飯,以菜為羹而已、國君夫人與國君同牢進餐,不再單獨為夫人殺牲。

     沒有特殊的原因,諸侯不得殺牛,大夫不得殺羊,士不得殺狗和豬。

    凡有仁愛之心的君子,都離危廚遠遠的,以免耳聞目睹禽獸之被宰殺。

    對于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君子是不會親自動手宰殺的。

    如果連續八個月不下雨,形成旱災,國君的膳食就不得殺牲。

    如果年成不好,國君要自我貶損,穿麻布之衣,插竹制之漪,在關口和過橋之處不收租稅;不到節令不準進入山澤采伐漁獵,到了節令則不加禁止任其采伐漁獵也不征稅,不興土木工程。

    大夫也不許造新車。

     占蔔時,由蔔人審視龜甲上旁出的細小裂紋,由太史審視龜甲上顯示龜兆的粗大裂紋,由國君審視這些粗大的裂紋意味着什麼。

     國君的齋車用鹿皮覆蓋車轼大夫的齋車同飾用羔皮覆蓋車轼,又用虎皮鑲邊。

    大夫的齋車,又用豹皮鑲邊。

    大夫的朝車,士的齋車,都與即用鹿皮覆轼,用豹皮鑲邊。

     君子的燕坐之處總是對着門戶,睡眠的時候總是頭朝東方。

    若有大風、電閃雷鳴、暴雨,這是上天發怒,君子就要改變常态,心懷驚懼,即令是已經就寝也要起床,穿戴整齊,肅然端坐。

    每天要洗五次手。

    用淘櫻的水洗發,用淘粱的水洗臉。

    梳理剛洗過頭的濕發,要用白理木作的梳子;頭發幹了以後容易發澀,這時要用象牙梳子。

    洗過之後,要喝點酒,吃點東西,同時命樂工升堂唱歌,這對恢複疲勞有好處。

    洗澡的時候,要用兩種浴巾擦身:擦上體用細葛巾,擦下體用粗葛巾。

    從浴盆中出來,要先立在蒯席上面,用熱水沖洗雙腳,然後再腳踏蒲席,穿上布衣以吸幹身上水滴,最後穿上鞋子,接着再喝點酒,吃點東西,聽聽音樂,以恢複疲勞。

    做臣子的将去朝見國君,就要在前一天齋戒,沐浴,在外寝将息。

    史呈上記事用的茹,大夫就将面君時想要告訴國君的話、君有所問則自己将如何回答、執行君命的情況等等都簡要地寫在上面,以防臨事有所遺忘。

    朝服穿戴整齊之後,要先練習一下自己的儀容舉止,使佩玉之聲和行步的節拍相合,然後才出發。

    由于做了上述準備,所以在私朝和家臣揖别時,就顯得神采飛揚;到了登車時,就更是容光煥發了。

     天子插于紳帶之間的紛叫挺,其形狀四角皆方,這是要向天下顯示天子的方正無私;諸侯插的笛叫茶,其形狀是上端兩角呈圓形,下端兩角呈方形,這是表示諸侯降于天子;大夫所插的姿,其上下四角都是圓的,這表示大夫既要降于天子,又要降于國君。

     臣子陪侍國君坐,一定要把自己的坐席向側後退一點。

    如果國君不讓後退,也一定要向後坐,離開國君所坐之處。

    ’登席入坐,一要按順序,由下而升,否則就是跟席。

    空坐的時候,身子要與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