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王制

關燈
刑法,統,要先告祭于天,告祭于宗廟。

    道德規範,凡此種種,都要取決于天子。

    天子賞賜公、侯樂懸,就以祝為代表物;賞賜伯、子、男樂懸,就以贛為代表物。

    諸侯被天子賜予弓矢以後,才有權力代表天子征伐其他諸侯;被天子賜予鐵鎖以後,才有權利代表天子誅殺有罪的諸侯;被天子賜予圭攢以後,才有權利釀造粵酒用于祭祀。

    如果未被賜予圭攢,諸侯要用色酒,必取于天子。

     天子命令諸侯辦教育,然後諸侯才可以設立學校。

    小學設在王宮的東南,大學設在郊外。

    天子的大學叫辟雍,諸侯的大學叫頰宮。

     天子将出征,要先告祭于天,告祭于地,告祭于宗廟。

    到達出征的地方,要舉行媽祭,以鼓舞士氣。

    出征之前,在祖廟中接受征伐敵人的命令,在大學裡接受事先拟好的戰鬥計劃。

    出征,捉拿那些有罪者,班師回朝,在大學裡設酒撰祭祀先聖先師,報告活捉的俘虜及殺死的敵人的數目。

     天子、諸侯在沒有戰争和兇喪的情況下,每年田獵三次,其目的在于,第一是為了準備祭祀的供品,第二是為了招待賓客,第三是為了豐富天子、諸侯的膳食品種。

    在沒有戰争和兇喪的情況下也不田獵,就叫做不敬。

    由獵時不守規矩,随意捕殺,就叫做作踐天帝所生之物。

    田獵的規矩是:天子打獵不應四面合圍,諸侯打獵不應把成群的野獸全部殺光。

    射殺野獸之後,天子要放下指揮的大旗,諸侯要放下指揮的小旗。

    大夫射殺野獸後,就應命令協助驅趕野獸的副車停止驅趕。

    大夫的副車停止驅趕之後,百姓開始田獵。

    正月以後,虞人才可以進入川澤壘梁捕魚。

    秋冬之交,才可以開始田獵。

    八月以後,才可以設網捕鳥。

    到了十月,才可以進入山林砍伐。

    昆蟲尚未蟄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縱火焚草肥田。

    不捕捉小獸,不取鳥卵,不殺懷胎的母獸,不殺剛出生的小獸,不搗毀鳥巢。

     家宰編制下一年度國家經費的預算,必定在年終進行。

    因為要等五谷入庫之後才能編制預算。

    編制預算,要考慮國土的大小,年成的豐歉,用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數作依據來編制預算,根據收入的多少來決定如何開支。

    祭祀的費用,占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遇到父母之喪,雖然在服喪的三年内不祭宗廟,但天地社徑之神卻照祭不誤,因為天地社櫻之神比父母還要尊貴。

    喪事的開支,用三年收入的平均數的十分之一。

    喪事和祭祀的開支,超過了預算叫做“暴”,決算有餘叫做“浩”。

    祭祀的開銷,豐年不可鋪張浪費,荒年不可節儉從簡。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九年的儲備叫做儲備不足,如果沒有六年的儲備叫做儲備危急,如果沒有三年的儲備就可以說是國家不成其為國家了。

    耕種三年,一定要有一年的餘糧。

    耕種九年,一定要有三年的餘糧,以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數來編制預算,即使遇到水旱兇荒的年頭,老百姓也不至予餓肚子,然後,天子的膳食才會頓頓有肉,而且吃飯時可以奏樂。

     天子死後七天乃停棺正寝堂西,死後七月乃舉行葬禮。

    諸侯死後五天乃停棺正寝堂西,死後五月乃舉行葬禮。

    大夫、士、平民死後三日即停棺正寝堂西,死後三月即舉行葬禮。

    為父母須守喪三年,上起天子下至平民均不例外。

    平民下葬,隻能用繩子縫棺入穴,即使下雨也照樣埋葬,不聚土成墳,也不種樹。

    服喪期間不得做其他事情,從原則上講,從天子到平民都适用這一規定。

    辦喪事的規格是依據死者的爵位來定,而祭祀的規格是依據主持祭祀者(即孝子)的爵位來定。

    不是嫡長子就不能主持祭祀。

     天子設立七廟:左邊三個昭廟―文王、高祖、祖,右邊三個穆廟―武王、曾祖、父,加上正中一個太祖廟,共七廟。

    諸侯設立五廟,即高祖、祖二昭廟,曾祖、父二穆廟,加上太祖廟,共五廟。

    大夫設立三廟,一昭一穆,加上太祖廟,共三廟。

    士隻設一廟。

    平民無廟,祭祀祖宗在正寝。

     天子、諸侯的宗廟之祭,在春季舉行的叫構,在夏季舉行的叫谛,在秋季舉行的叫嘗,在冬季舉行的叫需。

    天子可以祭天神祭地祗,諸侯可以祭社神祭谷神,大夫可以祭門神、竈神、行神、戶神、中雷神。

    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五嶽,用宴享三公的九獻之禮;祭祀四讀,用宴享諸侯的七獻之禮。

    諸侯可以祭祀在其境内的名山大川。

    天子、諸侯,還應當祭祀其境内已滅絕之國的祖先。

    天子的四時之祭,春祭是對群廟分别進行祭祀,夏祭、秋祭、冬祭都是合祭。

    諸侯的四時之祭一年之中隻能進行三次,春祭則夏不祭,夏祭則秋不祭,秋祭則冬不祭,冬祭則春不祭。

    諸侯的春祭是分祭,夏祭則是一年分祭一年合祭地輪換進行,秋祭和冬祭都是合祭。

     天子祭社神、谷神都用牛、羊、采三牲,諸侯祭社神、谷神都用羊、永二牲。

    大夫和士的宗廟之祭,有祿田的用祭禮,無祿田的用薦禮。

    平民祭祀祖先的薦新之禮是:春天薦韭菜,夏天薦麥子,秋天薦黍子,冬天薦稻子;韭菜配以雞蛋,麥子配以魚,黍子配以小豬,稻子配以鵝。

    祭祀天地所用的牛較小,牛角不過像蠶繭、栗子那般大小;祭祀宗廟所用的牛略大,牛角大約四指來長;招待賓客所用的牛較大,牛角有一尺來長。

    諸侯沒有特殊原J因不可殺牛,大夫沒有特殊原因不可殺羊,士沒有特殊原因不可殺狗與豬,平民沒有特殊原因不吃時鮮物品。

    日常吃的菜肴,再好不能超過祭祀用的牲牢;日常穿的衣服,再好不能超過祭祀用的禮服;日常居住的堂屋,再好不能超過宗廟。

     在古代,農戶幫助耕種公田,私田就不再納稅;在市場上租用了公家的店鋪,就不再交納商品營業稅,水陸關口,隻稽查是否違禁,并不征收進出關稅;在規定的時間裡進入山林川澤采伐漁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