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論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功勞這樣大又能不處罰殺戮一個人,這種人還沒有過。
”封人子高離開以後,段喬就派人在夜裡解開被囚禁的官員的繩索,釋放了他。
所以可以說,封人子高說服别人.說了又不讓人看出是在說服他,段喬聽從别人的意見并加以實行,做了又不讓人看出是自己做的。
說服别人的做法如此精妙,封人子高可算是善于說服别人了。
叔向的弟弟羊舌虎與栾盈友善,栾盈在晉國犯了罪,晉國殺了羊舌虎,叔向為此沒入官府為奴,戴上了刑具。
祈奚說。
“我聽說當小人得到官位時,不谏争是不善,當君子處于憂患時,不援救是不善。
”于是就去拜見範宣子,勸他說。
“我聽說善于治國的人,行賞不過度,施刑不輕忽。
行賞過度,恐怕會賞到奸人,施刑輕忽,恐怕會處罰到君子。
如果不得已做得過分了,那麼甯可行賞過度賞賜了奸人,也不要施刑過度處罰了君子。
所以堯施刑罰殺死了鲧,而在舜的時候卻仍起用了鲧的兒子禹,周施刑罰誅殺了管叔蔡叔,而仍任用他們的弟兄周公。
這都是施刑不輕忽啊!”于是範宣子命令官吏把叔向放了出來。
解救别人危難的人,冒着危險和困苦,不怕麻煩和屈辱,有時仍然不能使人免于患難,如今祈奚論說先王的德政,叔向卻因而得以免遭危難。
由此看來,學習怎麼能廢止呢!很多事情都象這種情形一樣。
察賢 原文: 二曰: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
所以求之萬也。
故賢者之緻功名也,比乎良醫,而君人者不知疾求,豈不過哉!今夫塞者,勇力時日蔔筮禱祠無事焉,善者必勝。
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賢。
魏文侯師蔔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幹木,國治身逸。
天下之賢主,豈必苦形愁慮哉!執其要而已矣。
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
故曰堯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
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
”宓子則君子矣。
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以治,義矣,任其數而已矣。
巫馬期則不然,弊生事精,勞手足,煩教诏,雖治猶未至也。
譯文: 假如有這樣一個良醫,給十個人治病治好了九個,找他治病的人必定會成千上萬。
賢人能為君主求緻功名,就好比良醫能給人治好病一樣,可是當君主的卻不知趕快去尋找,這難道不是錯了嗎?如今下棋人,用不着憑借勇力、時機、占蔔、祭禱,技巧高的一定獲勝。
建立功名也是如此,關鍵在于得到賢人。
魏文侯以蔔子夏為師,與田子方交友,對段幹木禮敬尊崇,就使得國家太平,自身安逸。
天下賢明的君主哪裡必定要勞身費心呢?掌握冶國要領就行了。
霜雪雨露合乎時節,萬物就會生長了,人們就會舒适了,疾病和怪異災禍就不會發生了。
所以人們說到堯的儀表形容,就說他穿着寬大下垂的衣服,這是說他很少有政務啊! 宓子賤治理單父,每天在堂上靜坐彈琴,單父就治理得很好。
巫馬期披星戴月,早朝晚退,晝夜不閑,親自處理各種政務,肆父也治理得很好。
巫馬期向宓子詢問其中的緣故。
宓子說:“我的做法叫做使用人才,你的做法叫傲使用力氣。
使用力氣的人當然勞苦,使用人才的人當然安逸。
”宓子算得上君子了。
使四肢安逸,耳目保全,心氣平和,而官府的各種事務處理得很好,這是應該的了,他隻不過使用正确的方法罷了。
巫馬期卻不是這樣。
他損傷生命,耗費精氣,手足疲勞,教令煩瑣,盡管也治理得不錯,但還未達到最高境界。
期賢 三曰:今夫龠蟬者,務在乎明其火、振其樹而已。
火不明,雖振其樹,何益?明火不獨在乎火,在於暗。
當今之時,世暗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歸之也,若蟬之走明火也。
凡國不徒安,名不徒顯,必得賢士。
趙簡子晝居,喟然太息曰:“異哉!吾欲伐衛十年矣,而衛不伐。
”侍者曰:“以趙之大而伐衛之細,君若不欲則可也;君若欲之,請令伐之。
”簡子曰:“不如而言也。
衛有士十人於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義也,而我伐之,是我為不義也。
”故簡子之時,衛以十人者按趙之兵,殁簡子之身。
衛可謂知用人矣,遊十士而國家得安。
簡子可謂好從谏矣,聽十士而無侵小奪弱之名。
魏文侯過段幹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為轼?”曰:“此非段幹木之闾欤?段幹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聞段幹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幹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幹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财。
”其仆曰:“然則君何不相之?”於是君請相之,段幹木不肯受。
則君乃緻祿百萬,而時往館之。
於是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幹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幹木之隆。
”居無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谏秦君曰:“段幹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
魏文侯可謂善用兵矣。
嘗聞君子之用兵,莫見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謂也。
野人之用兵也,鼓聲則似雷,号呼則動地,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腸涉血,無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澤矣,而國之存亡、主之死生猶不可知也。
其離仁義亦遠矣! 譯文: 如今以火照蟬的人,要做的事隻在于弄亮火光、搖動
”封人子高離開以後,段喬就派人在夜裡解開被囚禁的官員的繩索,釋放了他。
所以可以說,封人子高說服别人.說了又不讓人看出是在說服他,段喬聽從别人的意見并加以實行,做了又不讓人看出是自己做的。
說服别人的做法如此精妙,封人子高可算是善于說服别人了。
叔向的弟弟羊舌虎與栾盈友善,栾盈在晉國犯了罪,晉國殺了羊舌虎,叔向為此沒入官府為奴,戴上了刑具。
祈奚說。
“我聽說當小人得到官位時,不谏争是不善,當君子處于憂患時,不援救是不善。
”于是就去拜見範宣子,勸他說。
“我聽說善于治國的人,行賞不過度,施刑不輕忽。
行賞過度,恐怕會賞到奸人,施刑輕忽,恐怕會處罰到君子。
如果不得已做得過分了,那麼甯可行賞過度賞賜了奸人,也不要施刑過度處罰了君子。
所以堯施刑罰殺死了鲧,而在舜的時候卻仍起用了鲧的兒子禹,周施刑罰誅殺了管叔蔡叔,而仍任用他們的弟兄周公。
這都是施刑不輕忽啊!”于是範宣子命令官吏把叔向放了出來。
解救别人危難的人,冒着危險和困苦,不怕麻煩和屈辱,有時仍然不能使人免于患難,如今祈奚論說先王的德政,叔向卻因而得以免遭危難。
由此看來,學習怎麼能廢止呢!很多事情都象這種情形一樣。
察賢 原文: 二曰: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
所以求之萬也。
故賢者之緻功名也,比乎良醫,而君人者不知疾求,豈不過哉!今夫塞者,勇力時日蔔筮禱祠無事焉,善者必勝。
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賢。
魏文侯師蔔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幹木,國治身逸。
天下之賢主,豈必苦形愁慮哉!執其要而已矣。
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
故曰堯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
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
”宓子則君子矣。
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以治,義矣,任其數而已矣。
巫馬期則不然,弊生事精,勞手足,煩教诏,雖治猶未至也。
譯文: 假如有這樣一個良醫,給十個人治病治好了九個,找他治病的人必定會成千上萬。
賢人能為君主求緻功名,就好比良醫能給人治好病一樣,可是當君主的卻不知趕快去尋找,這難道不是錯了嗎?如今下棋人,用不着憑借勇力、時機、占蔔、祭禱,技巧高的一定獲勝。
建立功名也是如此,關鍵在于得到賢人。
魏文侯以蔔子夏為師,與田子方交友,對段幹木禮敬尊崇,就使得國家太平,自身安逸。
天下賢明的君主哪裡必定要勞身費心呢?掌握冶國要領就行了。
霜雪雨露合乎時節,萬物就會生長了,人們就會舒适了,疾病和怪異災禍就不會發生了。
所以人們說到堯的儀表形容,就說他穿着寬大下垂的衣服,這是說他很少有政務啊! 宓子賤治理單父,每天在堂上靜坐彈琴,單父就治理得很好。
巫馬期披星戴月,早朝晚退,晝夜不閑,親自處理各種政務,肆父也治理得很好。
巫馬期向宓子詢問其中的緣故。
宓子說:“我的做法叫做使用人才,你的做法叫傲使用力氣。
使用力氣的人當然勞苦,使用人才的人當然安逸。
”宓子算得上君子了。
使四肢安逸,耳目保全,心氣平和,而官府的各種事務處理得很好,這是應該的了,他隻不過使用正确的方法罷了。
巫馬期卻不是這樣。
他損傷生命,耗費精氣,手足疲勞,教令煩瑣,盡管也治理得不錯,但還未達到最高境界。
期賢 三曰:今夫龠蟬者,務在乎明其火、振其樹而已。
火不明,雖振其樹,何益?明火不獨在乎火,在於暗。
當今之時,世暗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歸之也,若蟬之走明火也。
凡國不徒安,名不徒顯,必得賢士。
趙簡子晝居,喟然太息曰:“異哉!吾欲伐衛十年矣,而衛不伐。
”侍者曰:“以趙之大而伐衛之細,君若不欲則可也;君若欲之,請令伐之。
”簡子曰:“不如而言也。
衛有士十人於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義也,而我伐之,是我為不義也。
”故簡子之時,衛以十人者按趙之兵,殁簡子之身。
衛可謂知用人矣,遊十士而國家得安。
簡子可謂好從谏矣,聽十士而無侵小奪弱之名。
魏文侯過段幹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為轼?”曰:“此非段幹木之闾欤?段幹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聞段幹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幹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幹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财。
”其仆曰:“然則君何不相之?”於是君請相之,段幹木不肯受。
則君乃緻祿百萬,而時往館之。
於是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幹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幹木之隆。
”居無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谏秦君曰:“段幹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
魏文侯可謂善用兵矣。
嘗聞君子之用兵,莫見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謂也。
野人之用兵也,鼓聲則似雷,号呼則動地,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腸涉血,無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澤矣,而國之存亡、主之死生猶不可知也。
其離仁義亦遠矣! 譯文: 如今以火照蟬的人,要做的事隻在于弄亮火光、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