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紀第九

關燈
季秋 原文: 一曰: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虛中,旦柳中。

    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無射。

    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

    候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

    菊有黃華,豺則祭獸戮禽。

    天子居總章右個,乖戎路,駕白駱,載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申嚴号令,命百官貴賤無不務入,以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

    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

    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饬。

    是月也,霜始降,則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氣總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上丁,入學習吹。

    是月也,大飨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

    合諸侯,制百縣,為來歲受朔日,與諸侯所稅於民,輕重之法,貢職之數,以遠近土地所宜為度,以給郊廟之事,無有所私。

    是月也,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獀馬。

    命仆及七驺鹹駕,載旍旐輿,受車以級,整設于屏外;司徒搢撲,北向以誓之。

    天子乃厲服厲饬,執弓操矢以射。

    命主祠祭禽於四方。

    是月也,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蟄蟲鹹俯在穴,皆墐其戶。

    乃趣獄刑,無留有罪,收祿秩之不當者,共養之不宜者。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嘗稻,先薦寝廟。

    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窒;行冬令,則國多盜賊,邊境不甯,土地分裂;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民氣解堕,師旅必興。

     譯文: 季秋九月,太陽的位置在房宿。

    初昏時刻,虛宿出現在南方中天,拂曉時刻,柳宿出現在南方中天。

    這個月于天幹屬庚辛,它的主宰之帝是少皞,佐帝之神是蓐收,應時的動物是老虎一類的毛族,相配的聲音是商音,音律與無射相應。

    這個月的數字是九,味道是辣味,氣味是腥氣,要舉行的祭祀是門祭,祭祀時祭品以肝髒為尊。

    這個月,候鳥從北方飛來,栖息于屋宇的雀鳥鑽進大海變成了蛤蜊。

    秋菊開了黃花。

    豺把捕到的野獸四面擺開,象祭祀一樣,開始殺戮禽獸。

    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右側室,乘坐白色的兵車,車前駕着白色的馬,車上插着白色的繪有龍紋的旗幟。

    天子穿着白色的衣服,佩戴着白色的飾玉,吃的食物是麻籽和狗肉,用的器物銳利而深邃。

     這個月,要重申嚴明各種号令。

    命令百官貴賤人等無不從事收斂的工作。

    來應合天地收藏的時氣,不得有宜洩散出。

    命令太宰,在農作物全部收成之後,建立登記五谷的帳簿,把天子籍田中收獲的谷物藏入專門儲藏供祭祀上帝神祗所用谷物的谷倉,必須恭敬嚴正。

     這個月,霜開始降落,各種工匠不再制作器物。

    同時命令司徒說:“寒氣突然來到,百姓經受不起,讓他們都進屋準備過冬。

    ”這個月上旬的丁日,進入太學練習吹笙竽,演習禮樂。

     這個月,天子要遍祭五帝,并命誇主管官吏用犧牲祭祀群神。

    事畢,向天子禀告祭祀已經齊備。

    天子要聚會諸侯,百縣大夫,向他們頒授來年的朔日,以及諸侯向百姓收稅輕重的法規,諸侯向天子繳納貢賦的多少,抽稅輕重、納貢多少都以遠近和土地出産的情況為依據。

    這些東西供祭天祭祖之用,沒有屬于私有的。

     這個月,天子借打獵教練治兵之法,熟悉各種兵器,選擇良馬。

    命令田仆和管套車卸馬的吏役都來駕車,車上插着各種旗幟,參加田措的人按照等級授予車輛,并按次序整齊地擺在屏垣之外。

    司徒把教刑用具插在帶間,向北面告誡衆人。

    夭子穿着威武的戎裝,佩戴着刀劍等飾物,拿着弓箭來射措。

    命令主管祭祀的官吏用獵獲的鳥獸祭祀四方之神。

     這個月,草木黃落了,可以砍伐山柴燒制木炭。

    蟄伏的動物都藏伏在洞穴裡,封嚴它們的洞口。

    這個月,要督促訴訟斷案的事,不要留下有罪應判決的案件。

    收繳那些無功之人不應得的俸祿和官爵,以及那些不應得到國家供養的人所得到的供養之物。

     這個月,天子就着狗肉品嘗稻米,并首先進獻給祖廟。

     季秋實行應在夏天實行的政令,那麼,國家就會大水成災,收藏起來準備過冬的谷物菜蔬就會毀壞,百姓就會出現鼻塞窒息的疾病。

    如果實行應在冬天實行的政令,那麼,國家就會盜賊橫生,邊境就不能安甯,土地就會被侵削分割。

    如果實行應在春天實行的政令,那麼暖風就會來到,百姓就會懈怠,戰争就會興起。

     順民 原文: 二曰:先王先順民心,故功名成。

    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