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政治思想
關燈
小
中
大
(一)
中國思想,常見為渾淪一體。
極少割裂斬截,專向某一方面作鑽研。
因此,其所長常在整體之融通,其所短常在部門之分析。
故就中國思想史言,亦甚少有所謂政治思想之專家。
今欲讨論道家政治思想,則亦惟有從道家思想之全體系中探究而闡述之。
又所謂儒墨道法諸家之分派,嚴格言之,此亦惟在先秦,略可有之耳。
至于秦漢以下,此諸家思想,亦複相互融通,又成為渾淪之一新體,不再有嚴格之家派可分。
因此,研治中國思想史,分期論述,較之分家分派,當更為适合也。
故此篇所論道家政治思想,亦僅以先秦為限斷。
先秦道家,主要惟莊老兩家。
此兩人,可謂是中國道家思想之鼻祖,亦為中國道家思想所宗主。
後起道家著述,其思想體系,再不能越出莊老兩書之範圍,亦不能超過莊老兩書之境界。
然此兩書,其著作年代先後,實有問題。
據筆者意見,《莊子》内篇成書,實應在《老子》五千言之前。
至《莊子》外雜篇,則大體較《老子》為晚出。
莊子生卒年世,當與孟子略同時,而《老子》成書,則僅當稍前于荀子與韓非。
惟此等考訂,則并不涉本篇範圍。
而本篇此下之所論述,實亦可為餘所主張莊先老後作一旁證也。
(二) 先秦思想,當以儒墨兩家較為早起,故此兩家思想,大體有一共同相似之點,即其思想範圍,均尚偏注于人生界,而殊少探讨涉及宇宙界是也。
故孔子言天命,墨子言天志,亦皆就人生界推演說之。
此兩人之立論要旨,可謂是重人而不重天。
莊子晚出,承接此兩人之後,其思想範圍,乃始轉移重點,以宇宙界為主。
《莊子》書中論人生,乃全從其宇宙論引演。
故儒墨兩家,皆本于人事以言天,而莊周則本于天道而言人,此乃其思想态度上一大分别也。
然若更深一層言之,在莊周意中,實亦并無高出于人生界以上之所謂天之一境。
莊周特推擴人生而漫及于宇宙萬物,再統括此宇宙萬物,認為是渾通一體,而合言之曰天。
故就莊子思想言之,人亦在天之中,而同時天亦在人之中。
以之較儒墨兩家,若莊周始是把人的地位降低了,因其開始把人的地位與其他萬物拉平在一線上,作同等之觀察與衡量也。
然若從另一角度言,亦可謂至莊周而始把人的地位更提高了,因照莊周意,天即在人生界之中,更不在人生界之上也。
故就莊周思想體系言,固不見有人與物之高下判别,乃亦無天與人之高下劃分。
此因在莊周思想中,天不僅即在人生界中見,抑且普遍在宇宙一切物上見。
在宇宙一切物上,平鋪散漫地皆見天,而更無越出于此宇宙一切物以上之天之存在,此莊周思想之主要貢獻也。
就于上所分别,乃知莊周與儒墨兩家,在道字的觀念上,亦顯見有不同。
儒墨兩家,似乎都于人道之上又别認有天道。
而莊周之于道,則更擴大言之,認為宇宙一切物皆有道,人生界則僅是宇宙一切物中之一界,故人生界同亦有道,而必綜合此人生界之道,與夫其他宇宙一切物之道,乃始見莊周思想中之所謂之天道焉。
故儒墨兩家之所謂天道,若較莊周為高出,而莊周之所謂天道,雖若較儒墨兩家為降低,實亦較儒墨兩家為擴大也。
今若謂道者乃一切之标準,則莊周思想之于儒墨兩家,實乃以一種解放的姿态而出現。
因莊周把道的标準從人生立場中解放,而普遍歸之于宇宙一切物,如是則人生界不能脫離宇宙一切物而單獨建立一标準。
換言之,即所謂道者,乃并不專屬于人生界。
驟視之,若莊周把儒墨兩家所懸人生标準推翻蔑棄,而變成為無标準。
深求之,實是莊周把儒墨兩家所懸人生标準推廣擴大,而使其遍及于宇宙之一切物。
循此推演,宇宙一切物,皆可各自有其一标推,而人生亦在宇宙一切物之内,則人生界仍可有其人生應有之标準也。
故莊周論人生,決不謂人生不能有标準,彼乃把人生标準下侪于宇宙一切物之各項标準而平等同視之。
治莊周思想者,必明乎此,乃始可以把握莊周之所謂天,與其所謂道之真際也。
(三) 政治則僅是人生界中之一業,一現象,故論莊周之政治思想,亦當如我上舉,就其言天言道之改從低标準與大标準處着眼,乃始可以了解莊周論政治之精義。
此下試舉較淺顯者數例作證明。
莊周雲:民濕寝則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刍豢,麋鹿食薦,鸱鴉嗜鼠,蝍且甘帶,四者孰知正味?
此所舉寝處與飲食,如就人生标準言,自當為宮室與豢刍。
但莊周則偏不認此等标準為寝處飲食惟一的标準。
莊周則偏把人與泥鳅猿猴麋鹿鸱鴉蝍且,拉平在一條線上,同等類視,合一比論,遂乃有三者孰知正處,四者孰知正味之疑問。
然莊周之意,亦僅謂人生标準并非宇宙一切物之惟一标準而已。
在莊周固非蓄意要推翻宇宙一切物之寝處與飲食之各有其标準也。
宇宙一切物,既可各自有其寝處與飲食之标準,則人生界之自可有其人生之獨特的寝處飲食之标準,亦斷可知。
故在莊周意,隻求把此寝處飲食之标準放大普遍,平等散及于一切物,使之各得一标準。
至于宮室之居,固為人生界之正處,而陰濕的泥窪,乃及樹巅木杪,也同成為另一種正處。
刍豢稻粱,固可為人生界之正味,而青草小蛇與腐鼠,亦同樣可成為又一種正味。
在莊周,隻是把寝處與飲食的标準放寬了,而并非取消了。
此一層,則每易為治莊周思想者所誤解。
其實莊周言道,隻是放寬一切标準而平等擴大之,固非輕視一切标準而通體抹摋之也。
東郭于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蝼蟻。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若依儒墨兩家所揭舉之标準言,則所謂道者,不上屬天,即下屬人。
而莊周思想則不然。
莊周謂宇宙一切物處皆有道,故宇宙一切物,皆可各有其自身之标準。
因此生物之微如蝼蟻,如稊稗,甚至無生之物如瓦甓,乃至如屎溺,皆有道,即皆有其本身所自有之标準也。
因此,宇宙一切物,莫非天之所于見,即莫非道之所于在。
莊周乃如此般把道字的觀念放寬了,同時亦即把道的标準放低了。
但又當知者,既是蝼蟻稊稗瓦甓屎溺皆有道,豈有高至于人生界而轉反沒有道。
故莊周之論道,驟視之,若見為無标準,深察之,則并非無标準。
驟視之,若莊周乃一切以天為标準,深察之,則在莊周理論中,宇宙一切物,皆各有标準,而轉惟所謂天者,則獨成為無标準。
若使天而自有一标準,則宇宙一切物,不該再各自有标準。
若使宇宙一切物而各自沒有一标準,則試問所謂天之标準者,又是何物乎?如此推尋,則仍必落入儒墨兩家窠臼,即就此人生标準而推測尊奉之,使其為宇宙一切物之标準焉。
而莊周思想則實不然。
在莊周思想體系中,實惟天獨為無标準,而即以宇宙一切物之種種标準而混通合一,即視之為天之标準也。
換言之,在莊周思想體系中,乃平等地肯定了宇宙一切物,卻獨獨沒有于此宇宙一切物之外之上,另還肯定了一個天。
莊周書中之所謂天,其實乃通指此宇宙一切物而言。
于是此宇宙,在莊周思想中,乃有群龍無首之象。
此即謂在于此一切物之外,更無一個高高在上之天,以主宰統領此一切物。
于是宇宙一切物,遂各得解放,各有自由,各自平等。
故此宇宙一切物,乃各有其本身自有之标準,即各自有一道。
人生則下侪于宇宙一切物,人生亦自有人生所應有之标準,人生亦有道。
但此人生界之标準與道,亦僅是宇宙一切物之各自具有其标準與道之中之一種。
固不能如儒墨般,單獨由人生上通于天,認為惟
極少割裂斬截,專向某一方面作鑽研。
因此,其所長常在整體之融通,其所短常在部門之分析。
故就中國思想史言,亦甚少有所謂政治思想之專家。
今欲讨論道家政治思想,則亦惟有從道家思想之全體系中探究而闡述之。
又所謂儒墨道法諸家之分派,嚴格言之,此亦惟在先秦,略可有之耳。
至于秦漢以下,此諸家思想,亦複相互融通,又成為渾淪之一新體,不再有嚴格之家派可分。
因此,研治中國思想史,分期論述,較之分家分派,當更為适合也。
故此篇所論道家政治思想,亦僅以先秦為限斷。
先秦道家,主要惟莊老兩家。
此兩人,可謂是中國道家思想之鼻祖,亦為中國道家思想所宗主。
後起道家著述,其思想體系,再不能越出莊老兩書之範圍,亦不能超過莊老兩書之境界。
然此兩書,其著作年代先後,實有問題。
據筆者意見,《莊子》内篇成書,實應在《老子》五千言之前。
至《莊子》外雜篇,則大體較《老子》為晚出。
莊子生卒年世,當與孟子略同時,而《老子》成書,則僅當稍前于荀子與韓非。
惟此等考訂,則并不涉本篇範圍。
而本篇此下之所論述,實亦可為餘所主張莊先老後作一旁證也。
(二) 先秦思想,當以儒墨兩家較為早起,故此兩家思想,大體有一共同相似之點,即其思想範圍,均尚偏注于人生界,而殊少探讨涉及宇宙界是也。
故孔子言天命,墨子言天志,亦皆就人生界推演說之。
此兩人之立論要旨,可謂是重人而不重天。
莊子晚出,承接此兩人之後,其思想範圍,乃始轉移重點,以宇宙界為主。
《莊子》書中論人生,乃全從其宇宙論引演。
故儒墨兩家,皆本于人事以言天,而莊周則本于天道而言人,此乃其思想态度上一大分别也。
然若更深一層言之,在莊周意中,實亦并無高出于人生界以上之所謂天之一境。
莊周特推擴人生而漫及于宇宙萬物,再統括此宇宙萬物,認為是渾通一體,而合言之曰天。
故就莊子思想言之,人亦在天之中,而同時天亦在人之中。
以之較儒墨兩家,若莊周始是把人的地位降低了,因其開始把人的地位與其他萬物拉平在一線上,作同等之觀察與衡量也。
然若從另一角度言,亦可謂至莊周而始把人的地位更提高了,因照莊周意,天即在人生界之中,更不在人生界之上也。
故就莊周思想體系言,固不見有人與物之高下判别,乃亦無天與人之高下劃分。
此因在莊周思想中,天不僅即在人生界中見,抑且普遍在宇宙一切物上見。
在宇宙一切物上,平鋪散漫地皆見天,而更無越出于此宇宙一切物以上之天之存在,此莊周思想之主要貢獻也。
就于上所分别,乃知莊周與儒墨兩家,在道字的觀念上,亦顯見有不同。
儒墨兩家,似乎都于人道之上又别認有天道。
而莊周之于道,則更擴大言之,認為宇宙一切物皆有道,人生界則僅是宇宙一切物中之一界,故人生界同亦有道,而必綜合此人生界之道,與夫其他宇宙一切物之道,乃始見莊周思想中之所謂之天道焉。
故儒墨兩家之所謂天道,若較莊周為高出,而莊周之所謂天道,雖若較儒墨兩家為降低,實亦較儒墨兩家為擴大也。
今若謂道者乃一切之标準,則莊周思想之于儒墨兩家,實乃以一種解放的姿态而出現。
因莊周把道的标準從人生立場中解放,而普遍歸之于宇宙一切物,如是則人生界不能脫離宇宙一切物而單獨建立一标準。
換言之,即所謂道者,乃并不專屬于人生界。
驟視之,若莊周把儒墨兩家所懸人生标準推翻蔑棄,而變成為無标準。
深求之,實是莊周把儒墨兩家所懸人生标準推廣擴大,而使其遍及于宇宙之一切物。
循此推演,宇宙一切物,皆可各自有其一标推,而人生亦在宇宙一切物之内,則人生界仍可有其人生應有之标準也。
故莊周論人生,決不謂人生不能有标準,彼乃把人生标準下侪于宇宙一切物之各項标準而平等同視之。
治莊周思想者,必明乎此,乃始可以把握莊周之所謂天,與其所謂道之真際也。
(三) 政治則僅是人生界中之一業,一現象,故論莊周之政治思想,亦當如我上舉,就其言天言道之改從低标準與大标準處着眼,乃始可以了解莊周論政治之精義。
此下試舉較淺顯者數例作證明。
莊周雲:
但莊周則偏不認此等标準為寝處飲食惟一的标準。
莊周則偏把人與泥鳅猿猴麋鹿鸱鴉蝍且,拉平在一條線上,同等類視,合一比論,遂乃有三者孰知正處,四者孰知正味之疑問。
然莊周之意,亦僅謂人生标準并非宇宙一切物之惟一标準而已。
在莊周固非蓄意要推翻宇宙一切物之寝處與飲食之各有其标準也。
宇宙一切物,既可各自有其寝處與飲食之标準,則人生界之自可有其人生之獨特的寝處飲食之标準,亦斷可知。
故在莊周意,隻求把此寝處飲食之标準放大普遍,平等散及于一切物,使之各得一标準。
至于宮室之居,固為人生界之正處,而陰濕的泥窪,乃及樹巅木杪,也同成為另一種正處。
刍豢稻粱,固可為人生界之正味,而青草小蛇與腐鼠,亦同樣可成為又一種正味。
在莊周,隻是把寝處與飲食的标準放寬了,而并非取消了。
此一層,則每易為治莊周思想者所誤解。
其實莊周言道,隻是放寬一切标準而平等擴大之,固非輕視一切标準而通體抹摋之也。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蝼蟻。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若依儒墨兩家所揭舉之标準言,則所謂道者,不上屬天,即下屬人。
而莊周思想則不然。
莊周謂宇宙一切物處皆有道,故宇宙一切物,皆可各有其自身之标準。
因此生物之微如蝼蟻,如稊稗,甚至無生之物如瓦甓,乃至如屎溺,皆有道,即皆有其本身所自有之标準也。
因此,宇宙一切物,莫非天之所于見,即莫非道之所于在。
莊周乃如此般把道字的觀念放寬了,同時亦即把道的标準放低了。
但又當知者,既是蝼蟻稊稗瓦甓屎溺皆有道,豈有高至于人生界而轉反沒有道。
故莊周之論道,驟視之,若見為無标準,深察之,則并非無标準。
驟視之,若莊周乃一切以天為标準,深察之,則在莊周理論中,宇宙一切物,皆各有标準,而轉惟所謂天者,則獨成為無标準。
若使天而自有一标準,則宇宙一切物,不該再各自有标準。
若使宇宙一切物而各自沒有一标準,則試問所謂天之标準者,又是何物乎?如此推尋,則仍必落入儒墨兩家窠臼,即就此人生标準而推測尊奉之,使其為宇宙一切物之标準焉。
而莊周思想則實不然。
在莊周思想體系中,實惟天獨為無标準,而即以宇宙一切物之種種标準而混通合一,即視之為天之标準也。
換言之,在莊周思想體系中,乃平等地肯定了宇宙一切物,卻獨獨沒有于此宇宙一切物之外之上,另還肯定了一個天。
莊周書中之所謂天,其實乃通指此宇宙一切物而言。
于是此宇宙,在莊周思想中,乃有群龍無首之象。
此即謂在于此一切物之外,更無一個高高在上之天,以主宰統領此一切物。
于是宇宙一切物,遂各得解放,各有自由,各自平等。
故此宇宙一切物,乃各有其本身自有之标準,即各自有一道。
人生則下侪于宇宙一切物,人生亦自有人生所應有之标準,人生亦有道。
但此人生界之标準與道,亦僅是宇宙一切物之各自具有其标準與道之中之一種。
固不能如儒墨般,單獨由人生上通于天,認為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