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與不朽
關燈
小
中
大
家庭,這又如何說是我的呢?我的家庭還不是和你的家庭一般,正猶如我的皮鞋也和你的皮鞋一般,反正都在皮鞋鋪裡買來,并不由你我自己作主。
家庭組織乃至學校國家一切組織,也何嘗由我作主,由我設計的呢?他們還是先我而存在,超然獨立于我之外,并不與我同盡,外面早有了這一套,無端把我填進去。
所以說我是被穿上這雙皮鞋的,我是被生在這個家庭的,同樣,我是他的,他不是我的。
再說到内心精神生活,像我的愛好,我的信仰,我的思想等。
我喜歡音樂戲劇,我喜歡聽梅蘭芳的唱,其實這又何嘗是我的愛好呢?先有了梅蘭芳的唱之一種愛好,而把我裝進去,梅蘭芳的唱,也還如皮鞋鋪裡一雙鞋,并不由我的愛好而有,也并不會缺了我的愛好而便沒有。
我愛好杜工部詩,我信仰耶稣教,都是一般。
世上先有了對杜工部詩的愛好,先有了對耶稣教的信仰,而我被加進了。
豈止耶稣教不能說是我的信仰,而且也不好便說這是耶稣的信仰。
若你仔細分析耶稣的信仰,其實在耶稣之前已有了,在耶稣之後也仍有,耶稣也不能說那些隻是我的信仰。
任何一個人的思想,嚴格講來,不能說是“他的”思想。
那裡有一個人會獨自有他的“我的思想”的呢?因此嚴格地說,天地間絕沒有真正的“我的思想”,因此也就沒有“我的”,也便沒有“我”。
有人說,人生如演劇,這話也有幾分真理。
劇本是現成的,你隻袍笏登場,隻扮演那劇中一個角色。
扮演角色的人換了,那劇本還是照常上演。
當我生來此世,一切穿的吃的住的行的,家庭,國家,社會,藝術愛好,宗教信仰,哲理思維,如一本劇本般,先存在了,我隻挑了生旦醜淨中一個角色參加表演,待我退場了,換上另一個角色,那劇本依然在表演。
凡你當場所表演的,你哪能認真說是我呢?你當場的一切言語動作,歌哭悲懼,哪能認真說是我的呢?所以演劇的人生觀,卻比較接近于無我的人生觀。
但如何又說不朽呢?這一切已在上面說過,凡屬超我而存在,外于我而獨立,不與我而俱盡的,那都是不朽。
所以你若參加穿皮鞋,并沒有參加了不朽的人生,隻有參加做皮鞋的比較是不朽。
參加住屋,不如參加造屋。
參加聽戲,不如參加演戲,更不如參加編劇與作曲。
人生和演劇畢竟不同,因人生同時是劇員,而同時又是編劇者作曲人。
一方無我,一方卻是不朽。
一般人都相信,人死了,靈魂還存在,這是不朽。
中國古人卻說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凡屬德功言,都成為社群之共同的,超小我而獨立存在,有其客觀的發展。
我們也可說,這正是死者的靈魂,在這上面依附存在而表現了。
家庭組織乃至學校國家一切組織,也何嘗由我作主,由我設計的呢?他們還是先我而存在,超然獨立于我之外,并不與我同盡,外面早有了這一套,無端把我填進去。
所以說我是被穿上這雙皮鞋的,我是被生在這個家庭的,同樣,我是他的,他不是我的。
再說到内心精神生活,像我的愛好,我的信仰,我的思想等。
我喜歡音樂戲劇,我喜歡聽梅蘭芳的唱,其實這又何嘗是我的愛好呢?先有了梅蘭芳的唱之一種愛好,而把我裝進去,梅蘭芳的唱,也還如皮鞋鋪裡一雙鞋,并不由我的愛好而有,也并不會缺了我的愛好而便沒有。
我愛好杜工部詩,我信仰耶稣教,都是一般。
世上先有了對杜工部詩的愛好,先有了對耶稣教的信仰,而我被加進了。
豈止耶稣教不能說是我的信仰,而且也不好便說這是耶稣的信仰。
若你仔細分析耶稣的信仰,其實在耶稣之前已有了,在耶稣之後也仍有,耶稣也不能說那些隻是我的信仰。
任何一個人的思想,嚴格講來,不能說是“他的”思想。
那裡有一個人會獨自有他的“我的思想”的呢?因此嚴格地說,天地間絕沒有真正的“我的思想”,因此也就沒有“我的”,也便沒有“我”。
有人說,人生如演劇,這話也有幾分真理。
劇本是現成的,你隻袍笏登場,隻扮演那劇中一個角色。
扮演角色的人換了,那劇本還是照常上演。
當我生來此世,一切穿的吃的住的行的,家庭,國家,社會,藝術愛好,宗教信仰,哲理思維,如一本劇本般,先存在了,我隻挑了生旦醜淨中一個角色參加表演,待我退場了,換上另一個角色,那劇本依然在表演。
凡你當場所表演的,你哪能認真說是我呢?你當場的一切言語動作,歌哭悲懼,哪能認真說是我的呢?所以演劇的人生觀,卻比較接近于無我的人生觀。
但如何又說不朽呢?這一切已在上面說過,凡屬超我而存在,外于我而獨立,不與我而俱盡的,那都是不朽。
所以你若參加穿皮鞋,并沒有參加了不朽的人生,隻有參加做皮鞋的比較是不朽。
參加住屋,不如參加造屋。
參加聽戲,不如參加演戲,更不如參加編劇與作曲。
人生和演劇畢竟不同,因人生同時是劇員,而同時又是編劇者作曲人。
一方無我,一方卻是不朽。
一般人都相信,人死了,靈魂還存在,這是不朽。
中國古人卻說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凡屬德功言,都成為社群之共同的,超小我而獨立存在,有其客觀的發展。
我們也可說,這正是死者的靈魂,在這上面依附存在而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