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牲饋食禮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拜。
“屍”備答拜焉。
舉奠洗酌入,“屍”拜受,舉奠答拜(131)。
“屍”祭酒,啐酒,奠之。
舉奠出,複位(132)。
兄弟弟子洗酌于東方之尊,阼階前北面,舉觯于長兄弟,如主人酬賓儀(133)。
宗人告祭■,乃羞(134)。
賓坐取觯,阼階前北面,酬長兄弟;長兄弟在右。
賓奠觯拜,長兄弟答拜。
賓立卒觯,酌于其尊,東面立(135)。
長兄弟拜受觯;賓北面答拜,揖,複位(136)。
長兄弟西階前北面,衆賓長自左受旅,如初(137)。
長兄弟卒觯,酌于其尊,西面立(138)。
受旅者拜受;長兄弟北面答拜,揖,複位(139)。
衆賓及衆兄弟交錯以辯,皆如初儀(140)。
為加爵者作止爵,如長兄弟之儀(141)。
長兄弟酬賓,如賓酬兄弟之儀,以辯。
卒受者實觯于篚。
賓弟子及兄弟弟子洗,各酌于其尊,中庭北面,西上(142);舉觯于其長,奠觯,拜;長皆答拜(143)。
舉觯者祭,卒觯,拜;長皆答拜。
舉觯者洗,各酌于其尊,複初位;長皆拜。
舉觯者皆奠觯于薦右。
長皆執以興,舉觯者皆複位答拜(144)。
長皆奠觯于其所,皆揖其弟子,弟子皆複其位(145)。
爵皆無算(146)。
利洗散,獻于“屍”,酢,及祝,如初儀(147)。
降,實散于篚。
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148)。
祝東面告利成。
“屍”谡,祝前,主人降。
祝反,及主人入,複位(149)。
命佐食撤屍俎,俎出于廟門;撤庶羞,設于西序下(150)。
筵對席,佐食分簋铏(151)。
宗人遣舉奠及長兄弟盥,立于西階下,東面北上(152)。
祝命嘗食(153)。
馂者舉奠許諾,升,入,東面(154)。
長兄弟對之,皆坐。
佐食授舉,各一膚(155)。
主人西面再拜,祝曰:“馂,有以也(156)。
”兩馂奠舉于俎,許諾,皆答拜。
若是者三(157)。
皆取舉,祭食,祭舉;乃食,祭铏,食舉(158)。
卒食。
主人降洗爵,宰贊一爵。
主人升酌,■上馂,上馂拜受爵,主人答拜;■下馂,亦如之(159)。
主人拜,祝曰:“■,有與也(160)。
”如初儀(161)。
兩馂執爵拜,祭酒,卒爵,拜。
主人答拜。
兩馂皆降,實爵于篚。
上馂洗爵,升酌,酢主人;主人拜受爵。
上馂即位坐,答拜(162)。
主人坐祭,卒爵,拜。
上馂答拜,受爵,降,實于篚。
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
祝命徹阼俎、豆、笾,設于東序下(163)。
祝執其俎以出,東面于戶西(164)。
宗婦徹祝豆、笾,入于房,徹主婦薦俎。
佐食徹屍薦俎、敦,設于西北隅,幾在南,厞用筵,納一尊。
佐食阖牖戶,降。
祝先利成,降,出。
主人降,即位(165)。
宗人告事畢。
賓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166)。
佐食徹阼俎。
堂下俎畢出(167)。
[記]特牲饋食,其服皆朝服,玄冠、缁帶、缁■(168)。
唯“屍”、祝、佐食玄端,玄裳、黃裳、雜裳可也,皆爵■(169)。
設洗,南北以堂深,東西當東榮。
水在洗東。
篚在洗西,南順,實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
壺,棜禁,馔于東序,南順。
覆兩壺焉,蓋在南;明日卒奠,幂用絡;即位而徹之,加勺(170)。
笾,巾以绤也,纁裡;棗烝,栗擇。
铏芼,用苦,若薇,皆有滑;夏葵,冬荁(171)。
棘心匕,刻(172)。
牲爨在廟門外東南,魚臘爨在其南,皆西面;■爨在西壁(173)。
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實于牲鼎,載心立、舌縮俎(174)。
賓與長兄弟之薦,自東房,其馀在東堂(175)。
沃屍盥者一人,奉槃者東面,執■者西面,淳沃;執巾者在■北(176)。
宗人東面取巾,振之三,南面授“屍”;卒,執巾者受(177)。
“屍”入,主人及賓皆辟位;出亦如之(178)。
嗣舉奠,佐食設豆鹽(179)。
佐食當事,則戶外南面;無事,則中庭北面(180)。
凡祝呼,佐食許諾(181)。
宗人,獻與旅齒于衆賓(182)。
佐食,于旅齒于兄弟。
尊兩壺于房中西牖下,南上(183)。
内賓立于其北,東面南上(184)。
宗婦北堂東面,北上(185)。
主婦及内賓、宗婦亦旅,西面。
宗婦贊薦者,執以坐于戶外,授主婦(186)。
“屍”卒食,而祭■爨、雍爨(187)。
賓從“屍”,俎出廟門,乃反位(188)。
“屍”俎:右肩、臂、臑、肫、胳,正脊二骨,橫脊,長脅二骨,短脅(189)。
膚三,離肺一,刌肺三,魚十有五(190)。
臘如牲骨。
祝俎:髀、脡脊二骨,脅二骨(191)。
膚一,離肺一。
阼俎:臂,正脊二骨,橫脊,長脅二骨,短脅(192)。
膚一,離肺一。
主婦俎:觳折,其馀如阼俎(193)。
佐食俎:觳折,脊,脅。
膚一,離肺一。
賓,骼(194)。
長兄弟及宗人,折(195)。
其馀如佐食俎。
衆賓及衆兄弟、内賓、宗婦,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膚一,離肺一(196)。
公有司,門西北面東上,獻次衆賓(197)。
私臣,門東北面西上,獻次兄弟(198)。
升受,降飲(199)。
【注釋】 (1)特牲饋食之禮:士每年祭其祖祢之禮,于五禮中屬吉劄。
特牲,一豕。
(2)诹(ōu):聚謀也。
(3)冠端玄:即玄冠、玄端。
玄裳、黃裳、雜裳、黑屢,是為玄端。
古禮上士玄裳,中士黃裳,下士雜裳,玄為天色,黃為地色,天尊地卑,前陽後陰,故前玄後黃。
門:即廟門。
(4)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子姓,所祭者之子孫;兄弟,族親也;如主人之服,亦玄冠玄端也。
(5)有司群執事:有司,專職司祭者;群執事,臨時來助祭者。
如兄弟服:亦玄冠玄端。
(6)闑(ni8)西阈(yù)外:闑,古代門中央所豎短木:阈,門檻,門限。
(7)取筮:取蓍草占蔔。
(8)宰自主人之左贊命:宰,群吏之長;自,由也;贊命,傳命。
适其皇祖某子:謂往祭于其廟也。
适,往也。
(9)寫卦:将卦寫于方版上。
(10)長占:以年之長幼次第占蔔。
(11)若不吉,則筮遠日:遠日,自外之日,旬專就上旬言,旬之内為近日,旬之外為遠日。
喪事先筮遠日,吉事先筮近日。
(12)前期三日之朝:朝,早也;前期三日之朝,謂祭前三日之早。
求日:即擇日。
(13)某之某:前“某”為“屍”父之字,後“某”為“屍”之名。
(14)宿“屍”:宿,讀為“肅”,進也;宿屍,告屍祭日使其按時而來。
(15)出門左:在門外之東西面迎賓之位。
(16)避:避位也。
(17)如初:如宰贊命筮屍之辭。
某屍:亦稱“祖屍”或“祢屍”。
敢宿:敢請祝告之屍。
(18)緻命:傳命于“屍”。
(19)“屍”入,主人退:知入退同時也。
(20)如主人服:亦玄冠玄端也。
(21)某薦歲事:薦,進也;歲事,歲祭之事。
莅:臨也。
(22)某:賓名也。
(23)厥明夕:請賓之次日之夕,亦為祭前一日之夕。
(24)棜(yù)在其南:棜,長方形無足的木承盤,此處專指獸棜,有欄杆;其南,鼎南。
獸:指兔。
(25)牲在其西:牲,祭牲,指豕;其西,棜之西邊。
(26)禁(j@n):古時承酒尊的器具,形如方案。
(27)如初:如初筮位。
(28)視壺濯及豆笾:不言敦、铏,省文也。
告濯具:告,告之喪主及賓客;濯(huó),洗滌;具,備好。
(29)出:出廟門。
(30)充:猶肥也。
(31)雍正作豕:雍正,官名,為掌割烹者雍人之長;作豕,用策觸動豕而視其聲氣,以知疾否。
(32)獸:兔也。
備:通“具”,謂完整無殘缺。
(33)請期:請示祭祀時間,指宗人請示喪主。
曰“羹饪”:乃喪主所答宗人之問,意謂次日天明肉熟時行祭。
(34)告:亦宗人告之。
出:出外門也。
送:送于外門外也。
(35)夙興:祭日一早起來。
服如初:亦玄冠玄端。
東方:東塾稍南。
側殺:殺一祭豕。
(36)祀■(ch@)爨于西堂下,炊黍稷曰■;西堂下,堂之西下,南與坫齊。
(37)亨:煮也,此指煮豕、魚、獸(兔)。
(38)尊于戶東:尊,指“壺”,戶東,室戶之東。
(39)執事之俎:此時屍俎之外凡有十三俎,即喪主之俎、主婦之俎、祝之俎、佐食之俎、賓之俎、長兄弟之俎、宗人之俎、衆賓之俎、衆兄弟之俎、内賓之俎、宗婦之俎、公有司之俎、私臣之俎,旨以執事諺之。
二列:分為兩排,自北陳而南。
(40)兩敦:一盛黍,一盛稷。
萑(hu2n):細葦也。
(41)箪巾:箪巾貯巾。
門内之右:門東也。
(42)室中:指室中西南隅。
(43)主婦纚笄:主婦、主人之妻;纚,韬發;笄,安發,宵衣:宵通“绡”;宵衣,黑色缯衣,士妻之常服,以布為之。
(44)群執事:指公有司和私臣言。
(45)宗人告:告之喪主也。
(46)如初:與祝濯時位同。
(47)佐食北面立于中庭:在宗人之西。
(48)祝先入,入室也。
(49)及執事舉魚臘鼎:士魚用鲋,即“鲫”,臘用兔。
(50)宗人執畢先入:畢:桑木制成的叉子,長三尺,用以升牲于鼎而載于俎;先入,先鼎而入。
(51)右人:謂主人及二賓。
(52)錯俎:置俎于鼎西。
加匕:加匕于俎上。
乃朼:朼者右人也,右人用匕将牲體從鼎中升出,左人受而載于俎上。
(53)肵(q0)俎:敬“屍”之俎。
古代祭祀盛心、舌的祭器。
(54)卒載:謂三鼎之實盡載于俎。
加匕于鼎:畢亦加于鼎也。
(55)俎入:謂自東階入室而設于屍位之前。
俎指豕俎。
(56)臘特于俎北:謂獸俎在豕俎、魚俎之北。
(57)西上:謂黍在西,稷在東。
兩铏铏芼:前“■”字指盛羹之器,後“铏”字指肉羹;芼,菜也,此即菜羹。
(58)祝在左:在主人之左,為主人釋辭于神也。
(59)卒祝:此“祝”作緻辭解。
(60)延,進也。
入:入室,祝先于主人而後于“屍”,是其入室之序
“屍”備答拜焉。
舉奠洗酌入,“屍”拜受,舉奠答拜(131)。
“屍”祭酒,啐酒,奠之。
舉奠出,複位(132)。
兄弟弟子洗酌于東方之尊,阼階前北面,舉觯于長兄弟,如主人酬賓儀(133)。
宗人告祭■,乃羞(134)。
賓坐取觯,阼階前北面,酬長兄弟;長兄弟在右。
賓奠觯拜,長兄弟答拜。
賓立卒觯,酌于其尊,東面立(135)。
長兄弟拜受觯;賓北面答拜,揖,複位(136)。
長兄弟西階前北面,衆賓長自左受旅,如初(137)。
長兄弟卒觯,酌于其尊,西面立(138)。
受旅者拜受;長兄弟北面答拜,揖,複位(139)。
衆賓及衆兄弟交錯以辯,皆如初儀(140)。
為加爵者作止爵,如長兄弟之儀(141)。
長兄弟酬賓,如賓酬兄弟之儀,以辯。
卒受者實觯于篚。
賓弟子及兄弟弟子洗,各酌于其尊,中庭北面,西上(142);舉觯于其長,奠觯,拜;長皆答拜(143)。
舉觯者祭,卒觯,拜;長皆答拜。
舉觯者洗,各酌于其尊,複初位;長皆拜。
舉觯者皆奠觯于薦右。
長皆執以興,舉觯者皆複位答拜(144)。
長皆奠觯于其所,皆揖其弟子,弟子皆複其位(145)。
爵皆無算(146)。
利洗散,獻于“屍”,酢,及祝,如初儀(147)。
降,實散于篚。
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148)。
祝東面告利成。
“屍”谡,祝前,主人降。
祝反,及主人入,複位(149)。
命佐食撤屍俎,俎出于廟門;撤庶羞,設于西序下(150)。
筵對席,佐食分簋铏(151)。
宗人遣舉奠及長兄弟盥,立于西階下,東面北上(152)。
祝命嘗食(153)。
馂者舉奠許諾,升,入,東面(154)。
長兄弟對之,皆坐。
佐食授舉,各一膚(155)。
主人西面再拜,祝曰:“馂,有以也(156)。
”兩馂奠舉于俎,許諾,皆答拜。
若是者三(157)。
皆取舉,祭食,祭舉;乃食,祭铏,食舉(158)。
卒食。
主人降洗爵,宰贊一爵。
主人升酌,■上馂,上馂拜受爵,主人答拜;■下馂,亦如之(159)。
主人拜,祝曰:“■,有與也(160)。
”如初儀(161)。
兩馂執爵拜,祭酒,卒爵,拜。
主人答拜。
兩馂皆降,實爵于篚。
上馂洗爵,升酌,酢主人;主人拜受爵。
上馂即位坐,答拜(162)。
主人坐祭,卒爵,拜。
上馂答拜,受爵,降,實于篚。
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
祝命徹阼俎、豆、笾,設于東序下(163)。
祝執其俎以出,東面于戶西(164)。
宗婦徹祝豆、笾,入于房,徹主婦薦俎。
佐食徹屍薦俎、敦,設于西北隅,幾在南,厞用筵,納一尊。
佐食阖牖戶,降。
祝先利成,降,出。
主人降,即位(165)。
宗人告事畢。
賓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166)。
佐食徹阼俎。
堂下俎畢出(167)。
[記]特牲饋食,其服皆朝服,玄冠、缁帶、缁■(168)。
唯“屍”、祝、佐食玄端,玄裳、黃裳、雜裳可也,皆爵■(169)。
設洗,南北以堂深,東西當東榮。
水在洗東。
篚在洗西,南順,實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
壺,棜禁,馔于東序,南順。
覆兩壺焉,蓋在南;明日卒奠,幂用絡;即位而徹之,加勺(170)。
笾,巾以绤也,纁裡;棗烝,栗擇。
铏芼,用苦,若薇,皆有滑;夏葵,冬荁(171)。
棘心匕,刻(172)。
牲爨在廟門外東南,魚臘爨在其南,皆西面;■爨在西壁(173)。
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實于牲鼎,載心立、舌縮俎(174)。
賓與長兄弟之薦,自東房,其馀在東堂(175)。
沃屍盥者一人,奉槃者東面,執■者西面,淳沃;執巾者在■北(176)。
宗人東面取巾,振之三,南面授“屍”;卒,執巾者受(177)。
“屍”入,主人及賓皆辟位;出亦如之(178)。
嗣舉奠,佐食設豆鹽(179)。
佐食當事,則戶外南面;無事,則中庭北面(180)。
凡祝呼,佐食許諾(181)。
宗人,獻與旅齒于衆賓(182)。
佐食,于旅齒于兄弟。
尊兩壺于房中西牖下,南上(183)。
内賓立于其北,東面南上(184)。
宗婦北堂東面,北上(185)。
主婦及内賓、宗婦亦旅,西面。
宗婦贊薦者,執以坐于戶外,授主婦(186)。
“屍”卒食,而祭■爨、雍爨(187)。
賓從“屍”,俎出廟門,乃反位(188)。
“屍”俎:右肩、臂、臑、肫、胳,正脊二骨,橫脊,長脅二骨,短脅(189)。
膚三,離肺一,刌肺三,魚十有五(190)。
臘如牲骨。
祝俎:髀、脡脊二骨,脅二骨(191)。
膚一,離肺一。
阼俎:臂,正脊二骨,橫脊,長脅二骨,短脅(192)。
膚一,離肺一。
主婦俎:觳折,其馀如阼俎(193)。
佐食俎:觳折,脊,脅。
膚一,離肺一。
賓,骼(194)。
長兄弟及宗人,折(195)。
其馀如佐食俎。
衆賓及衆兄弟、内賓、宗婦,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膚一,離肺一(196)。
公有司,門西北面東上,獻次衆賓(197)。
私臣,門東北面西上,獻次兄弟(198)。
升受,降飲(199)。
【注釋】 (1)特牲饋食之禮:士每年祭其祖祢之禮,于五禮中屬吉劄。
特牲,一豕。
(2)诹(ōu):聚謀也。
(3)冠端玄:即玄冠、玄端。
玄裳、黃裳、雜裳、黑屢,是為玄端。
古禮上士玄裳,中士黃裳,下士雜裳,玄為天色,黃為地色,天尊地卑,前陽後陰,故前玄後黃。
門:即廟門。
(4)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子姓,所祭者之子孫;兄弟,族親也;如主人之服,亦玄冠玄端也。
(5)有司群執事:有司,專職司祭者;群執事,臨時來助祭者。
如兄弟服:亦玄冠玄端。
(6)闑(ni8)西阈(yù)外:闑,古代門中央所豎短木:阈,門檻,門限。
(7)取筮:取蓍草占蔔。
(8)宰自主人之左贊命:宰,群吏之長;自,由也;贊命,傳命。
适其皇祖某子:謂往祭于其廟也。
适,往也。
(9)寫卦:将卦寫于方版上。
(10)長占:以年之長幼次第占蔔。
(11)若不吉,則筮遠日:遠日,自外之日,旬專就上旬言,旬之内為近日,旬之外為遠日。
喪事先筮遠日,吉事先筮近日。
(12)前期三日之朝:朝,早也;前期三日之朝,謂祭前三日之早。
求日:即擇日。
(13)某之某:前“某”為“屍”父之字,後“某”為“屍”之名。
(14)宿“屍”:宿,讀為“肅”,進也;宿屍,告屍祭日使其按時而來。
(15)出門左:在門外之東西面迎賓之位。
(16)避:避位也。
(17)如初:如宰贊命筮屍之辭。
某屍:亦稱“祖屍”或“祢屍”。
敢宿:敢請祝告之屍。
(18)緻命:傳命于“屍”。
(19)“屍”入,主人退:知入退同時也。
(20)如主人服:亦玄冠玄端也。
(21)某薦歲事:薦,進也;歲事,歲祭之事。
莅:臨也。
(22)某:賓名也。
(23)厥明夕:請賓之次日之夕,亦為祭前一日之夕。
(24)棜(yù)在其南:棜,長方形無足的木承盤,此處專指獸棜,有欄杆;其南,鼎南。
獸:指兔。
(25)牲在其西:牲,祭牲,指豕;其西,棜之西邊。
(26)禁(j@n):古時承酒尊的器具,形如方案。
(27)如初:如初筮位。
(28)視壺濯及豆笾:不言敦、铏,省文也。
告濯具:告,告之喪主及賓客;濯(huó),洗滌;具,備好。
(29)出:出廟門。
(30)充:猶肥也。
(31)雍正作豕:雍正,官名,為掌割烹者雍人之長;作豕,用策觸動豕而視其聲氣,以知疾否。
(32)獸:兔也。
備:通“具”,謂完整無殘缺。
(33)請期:請示祭祀時間,指宗人請示喪主。
曰“羹饪”:乃喪主所答宗人之問,意謂次日天明肉熟時行祭。
(34)告:亦宗人告之。
出:出外門也。
送:送于外門外也。
(35)夙興:祭日一早起來。
服如初:亦玄冠玄端。
東方:東塾稍南。
側殺:殺一祭豕。
(36)祀■(ch@)爨于西堂下,炊黍稷曰■;西堂下,堂之西下,南與坫齊。
(37)亨:煮也,此指煮豕、魚、獸(兔)。
(38)尊于戶東:尊,指“壺”,戶東,室戶之東。
(39)執事之俎:此時屍俎之外凡有十三俎,即喪主之俎、主婦之俎、祝之俎、佐食之俎、賓之俎、長兄弟之俎、宗人之俎、衆賓之俎、衆兄弟之俎、内賓之俎、宗婦之俎、公有司之俎、私臣之俎,旨以執事諺之。
二列:分為兩排,自北陳而南。
(40)兩敦:一盛黍,一盛稷。
萑(hu2n):細葦也。
(41)箪巾:箪巾貯巾。
門内之右:門東也。
(42)室中:指室中西南隅。
(43)主婦纚笄:主婦、主人之妻;纚,韬發;笄,安發,宵衣:宵通“绡”;宵衣,黑色缯衣,士妻之常服,以布為之。
(44)群執事:指公有司和私臣言。
(45)宗人告:告之喪主也。
(46)如初:與祝濯時位同。
(47)佐食北面立于中庭:在宗人之西。
(48)祝先入,入室也。
(49)及執事舉魚臘鼎:士魚用鲋,即“鲫”,臘用兔。
(50)宗人執畢先入:畢:桑木制成的叉子,長三尺,用以升牲于鼎而載于俎;先入,先鼎而入。
(51)右人:謂主人及二賓。
(52)錯俎:置俎于鼎西。
加匕:加匕于俎上。
乃朼:朼者右人也,右人用匕将牲體從鼎中升出,左人受而載于俎上。
(53)肵(q0)俎:敬“屍”之俎。
古代祭祀盛心、舌的祭器。
(54)卒載:謂三鼎之實盡載于俎。
加匕于鼎:畢亦加于鼎也。
(55)俎入:謂自東階入室而設于屍位之前。
俎指豕俎。
(56)臘特于俎北:謂獸俎在豕俎、魚俎之北。
(57)西上:謂黍在西,稷在東。
兩铏铏芼:前“■”字指盛羹之器,後“铏”字指肉羹;芼,菜也,此即菜羹。
(58)祝在左:在主人之左,為主人釋辭于神也。
(59)卒祝:此“祝”作緻辭解。
(60)延,進也。
入:入室,祝先于主人而後于“屍”,是其入室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