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夕禮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題解】
本篇與前一篇《士喪禮》實為一篇,因簡冊繁重厘而為二,故曆來被視為《士喪禮》的下篇或續篇。
該篇取篇首二字為題,與“有司撤”同例,似不必有“禮”字,然舊本俱有,今一仍其舊。
既,已也。
《既夕禮》講述先葬二日已夕哭時與葬間一日之儀節。
這些儀節大緻包括:請期,啟殡;遷柩朝祖,載柩飾柩;國君遣使贈物助葬,賓客贈物助祭;宣讀禮單和陪葬品,出殡;下葬及葬後反哭于廟等。
《既夕禮》經文之後附有《記》,該《記》系《士喪禮》上下篇之“總記”,其中,自《記》首至“筮宅蔔日”補充說明《士喪禮》上篇之事,自“啟之昕”至《記》末補充說明下篇既夕後之事。
既夕哭,請啟期,告于賓(1)。
夙興,設盥于祖廟門外(2)。
陳鼎皆如殡,東方之馔亦如之(3)。
侇床馔于階間(4)。
二燭俟于殡門外(5)。
丈夫髽,散帶垂,即位如初(6)。
婦人不哭,主人拜賓,入,即位,袒(7)。
商祝免袒,執功布入,升自西階,盡階,不升堂(8)。
聲,三;啟,三;命哭(9)。
燭入,祝降,與夏祝交于階下(10)。
取銘置于重(11)。
踴無算(12)。
商祝拂柩用功布,■用夷衾。
遷于祖,用軸(13)。
重先,奠從,燭從,柩從,燭從,主人從,升自西階(14)。
奠俟于下,東面北上(15)。
主人從升。
婦人升,東面。
衆主人東即位(16)。
正柩于兩楹間,用夷床。
主人柩東,西面。
置重如初(17)。
席升設于柩西(18)。
奠設如初,巾之,升降自西階(19)。
主人踴無算,降,拜賓;即位,踴,襲(20)。
主婦及親者由足,西面(21)。
薦車,直東榮,北辀(22)。
質明,滅燭(23)。
徹者升自阼階,降自西階(24)。
乃奠如初,升降自西階(25)。
主人要節而踴(26)。
薦馬,纓三就,入門,北面;交辔,圉人夾牽之(27)。
禦者執策立于馬後(28)。
哭成踴,右還出(29)。
賓出,主人送于門外(30)。
有司請祖期(31)。
曰:“日側(32)。
”主人入,袒。
乃載(33)。
踴無算。
卒束,襲,降奠,當前束(34)。
商祝飾柩:一池,紐前■後缁,齊三采,無貝(35)。
設披(36)。
屬引(37)。
陳明器于乘車之西(38)。
折,橫覆之(39)。
抗木,橫三,縮二(40)。
加抗席三(41)。
加茵,用疏布,缁剪,有幅,亦縮二橫三(42)。
器:西南上,綪(43)。
茵。
苞二(44)。
筲三:黍,稷,麥(45)。
甕三:醯,醢,屑(46)。
幂用疏布。
甕二:醴,酒(47)。
幂用功布。
皆木桁,久之(48)。
用器:弓矢,耒耜,兩敦,兩杅,槃,■(49)。
■實于槃中,南流(50)。
無祭器。
有燕樂器可也(51)。
役器:甲,胄,幹,笮(52)。
燕器:杖,笠、翣(53)。
撤奠,巾席俟于西方(54)。
主人要節在而踴,袒(55)。
商祝禦柩,乃祖(56)。
踴,襲,少南,當前束(57)。
婦人降,即位于階間。
祖,還車不還器(58)。
祝取銘,置于茵(59)。
二人還重,左還(60)。
布席,乃奠如初(61)。
主人要節而踴。
薦馬如初。
賓出,主人送(62)。
有司請葬期,入,複位(63)。
公赗:玄纁束,馬兩(64)。
擯者出請,入告。
主人釋杖,迎于廟門外,不哭;先入門右,北面,及衆至人袒。
馬入設,賓奉币,由馬西,當前辂,北面緻命(65)。
主人哭,拜稽颡,成踴。
賓奠币于棧左服(66),出。
宰由主人之北,舉币以東(67)。
士受馬以出,主人送于外門外,拜,襲;入,複複位,杖(68)。
賓赗者,将命(69)。
擯者出請,入告,出告須(70)。
馬入設,賓奉币。
擯者先人,賓從緻命如初(71)。
主人拜于位,不踴(72)。
賓奠币如初,舉币、受馬如初(73)。
擯者出請。
若奠,入告,出以賓入,将命如初(74)。
士受羊如受馬,又請(75)。
若赙,入告(76)。
主人出門左,西面(77);賓東面将命;主人拜,賓坐委之(78);宰由主人之北,東面舉之,反位(79)。
若無器,則捂受之(80)。
又請,賓告事畢;拜送,入(81)。
贈者将命,擯者出請,納賓如初(82)。
賓奠币如初。
若就器,則坐奠于陳(83)。
凡将禮,必請而後拜送。
兄弟,赗奠可也。
所知,則赗而不奠(84)。
知死者贈,知生者赙(85)。
書赗于方,若九,若七,若五(86)。
書遣于策,乃代哭,如初(87)。
宵,為燎于門内之右(88)。
厥明,陳鼎五于門外,如初(89)。
其實:羊左胖,髀不升,腸五,胃五,離肺(90);豕亦如之,豚解,無腸胃(91);魚、臘、鮮獸,皆如初(92)。
東方之馔:四豆,脾析,蜱醢,葵菹,蠃醢(93);四笾,棗,糗,栗,脯(94);醴,酒。
陳器(95)。
滅燎,執燭,俠辂,北面(96)。
賓入者,拜之(97)。
徹者入,丈夫踴;設于西北,婦人踴(98)。
徹者東,鼎入,乃奠(99)。
豆南上綪;笾蠃醢南,北上綪(100)。
俎二以成,南上,不綪(101)。
特鮮獸,醴酒在笾西,北上(102)。
奠者出,主人要節而踴。
甸人抗重(103)。
出自道,道左倚之(104)。
薦馬,馬出自道,車各從其馬;駕于門外,西面而俟,南上(105)。
撤者入,踴如初(106)。
撤巾,苞牲,取下體(107)。
不以魚臘(108)。
行器,茵、苞,器序從,車從(109)。
撤者出,踴如初(110)。
主人之史請讀赗,執算從(111)。
柩東,當前束,西面。
不命毋哭,哭者相止也(112)。
唯主人主婦哭(113)。
燭在右,南面(114)。
讀書,釋算則坐(115)。
卒,命哭,滅燭;書與算執之,以逆出(116)。
公史自西方,東面,命毋哭,主人主婦皆不哭(117)。
讀遣,卒,命哭,滅燭,出(118)。
商祝執功布以禦柩(119)。
執披(120)。
主人袒。
乃行,踴無算(121)。
出宮,踴,襲(122)。
至于邦門,公使宰夫贈玄纁束;主人去杖,不哭,由左聽命;賓由右緻命(123)。
主人哭,拜稽颡。
賓升,實币于蓋,降(124)。
主人拜送,複位,杖,乃行(125)。
至于圹,陳器于道東西,北上(126)。
茵先入(127)。
屬引(128)。
主人袒。
衆主人西面,北上。
婦人東面,皆不哭,乃窆(129)。
主人哭踴無算,襲;贈用制币,玄纁束;拜稽颡,踴如初(130)。
卒,袒,拜賓,主婦亦拜賓;即位,拾踴三,襲(131)。
賓出,則拜送。
藏器于旁,加見(132)。
藏苞筲于旁(133)。
加折,卻之;加抗席,覆之;加抗木(134)。
實土三(135)。
主人拜鄉人,即位,踴,襲,如初。
乃反哭,入,升自西階,東面(136)。
衆主人堂下東面,北上。
婦人入,丈夫踴,升自阼階(137)。
主婦入于室,踴,出即位,及丈夫拾踴,三(138)。
賓吊者升自西階,曰:“如之何!”主人拜稽颡(139)。
賓降,出。
主人送于門外,拜稽颡;遂适殡宮,皆如啟位,拾踴三(140)。
兄弟出,主人拜送(141)。
衆主人出門,哭止,阖門。
主人揖衆主人,乃就次(142)。
猶朝夕哭,不奠(143)。
三虞(144)。
卒哭(145)。
明日,以其班袝(146)。
[記](147)士處适寝,寝東首于北墉下(148)。
有疾,疾者齋。
養者皆齋,撤琴瑟。
疾病,外内皆掃(149)。
撤亵衣,加新衣(150)。
禦者四人,皆坐持體(151)。
男女改服,屬纩,以俟絕氣(152)。
男子不絕于婦人之手,婦人不絕于男子之手(153)。
乃行禱于五祀(154)。
乃卒(155)。
主人啼,兄弟哭(156)。
設床第,當牖;衽,下莞上簟,設枕。
遷屍(157)。
複者朝服,左執領,右執要,招而左(158)。
楔,貌如轭,上兩末(159)。
綴足用燕幾,校在南,禦者坐持之(160)。
即床而奠,當腢,用吉器(161)。
若醴,若酒,無巾柶。
赴曰:“君之臣某死(162)。
”赴母、妻、長子,則曰:“君之臣某之某死(163)。
” 室中,唯主人、主婦坐。
兄弟有命夫命婦在焉,亦坐(164)。
屍在室,有君命,衆主人不出(165)。
禭者委衣于床,不坐(166)。
其禭于室,戶西北面緻命。
夏祝淅未,差盛之(167)。
禦者四人,抗衾而浴,襢弟(168)。
其母之喪,則内禦者浴,鬠無笄(169)。
設明衣,婦人則設中帶(170)。
卒洗,貝反于笲,實貝,柱右贖左贖(171)。
夏祝徹馀飯。
瑱塞耳。
掘坎,南順;廣尺,輪二尺,深三尺;南其壤(172)。
垼,用塊,明衣裳,用幕布,袂屬幅,長下膝(173)。
有前後裳,不辟,長及觳(174)。
縓綼緆(175)。
缁純(176)。
設握,裡親膚,系鈎中指,結于掔(177)。
甸人築坅坎(178)。
隸人湼廁(179)。
既襲,宵,為燎于中庭。
厥明,滅燎,陳衣(180)。
凡絞紟用布,倫如朝服(181)。
設棜于東堂下,南順,齊于坫(182)。
馔于其上:兩■醴、酒,酒在南;篚在東,南順,實角觯四,木柶二,素勺二;豆在■北,二以并;笾亦如之(183)。
凡笾豆,實具設,皆巾之。
觯,俟時而酌,柶覆加之,面枋;及錯,建之(184)。
小殓,辟奠不出室(185)。
無踴節。
既馮屍。
主人袒,髻發,絞帶;衆主人布帶(186)。
大殓于阼,大夫升自西階,階東,北面東上。
既馮屍,大夫逆降,複位。
巾奠,執燭者滅燭出,降自阼階,由主人之北,東。
既殡,主人說髦(187)。
三日絞垂(188)。
冠六升,外■,纓條屬,厭(189)。
衰三升。
屦外納(190)。
杖下本,竹桐一也。
居倚廬,寝苫,枕塊。
不說绖帶。
哭晝夜無時(191)。
非喪事不言。
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192)。
不食菜果。
主人乘惡車:白狗幦,蒲蔽;禦以蒲菆;犬服,木錧,約綏,約辔,木镳;馬不齊髦(193)。
主婦之車亦如之,疏布裧(190)。
貳車:白狗攝服,其他皆如乘車(195)。
朔月,童子執帚,卻之,左手奉之,從撤者而入(196)。
比奠,舉席;掃室,聚諸窔;布席如初(197)。
卒奠,掃者執帚,垂末内鬣,從執燭者而東(198)。
燕養:饋羞、湯沐之馔,如他日(199)。
朔月若薦新,則不饋于下室(200)。
筮宅,冢人物土(201)。
蔔日吉,告從于主婦;主婦哭,婦人皆哭;主婦升堂,哭者皆止(202)。
啟之昕,外内不哭(203)。
夷床,輁軸,馔于西階東。
其二廟,則馔于祢廟,如小殓奠,乃啟(204)。
朝于祢
該篇取篇首二字為題,與“有司撤”同例,似不必有“禮”字,然舊本俱有,今一仍其舊。
既,已也。
《既夕禮》講述先葬二日已夕哭時與葬間一日之儀節。
這些儀節大緻包括:請期,啟殡;遷柩朝祖,載柩飾柩;國君遣使贈物助葬,賓客贈物助祭;宣讀禮單和陪葬品,出殡;下葬及葬後反哭于廟等。
《既夕禮》經文之後附有《記》,該《記》系《士喪禮》上下篇之“總記”,其中,自《記》首至“筮宅蔔日”補充說明《士喪禮》上篇之事,自“啟之昕”至《記》末補充說明下篇既夕後之事。
既夕哭,請啟期,告于賓(1)。
夙興,設盥于祖廟門外(2)。
陳鼎皆如殡,東方之馔亦如之(3)。
侇床馔于階間(4)。
二燭俟于殡門外(5)。
丈夫髽,散帶垂,即位如初(6)。
婦人不哭,主人拜賓,入,即位,袒(7)。
商祝免袒,執功布入,升自西階,盡階,不升堂(8)。
聲,三;啟,三;命哭(9)。
燭入,祝降,與夏祝交于階下(10)。
取銘置于重(11)。
踴無算(12)。
商祝拂柩用功布,■用夷衾。
遷于祖,用軸(13)。
重先,奠從,燭從,柩從,燭從,主人從,升自西階(14)。
奠俟于下,東面北上(15)。
主人從升。
婦人升,東面。
衆主人東即位(16)。
正柩于兩楹間,用夷床。
主人柩東,西面。
置重如初(17)。
席升設于柩西(18)。
奠設如初,巾之,升降自西階(19)。
主人踴無算,降,拜賓;即位,踴,襲(20)。
主婦及親者由足,西面(21)。
薦車,直東榮,北辀(22)。
質明,滅燭(23)。
徹者升自阼階,降自西階(24)。
乃奠如初,升降自西階(25)。
主人要節而踴(26)。
薦馬,纓三就,入門,北面;交辔,圉人夾牽之(27)。
禦者執策立于馬後(28)。
哭成踴,右還出(29)。
賓出,主人送于門外(30)。
有司請祖期(31)。
曰:“日側(32)。
”主人入,袒。
乃載(33)。
踴無算。
卒束,襲,降奠,當前束(34)。
商祝飾柩:一池,紐前■後缁,齊三采,無貝(35)。
設披(36)。
屬引(37)。
陳明器于乘車之西(38)。
折,橫覆之(39)。
抗木,橫三,縮二(40)。
加抗席三(41)。
加茵,用疏布,缁剪,有幅,亦縮二橫三(42)。
器:西南上,綪(43)。
茵。
苞二(44)。
筲三:黍,稷,麥(45)。
甕三:醯,醢,屑(46)。
幂用疏布。
甕二:醴,酒(47)。
幂用功布。
皆木桁,久之(48)。
用器:弓矢,耒耜,兩敦,兩杅,槃,■(49)。
■實于槃中,南流(50)。
無祭器。
有燕樂器可也(51)。
役器:甲,胄,幹,笮(52)。
燕器:杖,笠、翣(53)。
撤奠,巾席俟于西方(54)。
主人要節在而踴,袒(55)。
商祝禦柩,乃祖(56)。
踴,襲,少南,當前束(57)。
婦人降,即位于階間。
祖,還車不還器(58)。
祝取銘,置于茵(59)。
二人還重,左還(60)。
布席,乃奠如初(61)。
主人要節而踴。
薦馬如初。
賓出,主人送(62)。
有司請葬期,入,複位(63)。
公赗:玄纁束,馬兩(64)。
擯者出請,入告。
主人釋杖,迎于廟門外,不哭;先入門右,北面,及衆至人袒。
馬入設,賓奉币,由馬西,當前辂,北面緻命(65)。
主人哭,拜稽颡,成踴。
賓奠币于棧左服(66),出。
宰由主人之北,舉币以東(67)。
士受馬以出,主人送于外門外,拜,襲;入,複複位,杖(68)。
賓赗者,将命(69)。
擯者出請,入告,出告須(70)。
馬入設,賓奉币。
擯者先人,賓從緻命如初(71)。
主人拜于位,不踴(72)。
賓奠币如初,舉币、受馬如初(73)。
擯者出請。
若奠,入告,出以賓入,将命如初(74)。
士受羊如受馬,又請(75)。
若赙,入告(76)。
主人出門左,西面(77);賓東面将命;主人拜,賓坐委之(78);宰由主人之北,東面舉之,反位(79)。
若無器,則捂受之(80)。
又請,賓告事畢;拜送,入(81)。
贈者将命,擯者出請,納賓如初(82)。
賓奠币如初。
若就器,則坐奠于陳(83)。
凡将禮,必請而後拜送。
兄弟,赗奠可也。
所知,則赗而不奠(84)。
知死者贈,知生者赙(85)。
書赗于方,若九,若七,若五(86)。
書遣于策,乃代哭,如初(87)。
宵,為燎于門内之右(88)。
厥明,陳鼎五于門外,如初(89)。
其實:羊左胖,髀不升,腸五,胃五,離肺(90);豕亦如之,豚解,無腸胃(91);魚、臘、鮮獸,皆如初(92)。
東方之馔:四豆,脾析,蜱醢,葵菹,蠃醢(93);四笾,棗,糗,栗,脯(94);醴,酒。
陳器(95)。
滅燎,執燭,俠辂,北面(96)。
賓入者,拜之(97)。
徹者入,丈夫踴;設于西北,婦人踴(98)。
徹者東,鼎入,乃奠(99)。
豆南上綪;笾蠃醢南,北上綪(100)。
俎二以成,南上,不綪(101)。
特鮮獸,醴酒在笾西,北上(102)。
奠者出,主人要節而踴。
甸人抗重(103)。
出自道,道左倚之(104)。
薦馬,馬出自道,車各從其馬;駕于門外,西面而俟,南上(105)。
撤者入,踴如初(106)。
撤巾,苞牲,取下體(107)。
不以魚臘(108)。
行器,茵、苞,器序從,車從(109)。
撤者出,踴如初(110)。
主人之史請讀赗,執算從(111)。
柩東,當前束,西面。
不命毋哭,哭者相止也(112)。
唯主人主婦哭(113)。
燭在右,南面(114)。
讀書,釋算則坐(115)。
卒,命哭,滅燭;書與算執之,以逆出(116)。
公史自西方,東面,命毋哭,主人主婦皆不哭(117)。
讀遣,卒,命哭,滅燭,出(118)。
商祝執功布以禦柩(119)。
執披(120)。
主人袒。
乃行,踴無算(121)。
出宮,踴,襲(122)。
至于邦門,公使宰夫贈玄纁束;主人去杖,不哭,由左聽命;賓由右緻命(123)。
主人哭,拜稽颡。
賓升,實币于蓋,降(124)。
主人拜送,複位,杖,乃行(125)。
至于圹,陳器于道東西,北上(126)。
茵先入(127)。
屬引(128)。
主人袒。
衆主人西面,北上。
婦人東面,皆不哭,乃窆(129)。
主人哭踴無算,襲;贈用制币,玄纁束;拜稽颡,踴如初(130)。
卒,袒,拜賓,主婦亦拜賓;即位,拾踴三,襲(131)。
賓出,則拜送。
藏器于旁,加見(132)。
藏苞筲于旁(133)。
加折,卻之;加抗席,覆之;加抗木(134)。
實土三(135)。
主人拜鄉人,即位,踴,襲,如初。
乃反哭,入,升自西階,東面(136)。
衆主人堂下東面,北上。
婦人入,丈夫踴,升自阼階(137)。
主婦入于室,踴,出即位,及丈夫拾踴,三(138)。
賓吊者升自西階,曰:“如之何!”主人拜稽颡(139)。
賓降,出。
主人送于門外,拜稽颡;遂适殡宮,皆如啟位,拾踴三(140)。
兄弟出,主人拜送(141)。
衆主人出門,哭止,阖門。
主人揖衆主人,乃就次(142)。
猶朝夕哭,不奠(143)。
三虞(144)。
卒哭(145)。
明日,以其班袝(146)。
[記](147)士處适寝,寝東首于北墉下(148)。
有疾,疾者齋。
養者皆齋,撤琴瑟。
疾病,外内皆掃(149)。
撤亵衣,加新衣(150)。
禦者四人,皆坐持體(151)。
男女改服,屬纩,以俟絕氣(152)。
男子不絕于婦人之手,婦人不絕于男子之手(153)。
乃行禱于五祀(154)。
乃卒(155)。
主人啼,兄弟哭(156)。
設床第,當牖;衽,下莞上簟,設枕。
遷屍(157)。
複者朝服,左執領,右執要,招而左(158)。
楔,貌如轭,上兩末(159)。
綴足用燕幾,校在南,禦者坐持之(160)。
即床而奠,當腢,用吉器(161)。
若醴,若酒,無巾柶。
赴曰:“君之臣某死(162)。
”赴母、妻、長子,則曰:“君之臣某之某死(163)。
” 室中,唯主人、主婦坐。
兄弟有命夫命婦在焉,亦坐(164)。
屍在室,有君命,衆主人不出(165)。
禭者委衣于床,不坐(166)。
其禭于室,戶西北面緻命。
夏祝淅未,差盛之(167)。
禦者四人,抗衾而浴,襢弟(168)。
其母之喪,則内禦者浴,鬠無笄(169)。
設明衣,婦人則設中帶(170)。
卒洗,貝反于笲,實貝,柱右贖左贖(171)。
夏祝徹馀飯。
瑱塞耳。
掘坎,南順;廣尺,輪二尺,深三尺;南其壤(172)。
垼,用塊,明衣裳,用幕布,袂屬幅,長下膝(173)。
有前後裳,不辟,長及觳(174)。
縓綼緆(175)。
缁純(176)。
設握,裡親膚,系鈎中指,結于掔(177)。
甸人築坅坎(178)。
隸人湼廁(179)。
既襲,宵,為燎于中庭。
厥明,滅燎,陳衣(180)。
凡絞紟用布,倫如朝服(181)。
設棜于東堂下,南順,齊于坫(182)。
馔于其上:兩■醴、酒,酒在南;篚在東,南順,實角觯四,木柶二,素勺二;豆在■北,二以并;笾亦如之(183)。
凡笾豆,實具設,皆巾之。
觯,俟時而酌,柶覆加之,面枋;及錯,建之(184)。
小殓,辟奠不出室(185)。
無踴節。
既馮屍。
主人袒,髻發,絞帶;衆主人布帶(186)。
大殓于阼,大夫升自西階,階東,北面東上。
既馮屍,大夫逆降,複位。
巾奠,執燭者滅燭出,降自阼階,由主人之北,東。
既殡,主人說髦(187)。
三日絞垂(188)。
冠六升,外■,纓條屬,厭(189)。
衰三升。
屦外納(190)。
杖下本,竹桐一也。
居倚廬,寝苫,枕塊。
不說绖帶。
哭晝夜無時(191)。
非喪事不言。
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192)。
不食菜果。
主人乘惡車:白狗幦,蒲蔽;禦以蒲菆;犬服,木錧,約綏,約辔,木镳;馬不齊髦(193)。
主婦之車亦如之,疏布裧(190)。
貳車:白狗攝服,其他皆如乘車(195)。
朔月,童子執帚,卻之,左手奉之,從撤者而入(196)。
比奠,舉席;掃室,聚諸窔;布席如初(197)。
卒奠,掃者執帚,垂末内鬣,從執燭者而東(198)。
燕養:饋羞、湯沐之馔,如他日(199)。
朔月若薦新,則不饋于下室(200)。
筮宅,冢人物土(201)。
蔔日吉,告從于主婦;主婦哭,婦人皆哭;主婦升堂,哭者皆止(202)。
啟之昕,外内不哭(203)。
夷床,輁軸,馔于西階東。
其二廟,則馔于祢廟,如小殓奠,乃啟(204)。
朝于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