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喪禮第十二

關燈
【題解】 《儀禮》書中講述喪禮的共有四篇,即《喪服禮》、《士喪禮》、《既夕禮》和《士虞禮》。

    其中,《既夕禮》與《士喪禮》本為一篇,因簡冊繁重分而為二,故通常視《既夕禮》為《士喪禮》的下篇。

     《士喪禮》紹述士喪父母自始死至殡之禮。

    古者士之子恒為士,士之父亦為士。

    《士喪禮》專言士階層之喪禮,并不普遍适用于其他階層,故以“士”名篇。

    該篇詳細講述了治喪的具體過程和儀式,這一過程大緻由以下一些環節構成:為死者招魂,覆蓋衣被,楔齒綴足;君使人吊唁、贈衣,死者親屬、僚友吊唁、贈衣;為死者建銘,沐浴,着裝,飯含,設重:小殓,大殓;朝夕哭;蔔筮葬居和葬日等等。

    士喪禮于五禮中屬兇禮。

     古代儒家講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故《士喪禮》亦被看作是《儀禮》中較為重要的一篇。

    不過它所講述的繁文褥節自孔子之後即未能得到實際的推行,所謂“廢而不講”是也。

    當然它所蘊涵的“重死”的文化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今天,我們研究傳統文化顯然不能避開對古代禮制包括士喪禮制的分析和探讨。

     士喪禮:死于适室,■用殓衾(1)。

    複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扱領于帶(2);升自前東榮、中屋,北面招以衣,曰:“臯——某複!”三(3)。

    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階,以衣屍(4)。

    複者降自後西榮(5)。

     楔齒用角柶,綴足用燕幾(6),奠脯醢、醴酒。

    升自阼階,奠于屍東(7)。

    帷堂(8)。

     乃赴于君(9)。

    主人西階東南面,命赴者拜送。

    有賓則拜之(10)。

     入,坐于床東(11)。

    衆主人在其後,西面(12)。

    婦人俠床,東面(13)。

     親者在室(14)。

    衆婦人戶外,北面。

    衆兄弟堂下,北面(15)。

     君使人吊,撤帷(16)。

    主人迎于寝門外,見賓不哭;先入門右,北面(17)。

    吊者入,升自西階,東面。

    主人進中庭,吊者緻命。

    主人哭拜,稽颡成踴(18)。

    賓出,主人拜送于外門外。

     君使人襚(19),撤帷。

    主人如初。

    禭者左執領,右執要,八升緻命(20)。

    主人拜如初。

    禭者入衣屍,出(21),主人拜送如初。

    唯君命出,升降自西階(22)。

    遂拜賓,有大夫則特拜之。

    即位于西階下,東面不踴。

    大夫雖不辭,入也。

    (23)親者禭,不将命,以即陳(24)。

    庶兄弟禭,使人以将命于室(25)。

     主人拜于位,委衣于屍東床上。

    朋友禭,親以進。

    主人拜,委衣如初,退哭不踴(26)。

    撤衣者,執衣如禭,以适房(27)。

     為銘,各以其物(28)。

    亡,則以缁長半幅,■末長終幅,廣三寸(29)。

     書銘于末,曰:“某氏某之柩。

    ”竹杠長三尺,置于宇西階上(30)。

     甸人掘坎于階間,少西(31);為垼于西牆下,東鄉(32)。

    新盆,盤,瓶,廢敦,重鬲,皆濯造于西階下(33)。

     陳襲事于房中,西領南上不綪(34)。

    明衣裳用布(35)。

    鬠笄用桑,長四寸,紌中(36)。

    布巾環幅不鑿(37)。

    掩,練帛,廣終幅,長五尺,析其末(38)。

    瑱,用白纩(39)。

    幎目,用缁,方尺二寸,■裡;著,組系(40)。

    握手,用玄,纁裡;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著,組系(41)。

    決,用正,王棘若■棘,組系,纩極二(42)。

    冒,缁質,長與手齊;■殺,掩足(43)。

    爵弁服:純衣(44),皮弁服(45),褖衣(46)。

    缁帶(47)。

    韎■(48)。

    竹笏(49)。

    夏葛屦,冬白屢,皆繶缁絇純,組綦系于踵(50)。

    庶禭繼陳,不用(51)。

     貝三,實于笲(52)。

    稻米一豆,實于筐(53)。

    沐巾一,浴巾二,皆用绤,于笲(54)。

    栉,于箪(55)。

    浴衣,于箧(56)。

    皆馔于西序下,南上(57)。

     管人汲,不說繘,屈之(58)。

    祝淅米于堂,南面,用盆(59)。

    管人盡階,不升堂;受潘,煮于垼,用重鬲(60)。

    祝盛米于敦,奠于貝北(61)。

    士有冰,用夷槃可也(62)。

    外禦受沐入(63)。

    主人皆出,戶外北面。

    乃沐,栉,挋用巾,浴用巾,挋用浴衣(64)。

    渜濯棄于坎(65)。

    蚤揃如他日(66)。

    鬠用組,乃笄,設明衣裳(67)。

    主人入,即位。

     商祝襲祭服,祿衣次(68)。

    主人出,南面,左袒,扱諸面之右(69);盥于盆上,洗貝,執以入(70)。

    宰洗柶,建于米,執以從(71)。

    商祝執巾從入,當牖北面,撤枕設巾,撤楔受貝,奠于屍西(72)。

    主人由足西,床上坐。

    東面(73)。

    祝又受米,奠于貝北。

    宰從立于床西,在右(74)。

     主人左扱米,實于右,三;實一貝(75)。

    左、中亦如之(76)。

    又實米,唯盈(77)。

    主人襲,反位(78)。

     商祝掩瑱,設幎目(79);乃屢綦結于跗,連絇(80)。

    乃襲三稱,明衣不在算(81)。

    設■帶、搢笏(82)。

    設決,麗于■,自飯持之(83);設握,乃連■(84)。

    設冒,櫜之,■用衾(85)。

    巾,柶、鬊、蚤埋于坎(86)。

    重木,刊鑿之(87)。

    甸人置重于中庭,三分庭一,在南(88)。

    夏祝鬻馀飯,用二鬲于西牆下(89)。

    幂用疏布,久之系用靲,縣于重(90);幂用葦席,北面左衽,帶用靲,賀之,結于後(91)。

    祝取銘置于重(92)。

    厥明,陳衣于房,南領,西上,綪(93);絞橫三縮一,廣終幅,析其末(94)。

    缁衾,赪裡,無紞(95)。

    祭服次,散衣次,凡十有九稱,陳衣繼之,不必盡用(96)。

     馔于東堂下,脯醢醴酒(97)。

    幂奠用功布,實于箪,在馔東(98)。

     設盆盥于馔東,有巾。

     苴绖大鬲,下本在左;要绖小焉(99),散帶重,長三尺(100)。

    牡麻绖,右本在上,亦散帶垂(101)。

    皆馔于東方。

    婦人之帶牡麻,結本在房(102)。

     床笫夷衾,馔于西坫南(103)。

    西方盥,如東方(104)。

     陳一鼎于寝門外,當東塾,少南,西面(105)。

    其實特豚,四鬄,去蹄,兩胉,脊、肺(106)。

    設扃鼏,鼏西末(107)。

    素俎在鼎西,西順;覆匕,東柄(108)。

     士盥,二人以并東面,立于西階下(109)。

    布席于戶内,下莞上簟(110)。

    商祝布絞衾、散衣、祭服。

    祭服不倒,美者在中(111)。

    士舉遷屍,反位(112)。

    設床第于兩楹之間,衽如初,有枕(113)。

    卒殓,徹帷,主人西面馮屍,踴無算;主婦東面,馮亦如之(114)。

    主人髻發袒,衆主人免于房(115)。

    婦人髽于室(116)。

    士舉,男女奉屍,侇于堂,■用夷衾(117)。

    男女如室位,踴無算(118)。

    主人出于足,降自西階(119)。

    衆主人東即位。

    婦人阼階上西面。

    主人拜賓,大夫特拜,士旅之;即位踴,襲绖于序東,複位(120)。

     乃奠(121)。

    舉者盥(122)。

    右執匕,卻之;左執俎,橫攝之;入,阼階前西面錯,錯俎北面(123)。

    右人左執匕,抽扃予左手,兼執之,取鼏,委于鼎北,加扃,不坐(124)。

    乃朼,載(125)。

    載兩髀于兩端,兩肩亞,兩胉亞,脊、肺在于中,皆覆(126)。

    進柢,執而俟(127)。

    夏祝及執事盥,執醴先,酒、脯、醢、俎從,升自阼階(128)。

    丈夫踴,甸人徹鼎,巾待于阼階下(129)。

    奠于屍東,執醴酒,北面西上。

    豆錯,俎錯于豆東。

    立于俎北,西上。

    醴酒錯于豆南。

    祝受巾,巾之,由足降自西階(130)。

    婦人踴,奠者由重南東(131)。

    丈夫踴。

    賓出,主人拜送于門外。

     乃代哭,不以官(132)。

     有禭者,則将命(133)。

    擯者出請入告,主人待于位(134)。

    擯者出告須,以賓入(135)。

    賓入中庭,北面緻命。

    主人拜稽颡。

    賓升自西階,出于足,西面委衣,如于室禮,降,出(135)。

    主人出拜送。

    朋友親禭,如初儀,西階東北面哭,踴三,降;主人不踴。

    禭者以褶,則必有裳,執衣如初(137)。

    撤衣者亦如之。

    升降自西階以東(138)。

     宵,為燎于中庭(139)。

     厥明,滅燎。

    陳衣于房,南領,西上,綪。

    絞,紟,衾二(140)。

    君禭,祭服,散衣,庶禭,凡三十稱,紟不在算(141)。

    不必盡用。

    東方之馔:兩瓦■,其實醴酒,角觯,木柶(142);毼豆兩,其實葵菹芋、蠃醢(143);兩笾,無縢,布巾,其實栗,不擇(144);脯四脡。

    奠席在馔北,殓席在其東(145)。

    掘肂見衽(146)。

    棺入,主人不哭(147)。

    升棺用軸,蓋在下(148)。

    熬黍稷各二筐,有魚臘,馔于西坫南(149)。

    陳三鼎于門外,北上。

    豚合升,魚■鲋九,臘左胖,髀不升,其他皆如初(150)。

    燭俟于馔東(151)。

     祝撤盥于門外,入,升自阼階。

    丈夫踴,祝撤巾,授執事者以待(152)。

     撤馔,先取醴酒,北面。

    其馀取失設者,出于足,降自西階。

    婦人踴,設于序西南,當西榮,如設于堂(153)。

    醴酒位如初(154)。

    執事豆北,南面東上(155)。

    乃适馔(156)。

     帷堂。

    婦人屍西,東面。

    主人及親者升自西階,出于足,西面袒(157)。

     士盥位如初(158)。

    布席如初。

    商祝布絞、紟、衾衣,美者在外。

    君禭不倒。

    有大夫,則告(159)。

    士舉遷屍,複位(160)。

    主人踴無算。

    卒殓,撤帷(161)。

    主人馮如初,主婦亦如之。

     主人奉屍殓于棺,踴如初,乃蓋(162)。

    主人降,拜大夫之後至者,北面視律。

    衆主人複位(163)。

    婦人東複位(164)。

    設熬,旁一筐,乃塗(165)。

    踴無算。

    卒塗。

    祝取銘置于肆(166)。

    主人複位,踴,襲。

     乃奠。

    燭升自阼階,祝執巾,席從;設于奧,東面。

    祝反降,及執事執馔(167)。

    士盥,舉鼎入,西面北上如初(168)。

    載,魚左首,進鬐,三列(169);臘進柢。

    祝執醴如初,酒、豆、笾、俎從,升自阼階(170)。

    丈夫踴,甸人徹鼎。

    奠由楹内入于室,醴酒北面(171)。

    設豆,右菹,菹南栗,栗東脯(172)。

    豚當豆,魚次(173)。

    臘特于俎北,醴酒在笾南(174)。

    巾如初。

    既錯者出,立于戶西,西上。

    祝後,阖戶;先由楹西,降自西階(175)。

    婦人踴。

    奠者由重南東。

    丈夫踴。

     賓出。

    婦人踴。

    主人拜送于門外,入,及兄弟北面哭殡(176)。

    兄弟出,主人拜送于門外。

    衆主人出門,哭止,皆西面于東方(177)。

    阖門,主人揖,就次(178)。

     君若有賜焉,則視殓(179)。

    既布衣,君至。

    主人出迎于外門外,見馬首,不哭;還,入門右,北面,及衆主人袒(180)。

    巫止于廟門外,祝代之(181)。

    小臣二人執戈先,二人後。

    君釋采,入門,主人辟(182)。

     君升自阼階,西鄉(183)。

    祝負墉南面,主人中庭(184)。

    君哭(185)。

    主人哭,拜稽颡,成踴,出(186)。

    君命反行事,主人複位(187)。

    君升主人,主人西楹東,北面(188)。

    升公卿大夫,繼主人東上(189)。

    乃殓(190)。

    卒,公卿大夫逆降,複位;主人降,出(191)。

    君反主人,主人中庭。

    君坐撫,當心(192)。

    主人拜稽颡,成踴,出。

    君反之,複初位;衆主人辟于東壁,南面(193)。

    君降,西鄉,命主人馮屍(194)。

    主人升自西階,由足西面馮屍,不當君所(195)。

    踴。

    主婦東面馮,亦如之。

    奉屍殓于棺,乃蓋;主人降,出。

    君反之,入門左,視塗(196)。

    君升即位,衆主人複位。

    卒塗,主人出;君命之反奠。

    入門右,乃奠,升自西階(197)。

    君要節而踴,主人從踴(198)。

    卒奠,主人出,哭者止。

    君出門,廟中哭(199)。

    主人不哭,辟。

    君式之(200)。

    貳車畢乘,主人哭,拜送(201)。

    襲,入即位;衆主人襲。

    拜大夫之後至者,成踴(202)。

    賓出,主人拜送。

     三日,成服,杖,拜君命及衆賓,不拜棺中之賜(203)。

     朝夕哭,不辟子卯(204)。

    婦人即位于堂,南上,哭(205)。

    丈夫即位于門外,西面北上;外兄弟在其南,南上;賓繼之,北上(206)。

    門東,北面西上;門西,北面東上;西方,東面北上。

    主人即位,辟門(207)。

     婦人拊心不哭(208)。

    主人拜賓,旁三;右還,入門,哭(209)。

    婦人踴(210)。

    主人堂下,直東序,西面。

    兄弟皆即位,如外位(211)。

    卿大夫在主人之南。

    諸公門東,少進。

    他國之異爵者門西,少進。

    敵,則先拜他國之賓(212)。

    凡異爵者,拜諸其位(213)。

    徹者盥于門外,燭先入,升自阼階(214)。

    丈夫踴。

    祝取醴,北面;取酒,立于其東;取豆、笾、俎,南面西上(215)。

    祝先出,酒、豆、笾、俎序從,降自西階(216)。

     婦人踴。

    設于序西南,直西榮。

    醴酒北面西上;豆西面,錯,立于豆北,南面。

    笾、俎既錯,立于執豆之西,東上。

    酒錯,複位。

    醴錯于西,遂先,由主人之北适馔(217)。

    乃奠,醴、酒、脯、醢升(218)。

    丈夫踴,入(219)。

    如初設,不巾(220)。

    錯者出,立于戶西,西上。

    滅燭,出。

     祝阖戶,先降自西階。

    婦人踴。

    奠者由重南東。

    丈夫踴賓出,婦人踴,主人拜送。

    衆主人出,婦人踴。

    出門,哭止(221)。

    皆複位(222)。

    阖門。

    主人卒拜送賓,揖衆主人,乃就次。

     朔月,奠用特豚、魚臘,陳三鼎如初(223)。

    東方之馔亦如之(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