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服第十一

關燈
,沒有出嫁的女子為曾祖父母。

     《傳》說:出嫁的,是嫁給大夫。

    沒有出嫁的,是已成人而沒有出嫁。

    為什麼服齊衰三月?不敢降低對自己的曾祖的喪服。

     大功,用粗略加工的布制作上衣和下裳。

    頭绖和腰帶是牡麻做的麻帶。

    直到喪事結束隻此一服,不換喪服。

    為未成年而死的兒子、女兒服長殇、中殇。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因為他們沒有成年。

    為什麼不更換喪服呢?成年人去世,儀制繁多,未成年人去世,儀制簡單,所以,未成年的死者的喪事的麻绖不絞帶而垂下,由于沒有成人。

    年齡十九至十六為長殇,十五至十二為中殇,十一至八為下殇,不滿八歲以下的都是無服之殇。

    無服之殇,用一日的哭泣代替活着時一月的時間。

    用一日代替一月的殇,哀傷而沒有喪服。

    所以兒子出生三個月,父親就給他取名,如果死了就哭他;沒有取名就死了就不哭。

    為叔父的長殇、中殇,姑、姐妹的長殇、中殇,兄弟的長殇、中殇,丈夫的兄弟的兒子、女兒的長殇、中殇,嫡孫的長殇、中殇,大夫的庶子力他的嫡兄弟的長殇、中殇,諸侯為他的嫡子的長殇、中殇,大夫為他的嫡子的長殇、中殇。

    如果是長殇,都是九個月,頭绖有系帶;是中殇,七個月,頭绖沒有系帶。

     大功,用粗略加工的布做上衣和下裳,用牡麻做頭绖纓帶,布帶,三個月後改換喪服,換上小功服的上衣。

    葛布做的绖、帶,九個月後喪期結束脫掉。

     《傳》說:大功喪服的布是九升。

    小功喪服的布是十一升。

    為已嫁人的姑母、姐妹、女兒服喪。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因為出嫁了。

    為伯父、叔父的兒子;做為本宗叔、伯的繼承人的人為他的兄弟。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做為别人的繼承人降低自己兄弟的喪服。

     為庶子,為嫡子的妻子。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不降低嫡系的喪服。

    已嫁人的女子為衆兄弟,為侄子、侄女,這是回報。

     《傳》說,姪是什麼人呢?稱我姑母的,我稱他(她)為姪。

    為丈夫的祖父母、伯父母、叔父母。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随從丈夫服喪。

    為丈夫的兄弟為什麼沒有喪服呢?丈夫屬于父輩,妻子都屬于母輩;丈夫屬于兒子輩,妻子都屬于媳婦輩。

    稱弟弟的妻子為“媳婦”,是“嫂子”也可稱為母親嗎?所以,名分是人倫道理中最重要的,可以不慎重嗎? 大夫為做為士的伯父母、叔父母、兒子、兄弟、兄弟的兒子。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尊卑不同,大夫尊于士。

    尊卑相同,同為大夫,就可以服本親服喪。

     國君的異國兄弟,大夫的妾所生的兒子為母親、妻子、兄弟。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被先君餘留的尊嚴所壓抑,不能超過大功。

    大夫的庶子随着大夫降低喪服。

    父親不敢降低的,兒子也不敢降低。

     都為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兒子做大夫的;為丈夫的兄弟的已嫁人的女兒;大夫的妾為國君的庶子;女子已經出嫁,沒有出嫁的,為伯父母、叔父母、姑母、姐妹。

     《傳》說:已出嫁是她嫁給了大夫。

    沒有出嫁,是已成人沒有出嫁。

     為什麼服大功呢?妾為國君的親族服喪,可以和國君的夫人相同。

    下面說為伯父母、叔父母,姑母、姐妹,是說妾自己為個人的親屬服喪。

     大夫,大夫的妻子、大夫的兒子、國君的兄弟為嫁給大夫的姑母,姐妹,女兒;國君為嫁給國君的姑母、姐妹、女兒。

     《傳》說:為什麼服大功呢?尊卑相同。

    尊卑相同就能夠服自己本親的喪服。

    諸侯的兒子稱公子,公子不能立祢廟祭祀亡父。

    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孫不能立祖廟祭祀諸侯。

    這是自身卑微,有别于尊貴者。

    如果公子的子孫有被封為國君的,就世世尊這個人為祖,立祖廟祭祀他,不祭祀公子為太祖,這是自身尊貴的人有别于卑微的人。

    由于這個緣故,開始被封為君的人不把父親、伯父、叔父、兄弟做為臣下,始封君的兒子不把伯父、叔父做為臣下,而把兄弟做為臣下,始封君的孫子把伯父、叔父、兄弟都做為臣下。

    所以,國君為之服喪的,兒子也不敢不服;國君不為之服喪的,兒子也不敢服。

     用細疏的麻布制作上衣和下裳,頭绖、腰帶是牡麻做的,下葬後就除掉喪服。

     《傳》說:為什麼服細疏麻布的喪服呢?是用小功的繐布做的。

     諸侯的大夫為天子。

     《傳》說:為什麼服繐衰呢?諸侯的大夫按時被天子接見。

     小功,用熟麻布制作上衣和下裳。

    用洗滌、漂白過的麻做帶和绖。

     服喪五個月,叔父的下殇,嫡孫的下殇,兄弟的下殇,大夫庶子為嫡兄弟的下殇,為姑母、姐妹、女兒的下殇,做為别人繼承人的人為他的兄弟、伯父、叔父的兒子的下殇。

     《傳》說:有人問“為什麼沒見中殇?”大功的殇,中殇比本應服的喪服降一等;小功的殇,中殇比本應服的喪服降二等。

     為丈夫的叔父的長殇;兄弟的兒子、女兒,丈夫的兄弟的兒子、女兒的下殇;為姪男、姪女,庶孫男女的長殇;大夫、諸侯的兄弟,大夫的兒子,為他的兄弟、庶子、姑母、姐妹、女兒的長殇;大夫的妾為庶子的長殇。

     小功,用熟麻布制做上衣和下裳,用牡麻做頭绖和腰帶。

    三個月後換上用葛布做的頭绖、腰帶,服完五個月的喪期。

    為堂曾祖父母、堂祖父母,這是回報。

    為堂祖兄弟,堂姐妹,孫女已經嫁人的,做為别人的繼承人的人為他的已經嫁人的姐妹,為外祖父母。

     《傳》說:為什麼服小功呢?因為至尊的母親而為外祖父母提高喪服的等級。

     姐妹的兒子、女兒為姨母回報。

     《傳》說:為什麼服小功呢?因為母親的名分而提高喪服的等級。

     為女系的親屬服喪都是缌麻。

     婦人和丈夫的姑母、姐妹、丈夫的兄弟的媳婦之間,互相回報。

     《傳》說:兄、弟的妻子娣婦、姒婦,以姒婦為長。

    為什麼服小功呢?因為在居室中相互交往,而産生出小功的親情。

    大夫、大夫的兒子,諸侯的兄弟為堂兄弟、庶孫,姑母、姐妹、女兒嫁給士的;大夫的妾為大夫的庶子、女兒嫁給士的;庶子的媳婦;妾的兒子為父親嫡妻的父母、姨母。

     《傳》說:為什麼服小功呢?父親的嫡妻在就不敢不随從服喪,父親的嫡妻不在,就不服喪。

     大夫和諸侯的嫡妻所生的兒子為慈愛自己的庶母。

     《傳》說:君子子是嫡妻的兒子。

    為什麼為庶母服小功呢? 因她慈愛自己而提高喪服等級。

     缌麻,服喪三個月。

     《傳》說:缌是十五升去掉一半,捶治麻絲,不捶治織成的麻布,叫做缌。

    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伯父、母、叔父、母、同高祖的兄弟;為庶孫的妻子,為庶孫的中殇:從祖的姑母、姐妹已經嫁人的,相互回報;從祖父、從祖的兄弟的長殇;為外孫;從父兄弟的兒子的下殇,丈夫的叔父的中殇、下殇;為姨母的長殇,回報。

     庶子做為父親的繼承人,為自己的母親。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傳說:庶子做為父親的繼承人與至尊的父親為一體,不敢為做為父親的妾的母親服本服。

    可是為什麼服缌麻呢?是緣由先人在世時哀傷臣仆死在家中的,為他服缌麻三個月,不舉行祭禮,因此做父親繼承人的庶子為自己的母親服缌麻。

     士人為庶母。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因為母親的名分而為她服喪。

    大夫以上的人,為庶母沒有喪服。

     為貴臣、貴妾。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因為他(她)尊貴。

    為乳母。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因她用乳汁喂養自己,有母親的名分。

     為從祖的兄弟的兒子,為曾孫,為父親的姑母,為姨母的兒子。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因為有兄弟的名分。

    為外甥。

     《傳》說:外甥是什麼人?稱呼我舅父的,我稱他為外甥。

     為什麼服缌麻呢?是回報他。

     為女婿。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是回報他。

     為妻子的父母。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随從妻子服喪。

    為姑母的兒子。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這是回報他。

     為舅父。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随從母親服喪。

     為舅父的兒子。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随從母親服喪。

     為丈夫的姑母、姐妹的長殇;為丈夫的諸祖父母,這是回報。

    妾的兒子為父親嫡妻的兄弟。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随從父親的嫡妻服喪。

     為伯叔父的兒子的長殇,兄弟的孫子的長殇。

    為丈夫的堂兄弟的妻子。

     《傳》說:為什麼服缌麻呢?因為娣姒相互交往,而産生出親情,故服缌麻。

    長殇、中殇降一等。

    下殇降二等。

    齊衰的中殇比本服降一等,大功的中殇比本服降二等。

     [記]國君的妾所生的兒子為他的生母,帶用練熟的布做成的喪冠,缌麻的頭绖、腰帶,用十五升小功布做的衣裳相連的深衣,淺绛色的邊飾。

     為自己的妻子服喪,戴淺绛色的喪冠、葛布做的绖、帶,用十五升小功布做的衣裳相連的深衣,淺降色的邊飾。

    二者都是下葬以後就去掉喪服。

    《傳》說:為什麼不在五種喪服裡面呢?國君不為之服喪的,兒子也不敢為之服喪。

    國君為之服喪的,兒子也不敢不為之服喪。

     大夫、國君的族親,大夫的兒子,對兄弟降一等喪服。

    作為大宗繼承人的人,對族親降一等喪服,這是回報。

    對被繼承的大宗的族親的兒子服喪,如同為被繼承人的兒子一樣。

     兄弟都在他邦,提高一等喪服。

    父母早年去世,和兄弟共同生活,兄或弟去世,提高一等喪服。

     《傳》說:怎樣才能亦為兄弟?《傳》說:小功、缌麻和無喪服的“兄弟”,提高一等喪服。

     朋友都在他邦,(朋友)家中有喪事,應代他做主人,該袒臂時袒臂,用冕代替喪冠。

    朋友歸來就停止代替。

     為朋友服喪,服吊服,加上澡麻做的首绖、腰帶。

     公、士大夫為兄弟服喪,室老随公、士大夫服喪,降一等喪服。

     丈夫為他的兄弟服喪,妻子降一等喪服。

     做為别人繼承人的庶子,對自己的外祖父母、姨母、舅父,沒有喪服。

    不是繼承人的,同衆人一樣。

     宗子是孤兒,又未成年,去世後族人為他服大功喪服或小功喪服,都是三個月。

    五服之内的親屬,服喪的月數和衆人一樣。

     棺物毀敗,改葬棺墓,取缌麻。

     童子,隻有做為父親的繼承人,才服缌服。

     《傳》說:不作為繼承人,不服缌服。

     凡是妾為自己的兄弟服喪,和衆人一樣。

     命婦去世,大夫吊喪,穿錫衰。

    大夫去世,命婦吊喪,也穿錫衰。

     《傳》說:錫是什麼呢?是用錫洗治滑易的麻布。

    錫是十五升去掉一半的布,不捶治、洗滌麻絲,織成布後再洗滌使之滑易的布,叫做錫。

    已經嫁人的女子,為她的父母;媳婦為公婆;喪事的簪子有簪頭,插在喪髻上。

    哭畢,女子把簪子折去簪頭,用絲絹束起頭發。

     《傳》說:簪子有簪頭的,是喪事的簪子有簪頭。

    喪事的簪子是用栉木做的。

    折掉簪子的簪頭,是折掉吉事的簪子的簪頭。

    吉事的簪子是象骨做的。

    為什麼說女子折掉簪子的簪頭而不說是婦人?終守女兒孝道,不忘父母恩情。

     國君的妾為國君的嫡妻,國君的長子,喪事的簪子有簪頭,用布束起頭發。

     凡是喪服的上衣,布邊向外縫。

    喪服的下裳,布邊向裡縫。

    每邊有三個褶裥,如果縫緝衣邊,下裳向裡縫,上衰向外縫。

    負比适寬出一寸。

    适,寬四寸,從上衰肩旁出來。

    衰,長六寸,寬四寸。

    上衣的腰帶以下的部分長一尺。

    遮掩下裳裳邊的衣襟長二尺五寸。

    衣袖和衣邊縫合。

    衣袖從肩上到腋下寬二尺二寸。

    袖口一尺二寸。

     斬衰的布三升或三升半,喪冠六升。

    用斬衰的喪冠的布制作改換後的輕喪喪服的布,輕喪喪冠的布七升。

     齊衰的布四升,喪冠七升。

    用齊衰的喪冠的布制做改換輕喪喪服的布,輕喪喪冠的布八升。

     繐衰四升半布,喪冠八升布。

     大功八升或九升布。

    小功十升或十一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