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冠禮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受保之。
曰伯某甫、仲、叔、季(169),唯其所當。
” 屦,夏用葛(170),玄端黑屦,青絇繶純(171),純博寸(172)。
素積白屦,以魁柎之(173);缁絇繶純,純博寸。
爵弁纁屦,黑絇繶純。
純博寸。
冬,皮屦可也。
不屦繐屦。
(174)。
[記]冠義(175)。
始冠,缁布之冠也。
大古冠布(176),齊則缁之(177)。
其緌也,孔子曰:“吾未之聞也(178)。
”冠而敝之可也(179)。
適子冠于阼,以著代也(180)。
醮于客位,加有成也(181)。
三加彌尊(182),谕其志也(183)。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184)。
委貌(185),周道也;章甫(186),殷道也;毋追(187),夏後氏之道也。
周弁、殷冔、夏收(188),三王共皮弁、素積(189)。
無大夫冠禮,而有其昏禮。
古者五十而後爵(190),何大夫冠禮之有?公侯之冠禮也,夏之末造也(191)。
天子之元子猶士也(192),天下無生而貴者也。
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193)。
以官爵人,德之殺也(194)。
死而谥,今也。
古者生無爵,死無谥。
【注釋】 (1)從“士冠禮”至“宗人告事畢”,述占筮冠禮日期的儀式。
筮:用蓍草占卦,通過《易經》來判斷吉兇。
這裡指占筮行加冠禮的日期。
廟:祢廟,即父廟。
(2)主人:指冠者的父兄。
玄冠:朝服冠名,用黑色絲織品制成。
(3)朝服:君臣朝會時穿的禮服,以十五升布(1200縷線織成的布)制成,工極細。
古代稱上衣為衣,下衣為裳。
衣與冠同色,故此朝服之衣亦應為黑色。
下文行加冠禮時主人服玄端,而不服朝服。
玄端與朝服,衣同裳異。
朝會,早朝見,服朝服;晚朝見,服玄端。
是朝服尊于玄端。
(4)缁帶:黑色絲織品制成的大帶。
(5)素■(b@):白色皮革制成的蔽膝。
素,白色;■,蔽膝,皮制。
裳與■同色,故朝服之裳亦白色。
(6)即:就。
門東:廟門外東方。
(7)西面:面朝西。
(8)有司:主人之胥徒中有專職的人。
下文“筮者”、“卦者”、“宰”、“宗人”之屬皆統稱有司。
如主人服:與主人穿同樣的禮服。
(9)北上:以北為上首。
(10)筮:筮卦所用的蓍草,筮用五十根蓍草。
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席鋪地。
此席指下文布席所用的席。
士用蒲席。
(11)所卦者:用來畫地計爻和書卦的工具。
記爻用木,書卦用版。
筮時,三變成一爻,用木畫地記之。
每卦六爻,十八變成一卦,記于版上。
(12)具馔:陳設蔔具。
西塾:門側有堂,稱為塾,門東西兩側内外各兩堂。
此處西塾指門外西堂。
(13)布席:鋪席于地,此為供筮卦用的筮席。
席亦稱筵。
闑(ni8):門中央所樹木條。
阈:門檻。
闑西阈外:門外中央偏西的地方。
(14)筮人:有司中掌蔔筮者。
策:占筮時用的蓍。
(15)韇(d*):蓍草筒。
上韇:韇的上部,即韇蓋。
下韇盛蓍草。
兼:并。
兼執之:一手執上韇,一手執下韇。
(16)進:前,由西方前行近于主人之位。
受命:領受筮命。
(17)宰:有司中主政教者。
自右:由主人的右邊。
少退:比主人稍退後一些。
贊:佐助。
贊命:佐主人告知要占筮的内容。
(18)右還:向右北行回至筮席。
(19)即席:就席。
(20)卦者:有司中負責畫地記爻者。
(21)卒筮:六爻皆筮畢。
卒:已、畢。
書卦:筮人把筮得的卦記在版上。
(22)主人受祝,反之:主人看所筮得之卦後,還給筮人。
反,返、還。
(23)旅:衆。
占:此處指以《易經》卦爻辭預測吉兇。
旅占卒:筮人與其屬下預測吉兇完畢。
進告吉:進前告訴主人筮得吉卦。
(24)遠日:以後的日期。
筮遠日:如一月中上旬筮占不吉,乃更筮中旬,若中旬不吉,則更筮下旬。
(25)宗人:《周禮·春官》謂都宗人,掌都宗祀之禮;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禮,皆由王朝設置。
諸侯,大夫、士也有宗人,主持禮事,由家臣擔當。
即有司中主禮者。
告事畢:告知主人筮日之事結束。
(26)從“主人戒賓”至“亦如之”,述戒賓、筮賓、宿賓之儀。
戒:告。
賓:這裡指主人的僚友。
戒賓:告請僚友使來觀禮。
(27)禮辭:一辭而許。
二辭而許叫作固辭,三辭不許叫做終辭。
戒賓時的應對之辭,見下文。
(28)再拜:拜兩次。
戒賓為主人親至賓家大門外戒之,故此處言主人退,賓拜送。
(29)前期三日:加冠之期前三日。
期指冠期。
(30)筮賓:前言戒賓,是廣泛通知僚友。
此言筮賓,是在諸僚友中專筮一人為行冠禮時主持加冠的正賓。
(31)宿:進,豫召之使來。
宿賓:上所戒之賓為衆僚友,此所宿之賓指主加冠之正賓,即上所筮之賓。
衆僚友可來可不來,故戒而不必宿。
加冠之正賓必來,故既戒又複宿之。
(32)門左:門東邊。
凡禮,門東為主人之位。
主人親至賓家宿賓,此時賓為主,主人為客,故賓在門東邊迎接主人。
(33)贊:佐助。
贊冠者:佐正賓行加冠禮者,其地位稍低于賓。
此贊冠者亦在前所戒衆賓之列。
(34)從“厥明夕”至“告期于賓之家”,述約定行冠禮時辰的儀式。
厥:其。
厥明夕,賓宿的第二天,即行冠禮前一日傍晚。
為期:約定時間。
(35)兄弟:主人的親戚。
包括内外姻親。
(36)宿服:朝服。
(37)擯者:有司中佐主人行禮者,在主人稱擯,在客人稱介。
請期:請主人告加冠的時辰。
(38)質明:質:正,正明。
行事:行加冠之事。
(39)從“夙興”至“賓升則東面”,述加冠日的陳設。
夙:早。
夙興:早起。
(40)洗:■洗用的接水器,形似淺盆。
直:當,正對着。
榮:屋翼。
東榮:屋東前翼。
(41)堂:正堂,即室和房壁之前,東西序之間的地方。
南北以堂深:洗在與東榮垂直的南方,與堂之間的距離和堂的深度(南北跨度)相等。
(42)房:屋有室有房,在堂與東西夾室之北,室在西,房在東。
或謂有東西兩房,室在中。
墉:牆。
西墉:房的西牆,即房與室相隔的牆。
(43)東領:衣領朝東。
(44)爵弁:冠名,其尊僅次于冕,赤色微黑,其狀如爵頭,用三十升(2400縷)葛布做成。
爵弁服:士為君助祭時穿的禮服,行冠禮時為第三加所穿之服。
服陳于房中,冠在堂下(見下文)。
此處言爵弁服,是以冠名服,不是說冠也陳于房中。
下“皮弁服”例此。
纁裳:淺绛色的下衣(裙)。
純衣:絲衣。
唯冕與爵弁服衣用絲,其他皆用布制成。
衣與帶同色。
韎(m8i)■(g6):祭服上的蔽膝,用茅蒐(茜草)染成赤黃色。
(45)皮弁: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皮弁服:視朔時君臣同穿的禮服,此為第二加之服,卑于爵弁服。
衣與冠同色,故不言衣。
素積:白裳。
積:辟積,即衣服褶子,此指下衣腰部的褶子。
(46)玄端:端:正。
玄端即玄衣,言端,取其正義。
此為晚朝時穿的禮服,乃始加之服。
玄端服上衣與朝服同,唯裳異,故說:“玄裳、黃裳、雜裳可也。
”上士用玄裳,中士服黃裳,下士服雜裳。
此處玄端之所以不以冠名服,是因為始加戴缁布冠。
雜裳:其色前玄後黃。
爵■:用赤黑色的皮革制成的蔽膝。
爵通雀,亦黑色。
(47)缁布冠:冠名,用黑色布制成,無纓飾,為初加之冠。
此冠隻初加冠時用一次,平時不用。
庶人則常戴。
缺項:缺同頍(kuǐ)。
頍:一種發飾。
缁布冠無笄,故用頍圍繞發際結于項中,上綴于冠武(冠上的結帶),用以固定冠,稱作頍項。
組:絲織的帶子。
纓:系在颔下的帽帶。
屬:著,連結。
青組纓屬于缺:即用青色絲帶兩條,連結在缺項的兩旁,用作冠纓。
纚(xǐ):束發巾。
廣終幅:盡整幅布寬。
古代布每幅寬二尺二寸。
以上缺項、青組纓、缁纚,并為加缁布冠所用之物。
(48)笄:籫。
纮:冠冕上的紐帶,從颔下上結開笄的兩端。
纁邊:組用赤色鑲邊。
以上笄與缁組纮,為加皮弁、爵弁所用之物。
(49)箧:一種狹而長的箱子。
同箧:指上缺項、青組纓、缁纚、皮弁笄、爵弁笄、纮等物,同裝于一箧中。
(50)栉:梳子。
箪:盛飯或衣物的竹器,方的叫笥,圓的叫箪。
栉實于箪:用箪盛栉。
(51)蒲筵:蒲葦席。
在南:在服、箧、箪之南。
(52)側:獨,無偶。
尊:此處作動詞用,設置酒。
■(wǔ):一種瓦制的盛酒器。
醴:甜酒,有糟。
(53)在服北:在所陳衣服的北邊。
(54)篚:盛物的竹器,長方形。
圓曰篚。
勺:舀酒器,青
曰伯某甫、仲、叔、季(169),唯其所當。
” 屦,夏用葛(170),玄端黑屦,青絇繶純(171),純博寸(172)。
素積白屦,以魁柎之(173);缁絇繶純,純博寸。
爵弁纁屦,黑絇繶純。
純博寸。
冬,皮屦可也。
不屦繐屦。
(174)。
[記]冠義(175)。
始冠,缁布之冠也。
大古冠布(176),齊則缁之(177)。
其緌也,孔子曰:“吾未之聞也(178)。
”冠而敝之可也(179)。
適子冠于阼,以著代也(180)。
醮于客位,加有成也(181)。
三加彌尊(182),谕其志也(183)。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184)。
委貌(185),周道也;章甫(186),殷道也;毋追(187),夏後氏之道也。
周弁、殷冔、夏收(188),三王共皮弁、素積(189)。
無大夫冠禮,而有其昏禮。
古者五十而後爵(190),何大夫冠禮之有?公侯之冠禮也,夏之末造也(191)。
天子之元子猶士也(192),天下無生而貴者也。
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193)。
以官爵人,德之殺也(194)。
死而谥,今也。
古者生無爵,死無谥。
【注釋】 (1)從“士冠禮”至“宗人告事畢”,述占筮冠禮日期的儀式。
筮:用蓍草占卦,通過《易經》來判斷吉兇。
這裡指占筮行加冠禮的日期。
廟:祢廟,即父廟。
(2)主人:指冠者的父兄。
玄冠:朝服冠名,用黑色絲織品制成。
(3)朝服:君臣朝會時穿的禮服,以十五升布(1200縷線織成的布)制成,工極細。
古代稱上衣為衣,下衣為裳。
衣與冠同色,故此朝服之衣亦應為黑色。
下文行加冠禮時主人服玄端,而不服朝服。
玄端與朝服,衣同裳異。
朝會,早朝見,服朝服;晚朝見,服玄端。
是朝服尊于玄端。
(4)缁帶:黑色絲織品制成的大帶。
(5)素■(b@):白色皮革制成的蔽膝。
素,白色;■,蔽膝,皮制。
裳與■同色,故朝服之裳亦白色。
(6)即:就。
門東:廟門外東方。
(7)西面:面朝西。
(8)有司:主人之胥徒中有專職的人。
下文“筮者”、“卦者”、“宰”、“宗人”之屬皆統稱有司。
如主人服:與主人穿同樣的禮服。
(9)北上:以北為上首。
(10)筮:筮卦所用的蓍草,筮用五十根蓍草。
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席鋪地。
此席指下文布席所用的席。
士用蒲席。
(11)所卦者:用來畫地計爻和書卦的工具。
記爻用木,書卦用版。
筮時,三變成一爻,用木畫地記之。
每卦六爻,十八變成一卦,記于版上。
(12)具馔:陳設蔔具。
西塾:門側有堂,稱為塾,門東西兩側内外各兩堂。
此處西塾指門外西堂。
(13)布席:鋪席于地,此為供筮卦用的筮席。
席亦稱筵。
闑(ni8):門中央所樹木條。
阈:門檻。
闑西阈外:門外中央偏西的地方。
(14)筮人:有司中掌蔔筮者。
策:占筮時用的蓍。
(15)韇(d*):蓍草筒。
上韇:韇的上部,即韇蓋。
下韇盛蓍草。
兼:并。
兼執之:一手執上韇,一手執下韇。
(16)進:前,由西方前行近于主人之位。
受命:領受筮命。
(17)宰:有司中主政教者。
自右:由主人的右邊。
少退:比主人稍退後一些。
贊:佐助。
贊命:佐主人告知要占筮的内容。
(18)右還:向右北行回至筮席。
(19)即席:就席。
(20)卦者:有司中負責畫地記爻者。
(21)卒筮:六爻皆筮畢。
卒:已、畢。
書卦:筮人把筮得的卦記在版上。
(22)主人受祝,反之:主人看所筮得之卦後,還給筮人。
反,返、還。
(23)旅:衆。
占:此處指以《易經》卦爻辭預測吉兇。
旅占卒:筮人與其屬下預測吉兇完畢。
進告吉:進前告訴主人筮得吉卦。
(24)遠日:以後的日期。
筮遠日:如一月中上旬筮占不吉,乃更筮中旬,若中旬不吉,則更筮下旬。
(25)宗人:《周禮·春官》謂都宗人,掌都宗祀之禮;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禮,皆由王朝設置。
諸侯,大夫、士也有宗人,主持禮事,由家臣擔當。
即有司中主禮者。
告事畢:告知主人筮日之事結束。
(26)從“主人戒賓”至“亦如之”,述戒賓、筮賓、宿賓之儀。
戒:告。
賓:這裡指主人的僚友。
戒賓:告請僚友使來觀禮。
(27)禮辭:一辭而許。
二辭而許叫作固辭,三辭不許叫做終辭。
戒賓時的應對之辭,見下文。
(28)再拜:拜兩次。
戒賓為主人親至賓家大門外戒之,故此處言主人退,賓拜送。
(29)前期三日:加冠之期前三日。
期指冠期。
(30)筮賓:前言戒賓,是廣泛通知僚友。
此言筮賓,是在諸僚友中專筮一人為行冠禮時主持加冠的正賓。
(31)宿:進,豫召之使來。
宿賓:上所戒之賓為衆僚友,此所宿之賓指主加冠之正賓,即上所筮之賓。
衆僚友可來可不來,故戒而不必宿。
加冠之正賓必來,故既戒又複宿之。
(32)門左:門東邊。
凡禮,門東為主人之位。
主人親至賓家宿賓,此時賓為主,主人為客,故賓在門東邊迎接主人。
(33)贊:佐助。
贊冠者:佐正賓行加冠禮者,其地位稍低于賓。
此贊冠者亦在前所戒衆賓之列。
(34)從“厥明夕”至“告期于賓之家”,述約定行冠禮時辰的儀式。
厥:其。
厥明夕,賓宿的第二天,即行冠禮前一日傍晚。
為期:約定時間。
(35)兄弟:主人的親戚。
包括内外姻親。
(36)宿服:朝服。
(37)擯者:有司中佐主人行禮者,在主人稱擯,在客人稱介。
請期:請主人告加冠的時辰。
(38)質明:質:正,正明。
行事:行加冠之事。
(39)從“夙興”至“賓升則東面”,述加冠日的陳設。
夙:早。
夙興:早起。
(40)洗:■洗用的接水器,形似淺盆。
直:當,正對着。
榮:屋翼。
東榮:屋東前翼。
(41)堂:正堂,即室和房壁之前,東西序之間的地方。
南北以堂深:洗在與東榮垂直的南方,與堂之間的距離和堂的深度(南北跨度)相等。
(42)房:屋有室有房,在堂與東西夾室之北,室在西,房在東。
或謂有東西兩房,室在中。
墉:牆。
西墉:房的西牆,即房與室相隔的牆。
(43)東領:衣領朝東。
(44)爵弁:冠名,其尊僅次于冕,赤色微黑,其狀如爵頭,用三十升(2400縷)葛布做成。
爵弁服:士為君助祭時穿的禮服,行冠禮時為第三加所穿之服。
服陳于房中,冠在堂下(見下文)。
此處言爵弁服,是以冠名服,不是說冠也陳于房中。
下“皮弁服”例此。
纁裳:淺绛色的下衣(裙)。
純衣:絲衣。
唯冕與爵弁服衣用絲,其他皆用布制成。
衣與帶同色。
韎(m8i)■(g6):祭服上的蔽膝,用茅蒐(茜草)染成赤黃色。
(45)皮弁: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皮弁服:視朔時君臣同穿的禮服,此為第二加之服,卑于爵弁服。
衣與冠同色,故不言衣。
素積:白裳。
積:辟積,即衣服褶子,此指下衣腰部的褶子。
(46)玄端:端:正。
玄端即玄衣,言端,取其正義。
此為晚朝時穿的禮服,乃始加之服。
玄端服上衣與朝服同,唯裳異,故說:“玄裳、黃裳、雜裳可也。
”上士用玄裳,中士服黃裳,下士服雜裳。
此處玄端之所以不以冠名服,是因為始加戴缁布冠。
雜裳:其色前玄後黃。
爵■:用赤黑色的皮革制成的蔽膝。
爵通雀,亦黑色。
(47)缁布冠:冠名,用黑色布制成,無纓飾,為初加之冠。
此冠隻初加冠時用一次,平時不用。
庶人則常戴。
缺項:缺同頍(kuǐ)。
頍:一種發飾。
缁布冠無笄,故用頍圍繞發際結于項中,上綴于冠武(冠上的結帶),用以固定冠,稱作頍項。
組:絲織的帶子。
纓:系在颔下的帽帶。
屬:著,連結。
青組纓屬于缺:即用青色絲帶兩條,連結在缺項的兩旁,用作冠纓。
纚(xǐ):束發巾。
廣終幅:盡整幅布寬。
古代布每幅寬二尺二寸。
以上缺項、青組纓、缁纚,并為加缁布冠所用之物。
(48)笄:籫。
纮:冠冕上的紐帶,從颔下上結開笄的兩端。
纁邊:組用赤色鑲邊。
以上笄與缁組纮,為加皮弁、爵弁所用之物。
(49)箧:一種狹而長的箱子。
同箧:指上缺項、青組纓、缁纚、皮弁笄、爵弁笄、纮等物,同裝于一箧中。
(50)栉:梳子。
箪:盛飯或衣物的竹器,方的叫笥,圓的叫箪。
栉實于箪:用箪盛栉。
(51)蒲筵:蒲葦席。
在南:在服、箧、箪之南。
(52)側:獨,無偶。
尊:此處作動詞用,設置酒。
■(wǔ):一種瓦制的盛酒器。
醴:甜酒,有糟。
(53)在服北:在所陳衣服的北邊。
(54)篚:盛物的竹器,長方形。
圓曰篚。
勺:舀酒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