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年表

關燈
十 八 三 四十 四十 十一 十四 六 四 廿一 九 四 四十一 四十一 懷王元年 十五 七 五 廿二 十 五 君偃元年即康王 四十二 二 十六 八 六 廿三 十一 六 二 四十三 三 十七 九 七 廿四 十二 七 三 四十四 四 十八 十 八 武靈王元年 十三 八 四 四十五 五 十九 十一 九 二 初更元年 九 五 四十六 六 湣王元年 十二 十 三 二 十 六 四十七 七 二 十三 十一 四 三 十一 七 四十八 八 三 十四 十二 五 四 十二 八 慎靓王元年 九 四 十五 十三 六 五 王哙元年 九 二 十 五 十六 十四 七 六 二 十 山木篇:「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

    釋文雲:「李雲:假,國名」。

    司馬雲:「林回,殷之逃民之姓名」。

    案:據司馬說,則「假」宜作「殷」,殷即宋也。

    (本書亦或作商)宋人之亡,指康王偃暴其民事。

    又列禦寇:「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

    「莊子曰:『秦王有病』。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

    據史記宋世家:「偃自立為宋君。

    君偃十年,自立為王」。

    「四十七年(六國表作四十三年是)齊湣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

    此書稱宋王者二,已是王偃十一年後也。

    又稱秦王者,則惠文王也。

    惠文稱王,楚懷王元年,亦宋康王元年也。

     周 楚 齊 魏 韓 趙 秦 燕 宋 三 十一 六 哀王元年 十五 八 七 三 十一 四 十二 七 二 十六 九 八 四 十二 五 十三 八 三 十七 十 九 五 十三 秋水篇:「之哙讓而絕」。

    案:史記六國表燕王哙五年,讓其臣子之國。

    七年,君及太子相子之皆死。

    九年燕人共立公子平。

    燕世家系讓國于三年後,不雲五年。

    然雲三年國大亂,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

    是表系讓國于五年,不誤。

     周 楚 齊 魏 韓 趙 秦 燕 宋 六 十四 九 四 十八 十一 十 六 十四 赧王元年 十五 十 五 十九 十二 十一 七 十五 二 十六 十一 六 二十 十三 十二 八 十六 三 十七 十二 七 廿一 十四 十三 九 十七 天下篇:「宋钘、尹文聞其風而說之」。

    案:宋钘即孟子之宋硁。

    (說見前)孟子載宋硁将見秦、楚之王,說以罷兵。

    是時楚為懷王,秦為惠文王。

    據史記楚世家懷王元年,秦惠王初稱王。

    六國表楚懷王元年,秦惠文君十年也。

    宋硁并稱秦、楚之王,當在惠文君稱王後。

    楚世家懷王十一年,蘇秦約從,山東六國共攻秦。

    楚懷王為從長。

    秦本紀惠文王更十三年(楚懷王十七年),庶長章擊楚于丹陽,虜其将屈匄,斬首八萬,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裡,置漢中郡。

    楚圍雍氏。

    宋硁說秦、楚,當在是時。

     周 楚 齊 魏 韓 趙 秦 燕 宋 四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