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食大夫禮

關燈
,沒有鹽、菜拌和,放在瓦豆裡。

    太宰右手拿着瓦豆,左手拿着蓋,從廟門外進入,由東階登上,走到台階盡頭,不登堂,把瓦豆交給國君,拿着蓋子走下台階,出門放下蓋子,然後進門回到原位。

    國君把瓦豆放在醬的西邊,主賓辭謝,坐下往東移。

    宰夫在豆的西邊擺放四隻盛菜和羹的鼎,以東為上位。

    牛肉羹的西邊是羊肉羹,羊肉羹的南邊是豬肉羹,豬肉羹的東邊是牛肉羹。

    把清酒斟在觯中,放在豐上。

     宰夫右手拿着觯,左手拿着豐,進前擺放在豆的東邊。

    宰夫面朝東,坐下揭開簋的蓋子,各仰放在簋的西邊。

    佐助的人背向着東房,面朝南,報告國君正馔準備完畢。

     國君兩次行拜禮,拱手請主賓進食。

    主賓下堂行拜謝。

    國君辭謝。

     主賓登堂,再拜稽首。

    主賓登上席位,坐下取腌韭菜,一一浸入到肉醬裡,在腌韭菜和肉醬兩豆之間祭。

    佐助的人面朝東坐下取黃米飯,放在左手中,一一取過,又取小米飯,一一取過,放回右手。

    站起來交給主賓,主賓祭飯。

    把牛羊豕三牲的肺切斷,佐助的人逐一取過來,一一交給主賓。

    主賓站起來接受,坐下祭,主賓擦手,用角制祭勺舀取放在上位的小鼎中的菜,逐一浸入其他三個小鼎中。

    在上位盛有牛肉羹的小鼎和盛有羊肉羹的小鼎之間祭。

    在上豆之間祭清酒。

    魚、臘、醬、湆不祭。

    宰夫把小米飯遞給國君,國君把它放在肉羹汁的西邊,主賓面朝北辭謝,坐下往西移放。

    國君和主賓都回到原位。

    宰夫進獻稻米飯,放在小米飯的西邊。

    士進獻各種美味食物,都有大塊的肉放在上面,食器上有蓋,像太宰那樣拿着豆。

    先進獻的人返回門外拿取,再由門進入,從西階登堂,先進獻的人一人登堂,把食物放在稻米飯的南邊,黃米和小米飯的西邊,主賓可中間往來。

    偏西的一旁擺放四列美味食物,以西北為上位。

    牛肉羹的東邊是羊肉羹,羊肉羹的東邊是豬肉羹、烤牛肉。

    烤牛肉的南邊是肉醬,往西是牛肉塊、肉醬、牛鮨。

    牛鮨的南邊是烤羊肉,往東是羊肉塊、肉醬。

    烤豬肉,烤豬肉的南邊是肉醬,往西是豬肉塊、芥菜醬、魚脍。

    進獻食物的衆人走完台階,不登堂,交給先進獻的人,拿着蓋走下台階,出門。

    佐助的人背向着東房,向國君報告,各種美味食物都準備完畢。

     佐助的人按國君的命令讓主賓登堂就席。

    主賓在席的未端坐下取粱米,就手取稻米飯,在醬和肉羹汁中間祭。

    佐助的人面朝北坐下,遍取美味食物中的大肉塊,站起來,一一交給主賓。

    主賓一一接受,一次同時祭。

    主賓下堂拜謝,國君辭謝。

    主賓登堂,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

     國君再次回拜。

     主賓面朝北,在正馔和加馔之間坐下,左手抱着盛有粱米的簠,右手拿着盛有肉羹汁的小鼎,下堂。

    國君辭謝,主賓面朝西坐下,把拿着的食物放在台階西邊,面朝東回答,面朝西坐下拿取放下的食物。

    一步兩級台階地登堂,面朝北把食物放回原來的位置,下堂辭謝國君。

    國君允許,主賓登堂,國君拱手行禮,退到東廂,擯者退回,背對東塾站立。

    主賓坐下,于是把加席卷起,國君不辭謝。

    主賓就肉汁羹和醬吃三口飯。

    宰夫拿着斟有漿飲的觯和承托觯的豐進前,主賓擦手,站起來接受。

    宰夫把豐擺放在稻米飯的西邊。

    陳設庭實。

    主賓坐下祭,然後飲盡觯中漿飲,把觯放在豐上。

     國君接受宰夫送上的束帛,用來酬謝主賓,面向西站立。

    主賓走下筵席,面朝北。

    擯者進前輔佐國君送上禮物。

    主賓下堂辭謝禮物,登堂,聽從國君的命令,下堂拜謝。

    國君辭謝。

    主賓登堂,再拜稽首,接受禮物。

    對着東楹柱,面朝北,退回到西楹柱的西邊,面朝東站立。

    國君行一次拜禮,主賓下堂,國君兩次行拜禮。

    介在主賓前出門。

    主賓面朝北拱手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