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禮
關燈
小
中
大
聘禮的禮儀。
國君和三卿謀議聘問的事,于是任命卿為使者。
卿(使者)再拜稽首辭讓,國君不準許,于是退回原位。
已經謀議出使之事,也同任命使者一樣任命上介。
宰命令司馬任命衆介,衆介都接受命令,不推辭。
宰寫下行聘禮物的數目,命令宰夫讓衆官吏準備。
到出使的前一天傍晚,陳列禮物。
使者穿上朝服,率領衆介,傍晚拜見國君。
館人在寝門外鋪幕。
準備聘禮的人陳列禮物,獸皮,頭朝北,以西邊為上位。
在兩邊的獸皮上放上進獻的物品(束帛及玄纁)。
馬就面對北方,在馬前的幕上放上束帛玄纁。
使者面朝北,衆介站在他的左邊,以東邊為上位。
卿大夫在幕的東邊,面朝西,以北邊為上位。
冢宰進入路門向國君報告準備情況。
國君穿着朝服從路門的左邊出來,面朝南。
太史讀簿書,核對禮物。
冢宰拿着簿書向國君報告準備完畢,把簿書交給使者。
使者接過簿書,把它交給上介。
國君拱手行禮,進入路門。
随行官吏把禮物裝在車上,停放在寝門外。
上介監視裝車的人。
把簿書收妥。
第二天,主賓穿朝服在祢廟陳列禮物。
有司在室中鋪席設幾。
祝先進入室中,主人跟随着進入。
主人在右邊,兩次行拜禮。
祝向祢禱告。
主人又兩次行拜禮。
祝陳列禮物,把長一丈八尺的黑色、淺紅色帛共十卷放在幾的下邊。
祝和主人走出室。
主人站在室門的東邊。
祝站在窗戶西邊。
祝又走進室内取禮物,下堂,把束帛卷起放在竹器裡,埋到西階的東邊。
又在廟門外向行神陳列禮物。
然後接受命令,上介陳列禮物也是如此。
上介和衆介等候在使者的門外。
使者在車上插着旃旗,率領上介和衆介在朝門接受命令。
國君穿朝服面向南。
卿大夫面朝西,以北為上位。
國君派卿讓使者進入。
使者進入,衆介随着進入,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國君拱手施禮,使者進前,上介站在使者的左側,接續聽命。
賈人面朝西坐下,打開木匣,拿出圭玉、缫垂懸,不站起而交給冢宰。
冢宰拿着圭,把缫折起,從國君的左邊交給使者。
使者接受圭,和冢宰面朝同一方向。
把缫垂懸,接受使命。
向上介陳述使命後,和上介面朝同一方向把圭、缫交給他。
上介接受圭,折起缫,出門交給随行的賈人。
衆介不跟随出門。
接受進獻用的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璧,接受國君夫人的聘璋,進獻用的黑色、淺紅色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琮,都和受圭的禮儀相同。
然後出行,在郊外住宿。
把旃旗收起。
如果路過鄰國,到達邊境時,使者派次介借道。
次介拿着束帛到鄰國的外朝,說:“請引導。
”把束帛放在地上。
鄰國的下大夫拿着束帛進去報告,出來說“允許”,于是接受束帛。
鄰國按照禮節饋贈,給上賓(使者)殺好的牛羊豕三牲,路上用的糧食、草料。
衆介都得到饋贈,鄰國的士引導他們走到國境。
在鄰國的國境上立《誓》。
使者面朝南,上介面朝西,衆介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史讀《誓書》,司馬拿着馬鞭站在史的身後。
沒有進入所聘國的國境,演習一次行聘的禮儀,堆土為壇,畫上台階,帷幕在壇的北邊,沒有宮。
穿朝服,沒有立主人,沒有拿玉。
衆介都參加演習,面朝北,以西邊為上位。
演習進獻,士拿着庭實。
演習進獻國君夫人的聘禮也是如此。
演習公事禮儀,不演習私事禮儀。
到達所聘國的國境,把旃旗系在車上,立誓不違犯禮儀。
然後向守關的人通報。
守關的人問明随從的有幾個人,使者讓介回答。
所聘國的國君派士詢問來聘的原因。
于是讓人引導來聘者入境。
進入所聘國國境,收起旃旗,然後展視禮物。
鋪幕,主賓(使者) 穿朝服站在幕的東邊,面朝西。
介都面朝北,以東為上位。
賈人面朝北,坐下擦拭圭,然後拿着圭展示它。
上介面朝北查視,退回原位。
賈人把圭退回匣中。
陳列獸皮,頭部朝北,以西邊為上位。
又擦拭璧,展示璧。
和束帛一起放在左邊的獸皮上。
上介查視,退回。
馬則在幕的南邊,馬頭朝北,在馬前的幕上放上束帛。
展示國君夫人的行聘進獻禮物也是如此。
賈人向上介報告,上介向主賓報告。
有司展示衆人的束帛,自己報告主賓。
到達遠郊,又展示一次行聘、進獻的禮物,如同入境後所做的一樣。
到達館舍,在賈人住的館舍展示行聘、進獻的禮物,如同入境後所做的一樣。
主賓(使者)到所聘國的近郊,讓人系好旃旗。
所聘國的國君派下大夫問“到哪兒去?”返回。
所聘國的國君派卿穿朝服拿束帛慰勞來賓者。
上介出門請問何事,進門報告主賓。
主賓依禮辭謝。
在館舍門外迎接來慰勞的卿。
兩次行拜禮。
來慰勞的人不回拜。
主賓拱手行禮,先進入門内,在館舍的門内接受慰勞品。
來慰勞的人捧着禮物進入,面朝東向主賓表達自己國君的命令。
主賓面朝北聽取命令。
轉身稍後退,再拜稽首,接受禮物。
來慰勞的人出門。
主賓把禮物交給屬下。
出門迎請來慰勞的人,來慰勞的人依禮辭謝。
主賓拱手行禮,先進門,來慰勞的人跟随他。
在門内擺設四張麋鹿皮。
主賓用束錦酬勞來慰勞的人。
來慰勞的人再拜稽首,接受束錦。
主賓為送上禮物再拜,稽首。
來慰勞的人向拿糜鹿皮的人拱手行禮,然後出門。
于是拿麋鹿皮的人退下,主賓送來慰勞的人,兩次行拜禮。
受聘國國君的夫人派下大夫來慰勞,拿着二個方竹簠,有黑色面子、淺紅色裡子的遮蓋物,有蓋子,裡邊裝着棗和栗子。
右手拿着棗,左手拿着栗子進前,主賓接受棗,大夫用雙手把栗子交給主賓,主賓接受,如同接受來慰勞的卿的禮儀。
招待下大夫的禮儀如同招待來慰勞的卿的禮儀。
下大夫來慰勞的人于是随主賓進入。
到達外朝,主國國君說:“我先君的祧不好(自謙),已經打掃幹淨等待。
”主賓(使者)說:“今日得到國君有閑暇時間。
”賓說:“俟閑。
”大夫引導主賓等到館舍,(主國的)卿到館舍,主賓出迎,兩次行拜禮。
宰夫穿朝服設便宴。
煮熟的牛羊豕三牲在西邊,鼎九個,陪鼎三個。
生的牛羊豕三牲在東邊,鼎七個。
堂上的飯食有八簋、六铏、兩簠、八壺。
西夾屋的飯食有六簋、四铏、兩簠、六壺。
門外的米、禾都是二十車。
柴、草各四十車。
上介是煮熟的牛羊豕三牲,在西邊,鼎七個,陪鼎三個。
堂上的飯食有六簋、四铏、兩簠、六壺。
門外的米、禾都是十車。
柴、草二十車。
衆介都是煮熟的羊豕。
第二天,下大夫到館舍迎接主賓。
主賓穿皮弁服朝聘主國國君,到朝,主賓進入,有司在門外西邊依次陳列禮物。
卿做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做為紹擯。
擯是出門問事并傳話的人。
國君穿皮弁服,在大門内迎賓。
大夫引主賓進入。
主賓由門的左側進入。
主國國君兩次行拜禮,主賓辭謝,不回拜。
主國國
國君和三卿謀議聘問的事,于是任命卿為使者。
卿(使者)再拜稽首辭讓,國君不準許,于是退回原位。
已經謀議出使之事,也同任命使者一樣任命上介。
宰命令司馬任命衆介,衆介都接受命令,不推辭。
宰寫下行聘禮物的數目,命令宰夫讓衆官吏準備。
到出使的前一天傍晚,陳列禮物。
使者穿上朝服,率領衆介,傍晚拜見國君。
館人在寝門外鋪幕。
準備聘禮的人陳列禮物,獸皮,頭朝北,以西邊為上位。
在兩邊的獸皮上放上進獻的物品(束帛及玄纁)。
馬就面對北方,在馬前的幕上放上束帛玄纁。
使者面朝北,衆介站在他的左邊,以東邊為上位。
卿大夫在幕的東邊,面朝西,以北邊為上位。
冢宰進入路門向國君報告準備情況。
國君穿着朝服從路門的左邊出來,面朝南。
太史讀簿書,核對禮物。
冢宰拿着簿書向國君報告準備完畢,把簿書交給使者。
使者接過簿書,把它交給上介。
國君拱手行禮,進入路門。
随行官吏把禮物裝在車上,停放在寝門外。
上介監視裝車的人。
把簿書收妥。
第二天,主賓穿朝服在祢廟陳列禮物。
有司在室中鋪席設幾。
祝先進入室中,主人跟随着進入。
主人在右邊,兩次行拜禮。
祝向祢禱告。
主人又兩次行拜禮。
祝陳列禮物,把長一丈八尺的黑色、淺紅色帛共十卷放在幾的下邊。
祝和主人走出室。
主人站在室門的東邊。
祝站在窗戶西邊。
祝又走進室内取禮物,下堂,把束帛卷起放在竹器裡,埋到西階的東邊。
又在廟門外向行神陳列禮物。
然後接受命令,上介陳列禮物也是如此。
上介和衆介等候在使者的門外。
使者在車上插着旃旗,率領上介和衆介在朝門接受命令。
國君穿朝服面向南。
卿大夫面朝西,以北為上位。
國君派卿讓使者進入。
使者進入,衆介随着進入,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國君拱手施禮,使者進前,上介站在使者的左側,接續聽命。
賈人面朝西坐下,打開木匣,拿出圭玉、缫垂懸,不站起而交給冢宰。
冢宰拿着圭,把缫折起,從國君的左邊交給使者。
使者接受圭,和冢宰面朝同一方向。
把缫垂懸,接受使命。
向上介陳述使命後,和上介面朝同一方向把圭、缫交給他。
上介接受圭,折起缫,出門交給随行的賈人。
衆介不跟随出門。
接受進獻用的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璧,接受國君夫人的聘璋,進獻用的黑色、淺紅色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琮,都和受圭的禮儀相同。
然後出行,在郊外住宿。
把旃旗收起。
如果路過鄰國,到達邊境時,使者派次介借道。
次介拿着束帛到鄰國的外朝,說:“請引導。
”把束帛放在地上。
鄰國的下大夫拿着束帛進去報告,出來說“允許”,于是接受束帛。
鄰國按照禮節饋贈,給上賓(使者)殺好的牛羊豕三牲,路上用的糧食、草料。
衆介都得到饋贈,鄰國的士引導他們走到國境。
在鄰國的國境上立《誓》。
使者面朝南,上介面朝西,衆介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史讀《誓書》,司馬拿着馬鞭站在史的身後。
沒有進入所聘國的國境,演習一次行聘的禮儀,堆土為壇,畫上台階,帷幕在壇的北邊,沒有宮。
穿朝服,沒有立主人,沒有拿玉。
衆介都參加演習,面朝北,以西邊為上位。
演習進獻,士拿着庭實。
演習進獻國君夫人的聘禮也是如此。
演習公事禮儀,不演習私事禮儀。
到達所聘國的國境,把旃旗系在車上,立誓不違犯禮儀。
然後向守關的人通報。
守關的人問明随從的有幾個人,使者讓介回答。
所聘國的國君派士詢問來聘的原因。
于是讓人引導來聘者入境。
進入所聘國國境,收起旃旗,然後展視禮物。
鋪幕,主賓(使者) 穿朝服站在幕的東邊,面朝西。
介都面朝北,以東為上位。
賈人面朝北,坐下擦拭圭,然後拿着圭展示它。
上介面朝北查視,退回原位。
賈人把圭退回匣中。
陳列獸皮,頭部朝北,以西邊為上位。
又擦拭璧,展示璧。
和束帛一起放在左邊的獸皮上。
上介查視,退回。
馬則在幕的南邊,馬頭朝北,在馬前的幕上放上束帛。
展示國君夫人的行聘進獻禮物也是如此。
賈人向上介報告,上介向主賓報告。
有司展示衆人的束帛,自己報告主賓。
到達遠郊,又展示一次行聘、進獻的禮物,如同入境後所做的一樣。
到達館舍,在賈人住的館舍展示行聘、進獻的禮物,如同入境後所做的一樣。
主賓(使者)到所聘國的近郊,讓人系好旃旗。
所聘國的國君派下大夫問“到哪兒去?”返回。
所聘國的國君派卿穿朝服拿束帛慰勞來賓者。
上介出門請問何事,進門報告主賓。
主賓依禮辭謝。
在館舍門外迎接來慰勞的卿。
兩次行拜禮。
來慰勞的人不回拜。
主賓拱手行禮,先進入門内,在館舍的門内接受慰勞品。
來慰勞的人捧着禮物進入,面朝東向主賓表達自己國君的命令。
主賓面朝北聽取命令。
轉身稍後退,再拜稽首,接受禮物。
來慰勞的人出門。
主賓把禮物交給屬下。
出門迎請來慰勞的人,來慰勞的人依禮辭謝。
主賓拱手行禮,先進門,來慰勞的人跟随他。
在門内擺設四張麋鹿皮。
主賓用束錦酬勞來慰勞的人。
來慰勞的人再拜稽首,接受束錦。
主賓為送上禮物再拜,稽首。
來慰勞的人向拿糜鹿皮的人拱手行禮,然後出門。
于是拿麋鹿皮的人退下,主賓送來慰勞的人,兩次行拜禮。
受聘國國君的夫人派下大夫來慰勞,拿着二個方竹簠,有黑色面子、淺紅色裡子的遮蓋物,有蓋子,裡邊裝着棗和栗子。
右手拿着棗,左手拿着栗子進前,主賓接受棗,大夫用雙手把栗子交給主賓,主賓接受,如同接受來慰勞的卿的禮儀。
招待下大夫的禮儀如同招待來慰勞的卿的禮儀。
下大夫來慰勞的人于是随主賓進入。
到達外朝,主國國君說:“我先君的祧不好(自謙),已經打掃幹淨等待。
”主賓(使者)說:“今日得到國君有閑暇時間。
”賓說:“俟閑。
”大夫引導主賓等到館舍,(主國的)卿到館舍,主賓出迎,兩次行拜禮。
宰夫穿朝服設便宴。
煮熟的牛羊豕三牲在西邊,鼎九個,陪鼎三個。
生的牛羊豕三牲在東邊,鼎七個。
堂上的飯食有八簋、六铏、兩簠、八壺。
西夾屋的飯食有六簋、四铏、兩簠、六壺。
門外的米、禾都是二十車。
柴、草各四十車。
上介是煮熟的牛羊豕三牲,在西邊,鼎七個,陪鼎三個。
堂上的飯食有六簋、四铏、兩簠、六壺。
門外的米、禾都是十車。
柴、草二十車。
衆介都是煮熟的羊豕。
第二天,下大夫到館舍迎接主賓。
主賓穿皮弁服朝聘主國國君,到朝,主賓進入,有司在門外西邊依次陳列禮物。
卿做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做為紹擯。
擯是出門問事并傳話的人。
國君穿皮弁服,在大門内迎賓。
大夫引主賓進入。
主賓由門的左側進入。
主國國君兩次行拜禮,主賓辭謝,不回拜。
主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