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古後之聞?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罰。

     【直解】虐,是害。

    古後,即是先王。

    懷,是安。

    俾,是使。

    咎,是罪。

    比于罰,是比附遷徙的罪名。

    盤庚又明己遷都之意說道:“昔我殷邦,河水為災,天降大害,先王不敢安居,其所以興作而遷徙者,隻為人情莫不欲安,但看于民有利,則用之以遷而已。

    此先王之事,我之所聞者也。

    爾何不思我遷都之舉,乃聞之于先王,而非創為于今日者乎?蓋我所以敬承汝民命,而使汝以遷都者,惟喜與汝遠避河水之患,以共享安居之樂耳。

    是我今日為民之心,即先王視民利用遷之心也。

    豈謂汝民有罪,比附于遷徙之罰以加汝哉!汝民亦當體我之心矣。

    ” 【原文】“予若籲懷茲新邑,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直解】籲,是招呼。

    懷字,解做來字。

    新邑,指殷都說。

    盤庚說:“爾民不樂遷都者,豈謂我大違衆志,而強汝以必從乎?我想爾民的本志,豈有不願安居者,特一時為浮言所惑,故不肯遷耳。

    今我所以不憚話言之煩,而招呼懷來爾民于此新邑者,亦惟因汝民蕩析離居之故,欲與之共享安康,正以大從爾志,使得遂其舍危就安之初願也。

    然則我非強民,乃順民耳。

    汝何不熟思之乎?” 【原文】“今予将試以汝遷,安定厥邦。

    汝不憂朕心之攸困,乃鹹大不宣乃心,欽念以忱,動予一人。

    爾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

    爾忱不屬,惟胥以沈。

    不其或稽,自怒曷瘳? 【直解】試,是用。

    忱,是誠。

    鞠字,解做窮字。

    臭,是敗。

    稽,是察。

    曷瘳,是不可救的意思。

    盤庚又以不遷之害,警動庶民說道:“耿被河患,則民危而邦亦危矣。

    故今我将用汝遷都,以安定國家使汝民同享安逸。

    這是我苦心替汝思算,不得已而為此舉耳。

    汝乃不憂我心之所困苦,乃皆大不肯宣布腹心,敬慎思念,以誠意感動我一人,是不能如先民之保後胥戚矣。

    則汝惟坐待水患,以自取窮苦。

    譬如乘舟裝載者,诙及時啟行,若遲滞不濟,必然臭敗了所載的貨物。

    今日遷都,正诙君民一心,效同舟共濟之義。

    汝若又生遲疑,而從上之誠心,間斷不屬,則豈能以共濟艱難,惟相與以及沉溺而已。

    夫安定之與沉溺,這兩件利害,昭然明白。

    爾民曾不能稽察以決其從違,一旦河水潰決,無可逃避,汝雖自生怨怒,而悔已無及矣,果何救于困苦乎?爾民其審察之可也。

    ” 【原文】“汝不謀長,以思乃災,汝誕勸憂。

    今其有今罔後,汝何生在上? 【直解】勸憂,是以憂自勸,蓋所謂安其危而利其災者也。

    上,指天說。

    盤庚又說:“汝民不為長遠之謀,以思量那不遷的災禍,是汝安危利災,不知求免于憂,而大以憂自勸也。

    如今目前戀着沃饒之利,固有今日矣。

    然将來決遭沉溺而無有後日,天将斷棄汝命,汝有何生理于天乎?不遷之害,其大如此。

    汝民又将何從耶?” 【原文】“今予命汝,一無起穢以自臭。

    恐人倚乃身,迂乃心。

     【直解】穢,是惡。

    倚,是偏。

    迂,是曲。

    盤庚以民不從遷,隻因心志不定,故告之說:“是非不兩立,利害無兩從。

    今我命汝當專一此心,從我遷徙,無起傲上從康之惡,以自取沉溺之敗。

    所以然者,蓋凡人中心有主,則邪說無自而入。

    若汝心不專一,吾恐浮言之人,引誘煽惑,得以偏倚了汝之身,迂曲了汝之心,使汝是非颠倒,利害昏迷,而無中正之見,必不能決意以從遷矣。

    故當一心以聽上,然後浮言不能為之惑也。

    ” 【原文】“予迓續乃命于天,予豈汝威?用奉畜汝衆。

     【直解】迓,是迎。

    續,是接。

    畜字,解做養字。

    盤庚又發明其懇切為民之意,說道:“耿圯河水,有今罔後,汝命幾絕于天矣。

    故我命汝及早遷都者,正以迎續汝命于天,而使之更生也。

    我豈用刑威以驅迫汝哉?特用以奉養汝衆,引而納諸生全之地耳。

    ” 【原文】“予念我先神後之勞爾先,予丕克羞爾,用懷爾然。

     【直解】先神後,即是先王。

    羞字,解做養字。

    懷,是念。

    盤庚又說:“昔我先世神聖之君,如成湯、仲丁、河亶甲、祖乙,當五遷厥邦之時,爾先人竭力從遷,其勞甚矣。

    我惟思念我先神後之勞爾先人,其功不可忘。

    故我今日圖遷,大能奉養爾衆于生全之地者,用懷念爾為先民之子孫,不忍坐視其沉溺而不加拯救故也。

    是我于爾民,為謀固甚周,而用情亦甚厚矣。

    爾民顧乃不體我心而欣然樂從,何耶?” 【原文】“失于政,陳于茲,高後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 【直解】陳字,解做久字。

    崇,是大。

    高後,指成湯說。

    盤庚恐民心未服,又舉鬼神之事以恐動之,說道:“人君之政,莫大于安民。

    今耿圯河水,民之不安甚矣。

    我若不為民圖遷,是失安民之政,而久居于此也。

    我高祖成湯在天之靈,必大降罪疾于我,說道:‘汝為民主,何為虐害我民,坐視其沉溺而不救乎?’是我不能圖遷,則難逃先王之責如此。

    ” 【原文】“汝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後丕降與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罰汝,汝罔能迪。

     【直解】生生,是生養不窮的意思。

    猷,是謀。

    幼孫,是盤庚自稱。

    比,是同事。

    爽德,是失德。

    迪,是道。

    罔能迪,是無道以求免。

    盤庚說:“今日之事,我若不能圖遷以安民,固無以逭于先王之責。

    汝萬民若不能自為生養無窮之計,與我一人共謀同心,而尚憚于遷徙,則我先王亦必大降罪疾于汝,說道:‘汝何不與朕幼孫同遷乎?’故汝不從遷,有此逆理犯分之失德,則先王自上降罰于汝,汝将何道以自免哉!是民不從遷,亦難逃先王之責如此。

    ” 【原文】“古我先後,既勞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

    汝有戕,則在乃心。

    我先後綏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

     【直解】戕,是害。

    綏,是安慰的意思。

    盤庚說:“汝民不肯從遷,不但得罪于我先王,而亦得罪于爾祖父。

    蓋昔我先王之遷都,既勞爾祖父以同遷矣。

    今我繼先王而為君,則汝皆為我所畜養之民,當以汝祖父之事先王者事我,可也。

    苟有戕害在汝之心,傲上從康而不肯遷,我先王必安慰汝祖父說,爾子孫悖理抗君,我将加之罪罰。

    汝祖汝父,亦以大義難容,乃斷棄汝,而不救汝死于先王之前矣,可不畏哉!是民不從遷,又難逃祖父之責如此。

    ” 【原文】“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

    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後曰:‘作丕刑于朕孫。

    ’迪高後,丕乃崇降弗祥。

     【直解】亂字,解做治字。

    具,是兼并聚斂的意思。

    貝玉,是貨财的總稱。

    迪,是啟迪。

    盤庚對民責臣說道:“民不從遷,固難免祖父之責。

    然不但爾民為然,茲我治政之臣,所與共天位者,若不肯為民圖遷,惟貪沃饒之利,以聚蓄寶玉為事,則汝諸臣的祖父,亦必惡其所為,相與告我高後成湯說:‘我子孫為臣不忠,棄義貪利,其作大刑戮于我子孫以讨其罪。

    ’是諸臣祖父,寔啟迪我高後以大降不祥,而災害必不可免矣。

    夫臣不從遷,亦難逃祖父與先王之責如此。

    況于爾民,奚可惑其浮言而不遷乎?”商俗尚鬼,故盤庚以鬼神之說懼之,蓋因俗利導而使之易從也。

     【原文】“嗚呼!今予告汝不易。

    永敬大恤,無胥絕遠。

    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于乃心。

     【直解】恤字,解做憂字。

    猷,是圖謀。

    設,是安設。

    盤庚及複勸戒庶民,又歎息說道:“今我告汝以遷都之事,豈敢以為易而忽之。

    蓋道路既已艱難,人情尚多疑畏,展轉思慮,正我之大以為憂者。

    汝當永敬我之所大憂念,無使上下之情,相去絕遠,而誠意不相連屬也。

    如我以安民為謀,汝必分我之謀,而相與共圖之;我以憂民為念,汝必分我之念,而相與共念之。

    同心協力,期于相濟以有成,乃為可耳。

    然欲體我之心,又必先正汝之心。

    蓋天下之是非利害,都有個恰好的道理,所謂中也。

    此心一失其中,而偏邪之見得以入之矣。

    汝百姓每,各要把這道理安設于汝心,使中有所主,而事有定見,則必能知遷徙之當然,而不為浮言之所奪,豈不能分猷念以相從乎?”盤庚告民至此,其意愈切至矣。

     【原文】“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暫遇奸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新邑。

     【直解】吉,是善。

    迪,是道。

    颠越,是颠倒違越。

    劓,是割鼻之刑。

    殄滅,是殺戮盡絕。

    遺,是留。

    育,是生育。

    易字,解做移字。

    盤庚既誘民以從遷,又恐遷徙之時,奸人乘隙生變,故嚴明号令以告敕之,說道:“今往遷新都,道路之間,必須嚴肅。

    若有不善不道之人,如颠倒違越,不敬遵我之約束者,及暫時遇着的人,肆為奸宄,乘機劫掠者。

    我小則加之以劓刑,大則殄滅其種類,無複遺留生育,不使移其種于新造之邑,以壞我之良民善衆也。

    ” 【原文】“往哉生生!今予将試以汝遷,永建乃家。

    ” 【直解】建,是立。

    盤庚臨遷之時,又告民以從遷之利說:“耿被河患,汝民不能聊生矣。

    自今往于新邑,則可以定居,可以興事,而有生生之樂焉。

    夫遷之有利如此,故我今日将用汝以遷,使汝永立乃家于此,子子孫孫享生生之樂,于無窮也。

    是今日經營遷徙之圖,乃為汝一勞永逸之計,汝民何為不肯從遷,而尚戀戀于故土哉!”夫以庶民之微賤,盤庚不以刑威迫之,而必以話言曉之,必使心悅誠服,而後與之共舉大事。

    此商家之所以能固結民心,而延有道之長也。

     盤庚下 這是盤庚第三篇,記盤庚遷都之後,慰勞戒勉臣民的說話。

     【原文】盤庚既遷,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綏爰有衆。

     【直解】奠,是安定。

    居,是官民的居止。

    位,是上下的位序。

    史臣叙說,盤庚既遷新邑,鼎建國都,此時臣民居止已定,無複向時蕩析離居之患矣。

    然遷徙初安,經制未備。

    于是盤庚乃各正其上下尊卑之位,以明相臨之分,又慰勞臣民遷徙之勞,以安有衆之情焉。

     【原文】曰:“無戲怠,懋建大命。

     【直解】戲,是輕侮的意思。

    怠,是怠惰。

    大命,是國家之命,盤庚戒勉臣民說:“爾等臣民,昔固有傲上從康者,今新都既适,綱紀粗定,無得戲侮怠惰,如往時之故習,必須盡心勉力,趨事赴功。

    為臣的各修職業,為民的各務生理,以建立我國家之大命,使之長久安甯可也。

    ”蓋遷都一舉,乃國家更新之會,故盤庚于既遷之後,警惕而作新之如此。

     【原文】“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曆告爾百姓于朕志。

    罔罪爾衆,爾無共怒,協比讒言予一人。

     【直解】敷心腹腎腸,是吐露實情的意思。

    曆字,解做盡字。

    百姓,是庶民與百官族姓,兼臣民說。

    協,是合同。

    比,是附和。

    盤庚雖已遷都,猶恐臣民勉強順從,而心懷怨怒,故告之說:“上下之情,常患不能相信。

    今我敷布心腹腎腸,凡胸中所蘊蓄的,都明白吐露,盡告爾臣民以朕志,使爾等知悉。

    蓋遷都之時,爾衆有倡為浮言,說事定之後,加汝罪責者,豈知我已釋然于心,不複追究往事,加罪于爾衆矣。

    爾衆各宜安心守分,無得共懷疑慮,而有怨怒之意,合同附和,而加讒謗之說于我一人。

    則上下相信,人人自安,可以共保國家之業于無窮矣。

    ” 【原文】“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兇德,嘉績于朕邦。

     【直解】古我先王,指成湯說。

    多,是推廣的意思。

    适,是往,亳都近山,故叫做适于山。

    降字,解做下字,是除去的意思。

    兇德,是災禍。

    嘉績,是美功。

    盤庚說:“昔我始祖契,建都于亳,既無水患,而有功于民,其後屢遷,前功或幾乎墜矣。

    我先王成湯,将欲推廣前人之功,而不使之失墜,故又往居于亳,還歸舊都。

    那時山高土厚,得免河水之災,除去了國家的兇禍,所以能安居樂業,修政立事,而有嘉美之績于我國家也。

    是先王遷都之善如此。

    ” 【原文】“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

    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肆上帝将複我高祖之德,亂越我家。

    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直解】蕩,是浮蕩。

    析,是分析。

    極字,解做止字。

    亂,是治。

    越,是及。

    笃敬,是誠笃恭敬之臣。

    盤庚又叙己遷都之意,說道:“今耿都為河水所壞,我民浮蕩分析,離散居處,無有定止之期,将陷于兇德而莫之救矣。

    汝等隻說我無故震動萬民,而為此必遷之舉,不知乃天意之所在耳。

    蓋國家之治亂,寔先業之降替所關。

    今上帝将複我高祖成湯之德,而治及我國家,故默牖我心,使我與二三笃敬之臣,忠誠體國,能審利害者,相與計議而行,用以敬承汝民垂絕之命,使之舍危就安,以長居于此新邑也。

    民安,則國治,而祖德于是乎複矣。

    夫成湯以多前功,而我以複祖德,則遷都之舉,豈無故而勞民者哉!” 【原文】“肆予沖人,非廢厥謀,吊由靈。

    各非敢違蔔,用宏茲贲。

     【直解】沖人,是盤庚自稱。

    吊字,解做至字。

    由,是用。

    靈,是善。

    宏,是恢擴的意思。

    贲字,解做大字,指國家大業說。

    盤庚慰谕臣民說道:“當初我欲遷都,嘗參之人謀,而決之龜蔔矣。

    爾臣民有言不可遷者,我皆不從,非我沖人不恤人言,廢其謀而不用也。

    蓋謀不貴于多而貴于善。

    爾臣民之中,有能審利害之寔而以為當遷者,乃是善謀,我則信而從之,确乎不易,乃至用爾衆謀之善者耳。

    這是我至公之心,豈有意于違衆哉!然爾衆之不肯從遷,亦非敢故違我之吉蔔也。

    蓋以為聽于神,不若聽于民。

    苟輕易遷徙,動搖人心,則基業豈能安固。

    故欲我聽從民便,待水患之自息,使民安國治,以恢宏此國家之大業耳。

    這是爾愛國之情,亦豈有意于違蔔哉!然則我之心,爾衆固宜知之,爾衆之情,我亦諒之矣。

    上下之間,歡然相信,複何疑何懼之有。

    ” 【原文】“嗚呼!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皆隐哉! 【直解】邦伯,是統率諸侯之官。

    師長,是衆官之長。

    百執事,是大夫以下,凡有職事的官。

    隐字,解做痛字。

    盤庚既慰勞臣民,又以安民之功責望臣下,先歎息說道:“凡我群臣,有任嶽牧而為諸侯之統率者,有任公卿而為衆官之長者,有各司一職而為百執事者,其人不同,皆輔我以治民者也。

    今百姓每遷徙之初,生理未複,艱難之狀,甚可憐憫。

    爾群臣尚皆恻然隐痛于心哉!誠有隐痛之心,則所以撫恤而安全之者,自不容不盡其職矣。

    ” 【原文】“予其懋簡相爾,念敬我衆。

     【直解】懋,是勉。

    簡,是擇。

    相,是開導的意思。

    盤庚說:“安民之務,知人為先。

    爾群臣之中,賢否不一,我将勉力簡擇,委任那愛民的人,罷黜那不愛民的人,用以開導爾等,使各自勉勵,修舉職業,常以民生為念,而敬慎不忽耳。

    爾群臣可不體我之德意以緻之于民乎?” 【原文】“朕不肩好貨,敢恭生生。

    鞠人謀人之保居,叙欽。

     【直解】肩字,解做任字。

    敢,是勇。

    鞠,是撫養。

    謀,是營謀。

    鞠人謀人,都是愛養百姓的意思。

    叙,是用。

    欽,是敬。

    盤庚承上文說:“凡為臣者,貪好貨财,則必聚斂于百姓,是不能念敬我衆者也。

    我決不任用那好貨的人。

    若能勇于敬民,以其生生為念,一心要把百姓每撫養,替百姓每營謀,凡可以保其居止,而樂生興事者,皆為之盡心竭力,是能念敬我衆者也。

    我則叙而用之,予之以爵祿,欽而敬之,優之以禮貌焉。

    此我之懋勉簡擇以為民者也。

    ” 【原文】“今我既羞告爾于朕志,若否,罔有弗欽。

     【直解】羞字,解做進字。

    若,是順。

    否,是不順。

    盤庚說:“我所叙用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