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宇宙發生論者

關燈
離三卦。

    用同樣的程序可得全部八卦,其順序為:乾三,兌三,離三,震三.巽三,坎三、艮三,坤三。

    八卦各代表一定的原則或勢力。

     這些原則,實體化為天、地及宇宙萬物。

    邵雍說;"天生于動者也,地生于靜者也,一動一靜交而天地之道盡之矣。

    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一陰一陽交而天之用盡之矣。

    靜之始則柔生焉。

    靜之極則剛生焉,一剛一柔交而地之用盡之矣。

    "(《皇極經世·觀物内篇》)像其他術語一樣,"剛"、"柔"也是邵雍從《易傳》中借用的,其中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說卦傳》) 邵雍進一步寫道:"太陽為日,太陰為月,少陽為星,少陰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體盡之矣。

    ……太柔為水,太剛為火,少柔為土,少剛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體盡之矣。

    "(同上) 這就是邵雍的關于宇宙起源的理論,這是從他的圖嚴格地演繹出來的。

    在這個圖中,太極本身沒有實際畫出來,但是可以這樣理解:第一層下面的空白就象征着太極。

    邵雍寫道:"太極一也,不動;生二,二則神也。

    神生數,數生象,象生器。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這些數和象都在圖中得到了說明。

     事物的演化規律 若在上圖上方增加第四、第五、第六層,并用同樣的組合程序,可得六十四卦全圖。

    再将此圖分為相等的兩半,每半彎成半圓,再将這兩個半圓合為一圓,即得邵雍的另一張圖,名叫《六十四卦圓圖方位圖》。

     考察這張圖(為了簡明,将六十四卦減為十二"主卦"),可以看出十二"主卦"在圖中固定的順序如下(由中看起,順時針方向): 這個序列可用所謂"加一倍法"自動地達成,因為圖中每層符号的數目總是比下一層符号數目加一倍,所以最上層即第六層的符号數目是六十四,六層組成六十四卦。

    這個簡單的級數,使這張圖顯得很自然,同時又很神秘。

    因此,它作為邵雍的一項最偉大的發現而受到絕大多數新儒家的人的歡呼,據說在這項發現内可以找到萬物演化的規律和宇宙秘密的鑰匙。

     這個規律不僅适用于一年四季的交替,而且适用于每二十四小時的晝夜交替。

    照邵雍與其他新儒家的說法,陰可以解釋為隻是陽的否定。

    所以,陽若是宇宙的成的力量,陰就是宇宙的毀的力量。

    用這個意義解釋陰陽,則此圖表示的規律是說宇宙萬物都經過成和毀的階段。

    所以,複三卦的初受表示成的階段的開始,乾三卦則表示成的階段的完成。

    (女後)三卦的初爻表示毀的階段的開始,坤三卦則表示毀的階段的完成。

    此圖用這樣的方式,形象地說明了宇宙規律是凡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這個原理正是老子和"易傳"所強調的。

     世界作為一個整體,決不是這個宇宙規律的例外。

    所以邵雍認為,在複卦初爻,世界就開始存在了。

    到了泰卦,世界上的個體事物就開始産生了。

    這時候人出現了,到了乾卦就達到文明的黃金時代。

    接着就是不斷的毀壞過程,到了剝卦,一切個體事物都毀滅了;到了坤卦,整個世界都不在了。

    然後又在複卦初爻再現時開始了另一個世界,又重複以上的全過程。

    每個世界的成毀各經曆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邵雍的主要著作是《皇極經世》,這部書裡有我們現存世界的詳細年譜。

    照這部年譜所說,我們這個世界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了。

    那是在堯的時代,即公元前二十四世紀。

    我們現在是相當于剝卦的時代,是萬物開始毀滅的時代。

    第十四章 已經講到,中國哲學家大都認為,曆史是不斷退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現在的一切都不如理想的過去。

    邵雍的理論給予這種觀點以形上學的根據。

     關于凡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的理論。

    聽起來好像黑格爾的理論,不過照黑格爾的說法,一個事物被否定了,一個新事物在更高水平上開始了。

    但是照老子和"易傳"的說法,一個事物被否定了。

    新事物隻是重複舊事物。

    這是具有農業民族特征的哲學,我在第二章 已經指出了這一點。

     張載的宇宙發生論 本章要提到的第三個講宇宙發生論的新儒家哲學家是張載,号橫渠先生(1020一10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