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妻上
關燈
小
中
大
“你本來就是個羌人和胡人的野種,你禍害天下還沒有夠啊!
我夫君家,清明廉正的德行代代相傳。
我的先夫皇甫規文武全才,是漢室的忠臣,你那時隻不過是他驅使下的一個小小走卒,你敢對你的上司的夫人行非禮嗎?”董卓命人将一輛車拉進庭院中,将她的頭套進轭裡,然後鞭打她。
皇甫妻對那些打她的人說:“為什麼不打得重一點呢?我隻願快點死。
”她最終被打死在車下。
後人為她畫像,稱她為“禮宗”。
【原文】魏大将軍曹爽從弟文叔妻,谯郡夏侯文甯之女,名令女。
文叔早死,服阕,自以年少無子,恐家必嫁己,乃斷發以為信。
其後家果欲嫁之。
令女聞,即複以刀截兩耳。
居止嘗依爽。
及爽被誅,曹氏盡死,令女叔父上書,與曹氏絕婚,強迎令女歸。
時文甯為梁相,憐其少執義,又曹氏無遺類,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諷之。
令女歎且泣曰:“吾亦悔之,許之是也。
”家以為信,防之少懈。
令女于是竊入寝室,以刀斷鼻,蒙被而卧。
其母呼與語,不應。
發被視之,流血滿床席。
舉家驚惶,奔往視之,莫不酸鼻。
或謂之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栖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且夫家夷滅已盡,守此欲誰為哉?”令女曰:“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曹氏前盛之時,尚欲保終,況今衰亡,何忍棄之?禽獸之行,吾豈為乎?”司馬宣王聞而嘉之,聽使乞子,養為曹氏後。
【譯述】魏大将軍曹爽從弟文叔的妻子,是谯郡夏侯文甯的女兒,她的名字叫令女。
文叔很早就死了,令女服喪期滿後,自料自己年輕而且沒有孩子,娘家肯定要讓他改嫁,于是她剪斷自己的頭發,以示自己不再改嫁。
後來,娘家果然想讓她再嫁,令女聽說後,又用刀子剪下了自己的兩個耳朵,并住在曹爽家裡。
等到曹爽被殺,曹氏家族被滅族,令女的叔父上書朝廷,聲明他家與曹家斷絕婚姻關系,而且硬将令女接回娘家。
此時令女的父親文甯擔任梁相,可憐女兒還年輕,卻固執于婦道,而且曹家已經沒有後人了,因此他希望女兒能改變初衷。
于是他派人去勸說女兒。
令女假裝歎氣而且哭着說:“我也很後悔,我答應便是了。
”家人信以為真,便不再防範她。
令女于是偷偷進入寝室,用刀子割斷了自己的鼻子,然後用被子蒙住頭睡在床上。
她母親叫她,與她說話,她不答應。
揭開被子一看,血流滿床。
全家人都很驚慌,跑去看她,都為之掉淚。
有人對她說:“人活在世上,就好象一點灰塵落在了小草上,為何要這麼認真呢?況且你丈夫家已被滅族,你即使守着,又為了誰呢?” 令女回答說:“我聽說仁德的人不因為盛衰窮富而改變自己的節操;有義氣的人不因為存亡而變心。
曹家在興盛的時候,我還想保持名節,而況他家現在已經衰亡,我怎麼忍心背棄他們呢?像禽獸一樣無情無義的事,我怎麼能夠做出來呢?”司馬宣王聽說了這件事,便贊揚她的德行,任憑她去要一個孩子來撫養,作為曹氏的後代。
【原文】後魏钜鹿魏溥妻房氏者,慕容垂貴鄉太守常山房湛女也。
幼有烈操,年十六,而溥遇疾且卒,顧謂之曰:“死不足恨,但痛母老家貧,赤子蒙眇,抱怨于黃垆耳。
”房垂泣而對曰:“幸承先人餘訓,出事君子,義在偕老。
有志不從,蓋其命也。
今夫人在堂,弱子襁褓,顧當以身少相衛,永釋長往之恨。
”俄而溥卒。
及将大斂,房氏操刀割左耳,投之棺中,仍曰:“鬼神有知,相期泉壤。
”流血滂然,喪者哀懼。
姑劉氏辍哭而謂曰:“新婦何至于此?”對曰:“新婦少年,不幸早寡,實慮父母未量至情,觊持此自誓耳。
”聞知者莫不感怆。
時子緝生未十旬,鞠育于後房之内,未曾出門。
遂終身不聽絲竹,不預坐席。
緝年十二,房父母仍存,于是歸甯。
父兄尚有異議,緝竊聞之,以啟其母。
房命駕,绐雲他行,因而遂歸,其家弗知之也。
行數十裡方覺,兄弟來追,房哀歎而不反。
其執意如此。
【譯述】後魏钜鹿人魏溥的妻子房氏,是慕容垂貴鄉太守常山房湛的女兒。
房氏雖然年紀不大,但頗有操守。
她十六歲的時候,丈夫魏溥得病而死。
臨死時丈夫對她說:“我死倒無所謂,隻是我母親已上年紀,家裡貧窮,而且孩子又小,這些讓我死不瞑目啊!”房氏哭着對他說:“我接受父母的指教,有幸來侍奉你,本來打算與你白頭到老。
現在不能實現這個願望,這大概也是天意。
你死之後,上有高堂老母,下有襁褓幼子,隻有我年輕力壯,我自當照料他們,請你放心好了。
”夫妻倆說完這些話,魏溥就死了。
入殓的時候,房氏用刀子将自己的左耳朵割下來,扔進棺材裡,并說:“如果鬼神有知的話,請你在地下等我。
”她血流如注,參加喪禮的人看了,都既可憐她,又感到驚懼。
婆婆劉氏哭着說:“媳婦你為什麼要這樣呢?”房氏回答說:“我年紀還小,不幸早寡,我擔心我的父母親不考慮我們的夫妻感情,令我改嫁,所以我割耳發誓,不再改嫁。
”聽到這話的人無不感歎而悲怆。
這時他們的孩子緝出生還不到一百天,房氏在家裡撫養孩子,從不出門。
她終身不聽音樂,不和外邊的人同坐。
緝十二歲的時候,房氏的父母仍然健在,于是他回家去看望父母。
此時她的父親和哥哥還有讓她改嫁的意思,緝偷偷地聽見了這些議論,便告給了她的母親。
房氏于是讓備車,謊稱
我的先夫皇甫規文武全才,是漢室的忠臣,你那時隻不過是他驅使下的一個小小走卒,你敢對你的上司的夫人行非禮嗎?”董卓命人将一輛車拉進庭院中,将她的頭套進轭裡,然後鞭打她。
皇甫妻對那些打她的人說:“為什麼不打得重一點呢?我隻願快點死。
”她最終被打死在車下。
後人為她畫像,稱她為“禮宗”。
【原文】魏大将軍曹爽從弟文叔妻,谯郡夏侯文甯之女,名令女。
文叔早死,服阕,自以年少無子,恐家必嫁己,乃斷發以為信。
其後家果欲嫁之。
令女聞,即複以刀截兩耳。
居止嘗依爽。
及爽被誅,曹氏盡死,令女叔父上書,與曹氏絕婚,強迎令女歸。
時文甯為梁相,憐其少執義,又曹氏無遺類,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諷之。
令女歎且泣曰:“吾亦悔之,許之是也。
”家以為信,防之少懈。
令女于是竊入寝室,以刀斷鼻,蒙被而卧。
其母呼與語,不應。
發被視之,流血滿床席。
舉家驚惶,奔往視之,莫不酸鼻。
或謂之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栖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且夫家夷滅已盡,守此欲誰為哉?”令女曰:“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曹氏前盛之時,尚欲保終,況今衰亡,何忍棄之?禽獸之行,吾豈為乎?”司馬宣王聞而嘉之,聽使乞子,養為曹氏後。
【譯述】魏大将軍曹爽從弟文叔的妻子,是谯郡夏侯文甯的女兒,她的名字叫令女。
文叔很早就死了,令女服喪期滿後,自料自己年輕而且沒有孩子,娘家肯定要讓他改嫁,于是她剪斷自己的頭發,以示自己不再改嫁。
後來,娘家果然想讓她再嫁,令女聽說後,又用刀子剪下了自己的兩個耳朵,并住在曹爽家裡。
等到曹爽被殺,曹氏家族被滅族,令女的叔父上書朝廷,聲明他家與曹家斷絕婚姻關系,而且硬将令女接回娘家。
此時令女的父親文甯擔任梁相,可憐女兒還年輕,卻固執于婦道,而且曹家已經沒有後人了,因此他希望女兒能改變初衷。
于是他派人去勸說女兒。
令女假裝歎氣而且哭着說:“我也很後悔,我答應便是了。
”家人信以為真,便不再防範她。
令女于是偷偷進入寝室,用刀子割斷了自己的鼻子,然後用被子蒙住頭睡在床上。
她母親叫她,與她說話,她不答應。
揭開被子一看,血流滿床。
全家人都很驚慌,跑去看她,都為之掉淚。
有人對她說:“人活在世上,就好象一點灰塵落在了小草上,為何要這麼認真呢?況且你丈夫家已被滅族,你即使守着,又為了誰呢?” 令女回答說:“我聽說仁德的人不因為盛衰窮富而改變自己的節操;有義氣的人不因為存亡而變心。
曹家在興盛的時候,我還想保持名節,而況他家現在已經衰亡,我怎麼忍心背棄他們呢?像禽獸一樣無情無義的事,我怎麼能夠做出來呢?”司馬宣王聽說了這件事,便贊揚她的德行,任憑她去要一個孩子來撫養,作為曹氏的後代。
【原文】後魏钜鹿魏溥妻房氏者,慕容垂貴鄉太守常山房湛女也。
幼有烈操,年十六,而溥遇疾且卒,顧謂之曰:“死不足恨,但痛母老家貧,赤子蒙眇,抱怨于黃垆耳。
”房垂泣而對曰:“幸承先人餘訓,出事君子,義在偕老。
有志不從,蓋其命也。
今夫人在堂,弱子襁褓,顧當以身少相衛,永釋長往之恨。
”俄而溥卒。
及将大斂,房氏操刀割左耳,投之棺中,仍曰:“鬼神有知,相期泉壤。
”流血滂然,喪者哀懼。
姑劉氏辍哭而謂曰:“新婦何至于此?”對曰:“新婦少年,不幸早寡,實慮父母未量至情,觊持此自誓耳。
”聞知者莫不感怆。
時子緝生未十旬,鞠育于後房之内,未曾出門。
遂終身不聽絲竹,不預坐席。
緝年十二,房父母仍存,于是歸甯。
父兄尚有異議,緝竊聞之,以啟其母。
房命駕,绐雲他行,因而遂歸,其家弗知之也。
行數十裡方覺,兄弟來追,房哀歎而不反。
其執意如此。
【譯述】後魏钜鹿人魏溥的妻子房氏,是慕容垂貴鄉太守常山房湛的女兒。
房氏雖然年紀不大,但頗有操守。
她十六歲的時候,丈夫魏溥得病而死。
臨死時丈夫對她說:“我死倒無所謂,隻是我母親已上年紀,家裡貧窮,而且孩子又小,這些讓我死不瞑目啊!”房氏哭着對他說:“我接受父母的指教,有幸來侍奉你,本來打算與你白頭到老。
現在不能實現這個願望,這大概也是天意。
你死之後,上有高堂老母,下有襁褓幼子,隻有我年輕力壯,我自當照料他們,請你放心好了。
”夫妻倆說完這些話,魏溥就死了。
入殓的時候,房氏用刀子将自己的左耳朵割下來,扔進棺材裡,并說:“如果鬼神有知的話,請你在地下等我。
”她血流如注,參加喪禮的人看了,都既可憐她,又感到驚懼。
婆婆劉氏哭着說:“媳婦你為什麼要這樣呢?”房氏回答說:“我年紀還小,不幸早寡,我擔心我的父母親不考慮我們的夫妻感情,令我改嫁,所以我割耳發誓,不再改嫁。
”聽到這話的人無不感歎而悲怆。
這時他們的孩子緝出生還不到一百天,房氏在家裡撫養孩子,從不出門。
她終身不聽音樂,不和外邊的人同坐。
緝十二歲的時候,房氏的父母仍然健在,于是他回家去看望父母。
此時她的父親和哥哥還有讓她改嫁的意思,緝偷偷地聽見了這些議論,便告給了她的母親。
房氏于是讓備車,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