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妻上
關燈
小
中
大
是因為丢不下幼弱的孩子。
大王想要得到我,無非是為了我的美色,現在我已經是個毀了容的人了,大概可以放過我了吧!”丞相将這一情況報告給梁王,梁王嘉獎她的品行德義,于是聽其自便,并賜給她一個封号叫“高行”。
【原文】漢陳孝婦,年十六而嫁,未有子。
其夫當行戍,夫且行時,屬孝婦曰:“我生死來可知,幸有老母,無他兄弟備養,吾不還,汝肯養吾母乎?”婦應曰:“諾。
”夫果死不還。
婦乃養姑不衰,慈愛愈固,紡績織纴以為家業,終無嫁意。
居喪三年,父母哀其年少無子而早寡也,将取而嫁之。
孝婦曰:“夫行時屬妾以其老母,妾既許諾之,夫養人老母而不能卒,許人以諾而不能信,将何以立于世?”欲自殺。
其父母懼而不敢嫁也,遂使養其姑二十八年。
姑八十餘,以天年終,盡賣其田宅财物以葬之,終奉祭祀。
淮陽太守以聞,孝文皇帝使使者賜黃金四十斤,複之終身無所與,号曰“孝婦”。
【譯述】漢代陳孝婦,年僅十六歲就出嫁了,沒生孩子。
她的丈夫要去戍守邊疆,臨走的時候,囑咐她說:“我這一走,生死未蔔,家裡還有老母親,又沒有其他弟兄能夠贍養,如果我回不來,你願意贍養我的母親嗎?”孝婦回答說:“願意。
”丈夫果然死在戰場上沒有回來。
孝婦就贍養婆婆,婆媳相依為命,互相疼愛,孝婦靠紡紗織布來維持生活,始終沒有改嫁的想法。
她為丈夫居喪三年後,父母可憐她年輕守寡又沒有孩子,就想讓她改嫁。
她說:“丈夫走的時候把他的老母托付給我,我既然許下諾言就應該守信用,贍養他人老母卻不能堅持到最後,許諾于人卻不能守信運,我還怎麼活在世界上呢?”她想用自殺來反抗父母,她的父母害怕她尋死就不敢強迫她改嫁,讓她繼續贍養婆婆。
二十八年後,婆婆八十多歲,壽終正寝。
孝婦将房屋、田地等家産全部賣掉來安葬婆婆。
而且為婆婆守喪、祭祀。
淮陽太守将她的事迹禀報皇帝,孝文皇帝派遣使者賜給她黃金四十斤,免除她終身的賦役,并尊稱她為“孝婦”。
【原文】吳許升妻呂榮,郡遭寇賊,榮逾垣走。
賊持刀追之。
賊曰:“從我則生,不從我則死。
”榮曰:“義不以身受辱寇虜也。
”遂殺之。
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賊惶恐,叩頭謝罪,乃殡葬之。
【譯述】吳許升的妻子呂榮,為躲避賊寇追趕,跳牆而逃。
那些賊寇持刀追她。
賊喊:“跟我們走你就可以活命,不跟我們走就殺死你。
”呂榮回答說:“我決不受辱于賊寇!”于是自殺而死。
這天疾風暴雨,電閃雷鳴,賊寇為自己傷天害理感到恐懼,便叩頭謝罪,并安葬了呂榮。
【原文】沛劉長卿妻,五更桓榮之孫也。
生男五歲而長卿率。
妻防遠嫌疑,不肯歸甯。
兒年十五,晚又夭殁。
妻慮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
宗婦相與愍之,共謂曰:“若家殊無他意,假令有之,猶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誠,何貴義輕身之甚哉!”對曰:“昔我先君五更,學為儒宗,尊為帝師。
五更以來,曆代不替。
男以忠孝顯,女以貞順稱。
《詩》雲:‘無忝爾祖,聿修厥德。
’是以豫自刑剪,以明我情。
”沛相王吉上奏高行,顯其門闾,号曰“行義桓嫠”。
縣邑有祀必膰焉。
【譯述】沛劉長卿的妻子是五更桓榮的孫女。
他們結婚後生了一個男孩,但孩子五歲時劉長卿就死了。
妻子怕娘家讓她改嫁,便不回娘家。
她的兒子長到十五歲的時候,又不幸死掉。
劉妻考慮娘家早晚要讓她改嫁,便預先割掉自己的耳朵,發誓不嫁。
同宗族的女人們很憐憫她,一起對她說:“其實你娘家并沒有讓你改嫁的意思,即便有,我們還可以替你說情,表白你的誠意,為什麼貴義輕身竟到如此的地步呢?”她回答說:“從前我先夫活着的時候,學問上乘,被尊為帝師。
打他之後,沒有能超過他的。
男人就應該以忠誠和孝順來求得顯達,女人就應該以貞潔和溫順來赢得好名聲。
《詩經》說:‘不要羞辱你的祖先,應當修養你的德行。
’因此我預先自己毀容,以向世人表明我的心志。
”沛相王吉向皇上奏明她的高行義舉,對她進行表彰,并稱她為“行義桓嫠”。
她死之後,縣裡隻要有祭祀活動,就肯定要祭拜她。
【原文】度遼将軍皇甫規卒時,妻年猶盛而容色美。
後董卓為相國,聞其名,聘以軿辎百乘,馬四十匹,奴婢錢帛充路。
妻乃輕服詣卓門,跪自陳請,辭甚酸怆。
卓使傅奴侍者,悉拔刀圍之,而謂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風靡,何有不行于一婦人乎?”妻知不免,乃立罵卓曰:“君羌胡之種,毒害天下猶未足邪!妾之先人,清德奕世。
皇甫氏文武上才,為漢忠臣,君親非其趣使走吏乎!敢欲行非禮于爾君夫人耶?”卓乃引車庭中,以其頭懸轭,鞭撲交下。
妻謂持杖者曰:“何不重乎?速盡為惠!”遂死車下。
後人圖畫,号曰“禮宗”雲。
【譯述】度遼将軍皇甫規死的時候,他的妻子還正值盛年,姿色猶存。
後來,董卓當了相國,聽說她很美麗,就以豪華的車子百輛、四十匹馬和許多奴婢錢帛為聘禮,想娶她。
皇甫規的妻子得知後,就親自到董卓的門上,跪地陳說自己不願再嫁,言辭誠懇動人。
董卓命令手下手執利刃将她圍住,并對她說:“我以我的威勢,想讓天下的人都聽我的号令,我怎麼能容忍一個婦人竟不聽的話!”皇甫妻心知不能免禍,便幹脆站起來大罵董卓:
大王想要得到我,無非是為了我的美色,現在我已經是個毀了容的人了,大概可以放過我了吧!”丞相将這一情況報告給梁王,梁王嘉獎她的品行德義,于是聽其自便,并賜給她一個封号叫“高行”。
【原文】漢陳孝婦,年十六而嫁,未有子。
其夫當行戍,夫且行時,屬孝婦曰:“我生死來可知,幸有老母,無他兄弟備養,吾不還,汝肯養吾母乎?”婦應曰:“諾。
”夫果死不還。
婦乃養姑不衰,慈愛愈固,紡績織纴以為家業,終無嫁意。
居喪三年,父母哀其年少無子而早寡也,将取而嫁之。
孝婦曰:“夫行時屬妾以其老母,妾既許諾之,夫養人老母而不能卒,許人以諾而不能信,将何以立于世?”欲自殺。
其父母懼而不敢嫁也,遂使養其姑二十八年。
姑八十餘,以天年終,盡賣其田宅财物以葬之,終奉祭祀。
淮陽太守以聞,孝文皇帝使使者賜黃金四十斤,複之終身無所與,号曰“孝婦”。
【譯述】漢代陳孝婦,年僅十六歲就出嫁了,沒生孩子。
她的丈夫要去戍守邊疆,臨走的時候,囑咐她說:“我這一走,生死未蔔,家裡還有老母親,又沒有其他弟兄能夠贍養,如果我回不來,你願意贍養我的母親嗎?”孝婦回答說:“願意。
”丈夫果然死在戰場上沒有回來。
孝婦就贍養婆婆,婆媳相依為命,互相疼愛,孝婦靠紡紗織布來維持生活,始終沒有改嫁的想法。
她為丈夫居喪三年後,父母可憐她年輕守寡又沒有孩子,就想讓她改嫁。
她說:“丈夫走的時候把他的老母托付給我,我既然許下諾言就應該守信用,贍養他人老母卻不能堅持到最後,許諾于人卻不能守信運,我還怎麼活在世界上呢?”她想用自殺來反抗父母,她的父母害怕她尋死就不敢強迫她改嫁,讓她繼續贍養婆婆。
二十八年後,婆婆八十多歲,壽終正寝。
孝婦将房屋、田地等家産全部賣掉來安葬婆婆。
而且為婆婆守喪、祭祀。
淮陽太守将她的事迹禀報皇帝,孝文皇帝派遣使者賜給她黃金四十斤,免除她終身的賦役,并尊稱她為“孝婦”。
【原文】吳許升妻呂榮,郡遭寇賊,榮逾垣走。
賊持刀追之。
賊曰:“從我則生,不從我則死。
”榮曰:“義不以身受辱寇虜也。
”遂殺之。
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賊惶恐,叩頭謝罪,乃殡葬之。
【譯述】吳許升的妻子呂榮,為躲避賊寇追趕,跳牆而逃。
那些賊寇持刀追她。
賊喊:“跟我們走你就可以活命,不跟我們走就殺死你。
”呂榮回答說:“我決不受辱于賊寇!”于是自殺而死。
這天疾風暴雨,電閃雷鳴,賊寇為自己傷天害理感到恐懼,便叩頭謝罪,并安葬了呂榮。
【原文】沛劉長卿妻,五更桓榮之孫也。
生男五歲而長卿率。
妻防遠嫌疑,不肯歸甯。
兒年十五,晚又夭殁。
妻慮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
宗婦相與愍之,共謂曰:“若家殊無他意,假令有之,猶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誠,何貴義輕身之甚哉!”對曰:“昔我先君五更,學為儒宗,尊為帝師。
五更以來,曆代不替。
男以忠孝顯,女以貞順稱。
《詩》雲:‘無忝爾祖,聿修厥德。
’是以豫自刑剪,以明我情。
”沛相王吉上奏高行,顯其門闾,号曰“行義桓嫠”。
縣邑有祀必膰焉。
【譯述】沛劉長卿的妻子是五更桓榮的孫女。
他們結婚後生了一個男孩,但孩子五歲時劉長卿就死了。
妻子怕娘家讓她改嫁,便不回娘家。
她的兒子長到十五歲的時候,又不幸死掉。
劉妻考慮娘家早晚要讓她改嫁,便預先割掉自己的耳朵,發誓不嫁。
同宗族的女人們很憐憫她,一起對她說:“其實你娘家并沒有讓你改嫁的意思,即便有,我們還可以替你說情,表白你的誠意,為什麼貴義輕身竟到如此的地步呢?”她回答說:“從前我先夫活着的時候,學問上乘,被尊為帝師。
打他之後,沒有能超過他的。
男人就應該以忠誠和孝順來求得顯達,女人就應該以貞潔和溫順來赢得好名聲。
《詩經》說:‘不要羞辱你的祖先,應當修養你的德行。
’因此我預先自己毀容,以向世人表明我的心志。
”沛相王吉向皇上奏明她的高行義舉,對她進行表彰,并稱她為“行義桓嫠”。
她死之後,縣裡隻要有祭祀活動,就肯定要祭拜她。
【原文】度遼将軍皇甫規卒時,妻年猶盛而容色美。
後董卓為相國,聞其名,聘以軿辎百乘,馬四十匹,奴婢錢帛充路。
妻乃輕服詣卓門,跪自陳請,辭甚酸怆。
卓使傅奴侍者,悉拔刀圍之,而謂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風靡,何有不行于一婦人乎?”妻知不免,乃立罵卓曰:“君羌胡之種,毒害天下猶未足邪!妾之先人,清德奕世。
皇甫氏文武上才,為漢忠臣,君親非其趣使走吏乎!敢欲行非禮于爾君夫人耶?”卓乃引車庭中,以其頭懸轭,鞭撲交下。
妻謂持杖者曰:“何不重乎?速盡為惠!”遂死車下。
後人圖畫,号曰“禮宗”雲。
【譯述】度遼将軍皇甫規死的時候,他的妻子還正值盛年,姿色猶存。
後來,董卓當了相國,聽說她很美麗,就以豪華的車子百輛、四十匹馬和許多奴婢錢帛為聘禮,想娶她。
皇甫規的妻子得知後,就親自到董卓的門上,跪地陳說自己不願再嫁,言辭誠懇動人。
董卓命令手下手執利刃将她圍住,并對她說:“我以我的威勢,想讓天下的人都聽我的号令,我怎麼能容忍一個婦人竟不聽的話!”皇甫妻心知不能免禍,便幹脆站起來大罵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