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儉示康注釋

關燈
(121)不役于物:不被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牽制。

    于,介詞,被,受。

     (122)直道:正直之道。

     (123)小人:沒地位的人,百姓,與“君子”相對。

     (124)謹身節用:約束自己,節約費用。

    《孝經·庶人章》:“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 (125)遠罪豐家:遠離罪惡,使家庭富裕。

    遠、豐,皆為使動用法,使……遠離、使……豐足。

     (126)貪慕:貪求羨慕。

     (127)枉道速禍:不循正道而行,招緻禍患。

    枉,曲。

    速,招緻。

     (128)多求:多種奢求。

     (129)妄用:亂用,随便花費。

    妄,胡亂,随意。

     (130)敗、喪:皆為使動用法,使……敗、使……喪。

     (131)賄:貪贓受賄。

     (132)居鄉:指平民百姓。

     (133)盜:盜竊,偷竊。

     (134)正考父(fǔ):宋國的大夫,孔子的遠祖。

     (135)饘(zhān)粥:偏義複詞,偏指稀粥。

    饘,稠粥。

    粥,稀粥。

     (136)糊口:僅夠維持生活。

     (137)孟僖子:魯國大夫仲孫貜(jué)。

     (138)知:推知。

     (139)達人:顯赫的人。

     (140)季文子:魯國大夫季孫行父。

     (141)相:輔佐。

     (142)三君:指魯文公、宣公、襄公。

     (143)衣(yì):穿。

     (144)食(sì):喂養。

     (145)君子:當時有名望的人。

     (146)以為忠:認為他忠于公室。

    《左傳·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

    ” (147)管仲:齊桓公的國相。

     (148)镂簋(lòuguǐ):刻有花紋的簋。

    簋,盛食物的器具。

    文中是使用刻有花紋的簋,作動詞用。

     (149)朱纮(hóng):紅色的帽帶。

     (150)山節藻棁(zhuó):刻有山嶽的鬥拱(gǒng),畫有水藻的梁上短柱。

    節,柱子上端頂着橫梁的方木,即鬥拱。

     (151)鄙其小器:看不起他,批評他器量狹小。

    鄙,鄙視。

    《論語·八佾(yì)》:“子曰:‘管仲之器小哉!’”小器,器量狹小。

     (152)公叔文子:衛國大夫公孫發。

     (153)享衛靈公:在家中宴請衛靈公。

     (154)史(qiū):衛國大夫。

     (155)及禍:遭到災禍。

     (156)戌(xū):公叔戌,公叔文子的兒子。

     (157)出亡:逃亡于外。

    據《左傳》載,定公十四年春,衛侯逐公叔戌,戌逃往魯國。

     (158)何曾:字穎考,晉武帝時官至太傅。

     (159)驕溢:驕盈,驕奢之極。

    溢,滿,引申為“過分”。

     (160)傾家:使家産蕩盡。

    傾,使動用法,使……傾覆。

     (161)石崇:字季倫,因奢靡不儉招禍。

     (162)卒:副詞,終于。

     (163)死:被處死。

     (164)東市:洛陽城東行刑的地方。

     (165)寇萊公:即寇準,字平仲,宋真宗初年為宰相,後封萊國公。

     (166)冠:居第一位。

     (167)莫之非:賓語前置,即“莫非之”。

     (168)習:習染。

     (169)遍數(shǔ):全部列舉。

    遍,統統,全部。

     (170)聊:副詞,姑且,暫時。

     (171)非徒:不隻是。

     (172)身:本身,自己。

     (173)服行:實行。

    服,從事,履行。

     (174)訓:教誨。

     (175)使知:即“使之知”,使他們了解。

     (176)雲:句末助詞,無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