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儉示康注釋
關燈
小
中
大
集,籌劃聚會。
(57)發書:發出請柬。
書,請客的帖子。
(58)苟:連詞,如果。
(59)或:不定代詞,有人。
(60)然:這樣。
(61)鄙吝:沒見過世面,舍不得花錢。
鄙,鄙陋。
吝,吝啬。
(62)靡:動詞,倒下。
(63)蓋:大概,也許,可能。
(64)頹弊:敗壞。
(65)居位者:居高位有權勢的人。
(66)雖:即使,盡管。
(67)助:助長。
(68)之:代指壞風氣。
(69)李文靖:李沆(hàng)(947—1004),字太初,宋真宗時為宰相,谥文靖。
(70)治:修築。
(71)居第:住宅。
(72)封丘門:是汴京(今河南開封)東北面的一城門。
(73)聽事:亦作“廳事”,指處理公事、接待賓客的廳堂。
聽,聽取,處理。
(74)旋馬:讓一匹馬轉身,意為狹小。
(75)隘(ài):狹窄。
(76)當:要。
(77)誠:确實。
(78)太祝、奉禮:太祝和奉禮郎,是太常寺的兩種官,主管祭祀,往往讓功臣的子孫擔任。
(79)聽事已寬:意思是子孫不可能都做宰相,如做太祝、奉禮的小官,聽事雖小也夠了。
(80)參政魯公:魯宗道,字貫之,宋真宗時為右正言,後為戶部員外郎兼右谕德,又遷左谕德,仁宗時任參知政事,為人耿直,号“魚頭參政”。
(81)谏官:指魯宗道所任右正言一職。
(82)得:找到。
(83)所來:所字結構,指所來的地方。
(84)以實對:按實情回答。
對,回答,指臣對君,下對上說話。
(85)上:皇上。
(86)清望官:清高而有名望的官,指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的官和谏官。
(87)酒肆:酒館。
肆,店鋪。
(88)就:動詞,到。
(89)觞:酒器,名詞用作動詞,請……喝酒。
(90)以:因為。
(91)益:更加。
(92)重:動詞,敬重,器重。
(93)張文節:張知白,宋真宗時為河陽(今河南孟縣)節度判官,仁宗初年任宰相,谥文節。
(94)奉養:生活待遇,生活水平。
(95)掌書記:節度掌書記,是唐代的官名,這裡指節度判官。
(96)所親:親近的人。
(97)規:勸告。
(98)信:副詞,确實,的确。
(99)清約:清廉節儉。
(100)公孫布被之譏:《漢書·公孫弘傳》:“弘位在三公,奉(俸)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公孫弘,漢武帝時丞相,封平津侯。
(101)少從衆:稍微聽從一般人的意見。
《論語·子罕》有“吾從衆”之言。
(102)舉:全。
(103)錦衣玉食:穿綢緞衣服,吃珍貴食品。
(104)顧:副詞,表輕轉,隻是。
(105)一旦:有一天。
(106)頓:立刻,馬上。
(107)緻:招緻,引來,此處指不好的結果,落到,導緻。
(108)失所:無所依靠。
所,賴以生存的條件。
(109)居位:處于官位,指做官。
(110)身在身亡:活着死亡。
(111)常:穩定,固定不變。
(112)大賢:有很深的道德修養的人,此指上文所提及的李、魯、張三人。
(113)庸人:常人,凡人。
(114)及:達到,比得上。
(115)禦孫:魯國大夫。
(116)惡:罪惡。
(117)大:大罪。
形容詞用作名詞。
(118)夫:發語詞。
(119)欲:欲望,貪欲。
(120)君子:指有地位的人。
(57)發書:發出請柬。
書,請客的帖子。
(58)苟:連詞,如果。
(59)或:不定代詞,有人。
(60)然:這樣。
(61)鄙吝:沒見過世面,舍不得花錢。
鄙,鄙陋。
吝,吝啬。
(62)靡:動詞,倒下。
(63)蓋:大概,也許,可能。
(64)頹弊:敗壞。
(65)居位者:居高位有權勢的人。
(66)雖:即使,盡管。
(67)助:助長。
(68)之:代指壞風氣。
(69)李文靖:李沆(hàng)(947—1004),字太初,宋真宗時為宰相,谥文靖。
(70)治:修築。
(71)居第:住宅。
(72)封丘門:是汴京(今河南開封)東北面的一城門。
(73)聽事:亦作“廳事”,指處理公事、接待賓客的廳堂。
聽,聽取,處理。
(74)旋馬:讓一匹馬轉身,意為狹小。
(75)隘(ài):狹窄。
(76)當:要。
(77)誠:确實。
(78)太祝、奉禮:太祝和奉禮郎,是太常寺的兩種官,主管祭祀,往往讓功臣的子孫擔任。
(79)聽事已寬:意思是子孫不可能都做宰相,如做太祝、奉禮的小官,聽事雖小也夠了。
(80)參政魯公:魯宗道,字貫之,宋真宗時為右正言,後為戶部員外郎兼右谕德,又遷左谕德,仁宗時任參知政事,為人耿直,号“魚頭參政”。
(81)谏官:指魯宗道所任右正言一職。
(82)得:找到。
(83)所來:所字結構,指所來的地方。
(84)以實對:按實情回答。
對,回答,指臣對君,下對上說話。
(85)上:皇上。
(86)清望官:清高而有名望的官,指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的官和谏官。
(87)酒肆:酒館。
肆,店鋪。
(88)就:動詞,到。
(89)觞:酒器,名詞用作動詞,請……喝酒。
(90)以:因為。
(91)益:更加。
(92)重:動詞,敬重,器重。
(93)張文節:張知白,宋真宗時為河陽(今河南孟縣)節度判官,仁宗初年任宰相,谥文節。
(94)奉養:生活待遇,生活水平。
(95)掌書記:節度掌書記,是唐代的官名,這裡指節度判官。
(96)所親:親近的人。
(97)規:勸告。
(98)信:副詞,确實,的确。
(99)清約:清廉節儉。
(100)公孫布被之譏:《漢書·公孫弘傳》:“弘位在三公,奉(俸)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公孫弘,漢武帝時丞相,封平津侯。
(101)少從衆:稍微聽從一般人的意見。
《論語·子罕》有“吾從衆”之言。
(102)舉:全。
(103)錦衣玉食:穿綢緞衣服,吃珍貴食品。
(104)顧:副詞,表輕轉,隻是。
(105)一旦:有一天。
(106)頓:立刻,馬上。
(107)緻:招緻,引來,此處指不好的結果,落到,導緻。
(108)失所:無所依靠。
所,賴以生存的條件。
(109)居位:處于官位,指做官。
(110)身在身亡:活着死亡。
(111)常:穩定,固定不變。
(112)大賢:有很深的道德修養的人,此指上文所提及的李、魯、張三人。
(113)庸人:常人,凡人。
(114)及:達到,比得上。
(115)禦孫:魯國大夫。
(116)惡:罪惡。
(117)大:大罪。
形容詞用作名詞。
(118)夫:發語詞。
(119)欲:欲望,貪欲。
(120)君子:指有地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