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儉示康注釋

關燈
【注釋】 (1)寒家:清寒、清貧的家庭。

    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任州縣官和天章閣待制,為人廉潔,家無餘财。

     (2)承:繼承。

     (3)性:生性,秉性。

     (4)華靡:豪華奢侈。

     (5)乳兒:吃奶的嬰兒。

     (6)金銀:指金銀飾品。

     (7)辄(zhé):副詞,總是,往往。

     (8)羞赧(nǎn):害羞。

    赧,因害羞而臉紅。

     (9)棄去:同義複詞,扔掉,抛棄。

     (10)忝(tiǎn):謙詞,辱,意思是自己名列其中,使同列的人受辱。

     (11)科名:科舉取士時分等第名次。

     (12)聞喜宴:皇帝賜予新科進士的宴會,參加者要簪花(把花插在帽檐上)。

    這是特殊的榮耀。

     (13)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者的互稱。

     (14)平生:平時,一向。

     (15)取:求。

     (16)蔽寒:禦寒。

     (17)服:動詞,穿。

     (18)垢弊:髒而破的衣服。

     (19)矯俗:違背世情。

     (20)幹名:追求名譽。

    幹,求。

     (21)但:隻。

     (22)儉素:節儉樸素。

     (23)嗤(chī):嗤笑,嘲笑。

     (24)固陋:固執不大方。

     (25)不以為病:不以此為缺陷。

     (26)與其不遜也甯固:《論語·述而》:“子曰:‘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甯固。

    ’”意思是奢侈就顯得驕縱,節儉就顯得固執不大方與其驕縱,毋甯簡陋寒伧。

    也,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固,固陋。

     (27)以約失之者鮮(xiǎn)矣:見《論語·裡仁》,意思是因節儉而犯過失的很少。

    鮮,少。

     (2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見《論語·裡仁》,意思是有志于探索真理而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為羞恥的讀書人,是不值得跟他談論的。

    惡,壞,不好。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定語後置,即“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是“士”的定語。

     (29)乃:卻。

     (30)诟(gòu)病:譏議,嘲罵。

    意思是認為是缺點。

    诟,詈罵。

    病,指責,責備。

     (31)近歲:近年。

    指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

     (32)走卒:當差跑腿的。

     (33)類:大都。

     (34)士服:穿士人的衣服。

    名詞用作動詞。

    士,士人,貴族階級中最低一級的人,此處泛指有身份地位的人。

     (35)蹑(niè)絲履:穿絲織品做的鞋。

    蹑,踩,這裡是“腳穿”的意思。

     (36)天聖中:天聖年間(1023—1032)。

    天聖,宋仁宗的年号。

     (37)先公:司馬光稱他死去的父親。

     (38)群牧判官:群牧司的判官(群牧司制置使之下的官員)。

    群牧司,主管國家公用馬匹的機構,屬太仆寺。

     (39)置酒:備酒。

     (40)或:有時。

     (41)三行(xíng):斟三次。

    行,行酒,給客人斟酒。

     (42)酤(gū):通“沽”,買酒。

     (43)止于:限于。

    止,僅,隻是。

     (44)肴(yáo):下酒的菜。

     (45)脯(fǔ):幹肉。

     (46)醢(hǎi):肉醬。

     (47)羹:湯。

     (48)瓷、漆:瓷器和漆器。

     (49)然:這樣。

     (50)非:動詞,非議,認為不對。

     (51)會數(舊讀shuò):聚會次數多。

    數,屢次。

     (52)内法:宮内釀酒的方法。

     (53)珍異:珍貴奇異之品。

    形容詞用作名詞。

     (54)皿(mǐn):指盛滿菜肴的盤、碗一類的器具。

     (55)案:矮的長桌。

     (56)營聚:營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