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篇第十

關燈
,給人的印象是謙遜、和善的老實人;他在朝廷上,則态度恭敬而有威儀,不卑不亢,敢于講話,他在國君面前,一溫一和恭順,局促不安,莊重嚴肅又誠惶誠恐。

    所有這些,為人們深入研究孔子,提一供了具體的資料。

     【原文】 10·6君子不以绀緅飾(1),紅紫不以為亵服(2)。

    當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

    缁衣(5),羔裘(6);素衣,麑(7)裘;黃衣,狐裘。

    亵裘長,短右袂(8)。

    必有寝衣(9),長一身有半。

    狐貉之厚以居(10)。

    去喪,無所不佩。

    非帷裳(11),必殺之(12)。

    羔裘玄冠(13)不以吊(14)。

    吉月(15),必</Bzly_01/BZ>服而朝。

     【注釋】 (1)不以绀緅飾:绀,音g&agra一ven,深青透紅,齋戒時服裝的顔色。

    緅,音zōu,黑中透紅,喪服的顔色。

    這裡是說,不以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顔色布給平常穿的衣服鑲上邊作飾物。

     (2)紅紫不以為亵服:亵服,平時在家裡穿的衣服。

    古人認為,紅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紅紫色。

     (3)袗絺绤:袗绤,音zhěn,單衣。

    絺,音chī,細葛布。

    绤,音x&igra一ve,粗葛布。

    這裡是說,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單衣穿在外面,裡面還要襯有内一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

    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音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音m&egra一ve,袖子。

    右袖短一點,是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

    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

    折疊縫上。

     (12)必殺之:一定要裁去多餘的布。

    殺,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禮貌。

     (14)不以吊:不用于喪事。

     (15)吉月:每月初一。

    一說正月初一。

     【譯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布鑲邊,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

    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一定要套在内一衣外面。

    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

    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

    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

    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

    睡覺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長。

    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

    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後,便佩帶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

    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剪裁。

    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喪。

    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禮服去朝拜君主。

     【原文】10?7齊(1),必有明衣(2),布。

    齊必變食(3),居必遷坐(4)。

     【注釋】 (1)齊:同齋。

     (2)明衣:齋前沐浴後穿的浴衣。

     (3)變食:改變平常的飲食。

    指不飲酒,不吃蔥、蒜等有刺激味的東西。

     (4)居必遷坐:指從内室遷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譯文】 齋戒沐浴的時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

    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與妻妾同房)。

     【原文】 10·8食不厭精,脍(1)不厭細。

    食饐(2)而餲(3),魚餒(4)而肉敗(5),不食。

    色惡,不食。

    臭惡,不食。

    失饪(6),不食。

    不時(7),不食,割不正(8),不食。

    不得其醬,不食。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9)。

    唯酒無量,不及亂(10)。

    沽酒市脯(11),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釋】 (1)脍:音ku&agra一vei,切細的魚、肉。

     (2)饐:音y&igra一ve,陳舊。

    食物放置時間長了。

     (3)餲:音&agra一vei,變味了。

     (4)餒:音něi,魚腐爛,這裡指魚不新鮮。

     (5)敗:肉腐爛,這裡指肉不新鮮。

     (6)饪:烹調制作飯菜。

     (7)不時:應時,時鮮。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氣:同“饩”,音x&igra一ve,即糧食。

     (10)不及亂:亂,指酒醉。

    不到酒醉時。

     (11)脯:音fǔ,熟肉幹。

     【譯文】 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

    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

    食物的顔色變了,不吃。

    氣味變了,不吃。

    烹調不當,不吃。

    不時新的東西,不吃。

    肉切得不方正,不吃。

    佐料放得不适當,不吃。

    席上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米面的量。

    隻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

    從市上買來的肉幹和酒,不吃。

    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

     【原文】 10·9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