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分用者,乃禮部官韻,其餘私相歌詠則三韻相通。

    蓋休文舊例相沿未改者。

     四江 獨用 按:江韻古音通“東、冬、锺”,漢人多以“東、冬、锺”韻通“陽、唐”,江亦随入“陽、唐”,其後“東、冬、锺”,“陽、唐”雖分,而江則兩音并存,不能畫一。

    故六朝如沈潢之等,或押入“陽、唐”;唐人如張說等,猶押入“東、冬、锺”。

    休文未用此韻,遂不可考。

    然用“陽、唐”韻凡二十七,皆不入江。

    入聲所用四覺韻及十八藥、十九铎韻亦各不相入,知其獨用也。

     五支 六脂 七之 三韻同用 郊居賦 期時辭基司持 并七之 奇池枝垂 并五支 怡基芝栭持嬉茲時 并七之 高松賦 奇枝雌知池 并五支 天淵水鳥應诏賦 漪離雌 并五支 反舌鳥賦 并五支[3] 差枝規奇 并五支 梁明堂登歌 墀綏 并六脂 梁三朝雅樂歌 滋時淄釐期 并七之 梁鞞舞歌 茲 七之 岐斯為 并五支 移垂為 并五支 君子行 淄基持 并七之 青青河畔草 儀離 并五支 貞女引 疑 七之 悲 六脂 詞 七之 江南弄 池儀知 并五支 樂未央 垂知移施 并五支 三日侍鳳光殿曲水宴應制 持絲 并七之 九日侍宴樂遊苑 墀姿蕤湄 并六脂 遊鐘山詩應西陽王教 奇池移枝 并五支 基旗芝期 并七之 去東陽與吏民别 期茲淇朞旗思 并七之 和竟陵王遊仙詩 離馳漪枝 并五支 行園 陂差離枝池 并五支 和竟陵王抄書 期茲詩疑滋詞辎芝嗤 并七之 三月三日率爾成章 斯枝兒陂垂離池卮萎炊儀為 并五支 和王中書德充詠白雲 差離池垂螭 并五支 侍遊方山應诏 離池祇知 并五支 别範安成 期時持思 并七之 效古 枝雌離儀移 并五支 春思 絲持時淇姬思 并七之 詠虒 枝垂移知 并五支 檐前竹 枝離差池 并五支 十詠 奇儀兒枝垂 并五支 詠笙 差離吹 并五支 詠餘雪 葹虧 并五支 阻雪聯句 疲差 并五支 出重圍和傅昭 奇 五支 維 六脂 卮 五支 上巳華光殿 妫斯池枝離卮螭漪移曦 并五支 六憶詩 墀 六脂 思 七之 飢 六脂 按:“飢”字刊本作“饑”,是入微韻中字。

    考約所用“支、脂、之”韻皆不入“微”,所用微韻亦無一字入“支、脂、之”,知刊本誤也。

     八詠詩 池枝池 複一韻,并五支 差離儀 并五支 儀池施知陲枝離斯 并五支 池儀 并五支 離垂池宜疲 并五支 三婦豔 墀帷眉私 并六脂 為南郡王侍皇太子釋奠宴 麗知 并五支 按:“麗”字支韻亦載,然據其文義應是“離”字之訛。

     右一部與《廣韻》同 按:“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古韻通用,至齊梁漸分,然亦未甚隔絕。

    謝朓、王融,《齊史》所稱與沈約并用宮商者也。

    然謝朓《高松賦》,“才、徕、臺、懷”同押;《奉和随王殿下》詩,“開、來、懷、徊”同押;《詠落梅》詩,“非、歸、威、輝、追”同押。

    王融《桐樹賦》,“椳、枝”同押。

    惟休文詩賦五部截然,與《廣韻》盡合,知其确為沈氏所定,非偶符也。

    同時惟劉勰笃信休文,《文心雕龍》系贊五十篇,以沈韻校之,無不相應,蓋即用《四聲譜》者。

    故沈韻未備之數部頗采以補阙。

     八微 獨用 拟風賦 扉旂衣 千佛頌 歸非機違 梁宗廟登歌 違微歸輝 梁鼓吹曲 微歸威違巍 為南郡王侍皇太子釋奠宴 徽違歸衣 劉真人東山還 微腓歸衣扉 直學省愁卧 闱扉微飛違歸 甘蕉 圍衣 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 霏歸 麗人賦 歸衣 比丘尼僧敬法師碑銘 違歸晖衣徽 八詠詩 薇葦飛圍歸衣 按:“葦”字《廣韻》載入上聲七尾。

    考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釋草》“葦”字注曰:“于鬼反。

    謝:于歸反。

    ”則“葦”字原有平聲。

    “謝”為陳國子祭酒謝峤,其人距休文時甚近,蓋當時皆如此讀。

    大抵古無四聲,平仄皆可通押。

    劉琨詩以“叟”協“璆”,東晉之初尚爾;齊梁以還,漸知分晰,然未有程式,各随其意讀之。

    陸法言《切韻序》曰:“以今聲調既自有别,諸家取舍亦複不同: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傷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

    ”謂此類也。

    其後折衷歸一,删去别音,故今韻不載耳。

     飛衣歸衰違依 《四聲譜考略》:“沈韻八微獨用,‘衰’字本微韻内字,江淹《扇上彩畫賦》亦用‘衣、飛、衰、歸’。

    ” 按:程榮所刻休文集“衰”字下注:“一作‘非’。

    ”考休文用“支、脂、之”,無一字入“微”;微韻亦皆不入“支、脂、之”,則作“非”為是。

     右一部與《廣韻》同 九魚 十虞 十一模 三韻同用 郊居賦 初儲書虛徐廬渠蔬餘墟 并九魚 舒餘 并九魚 麗人賦 渠裾 并九魚 梁鞞舞歌 初書 并九魚 愉 十虞 郊居賦 菰蒲湖都 并十一模 區株娛朱隅衢跗 并十虞 虞凫軀珠 并十虞 憫國賦 徂胡 并十一模 高士贊 無驅夫愉迂拘衢 并十虞 齊明帝哀策文 谟烏蘇圖 并十一模 梁鼓吹曲 徒狐都胡塗烏逋酺吳 并十一模 符隅朱 并十虞 圖都塗 并十一模 釣竿 纡凫娛 并十虞 少年新婚為之詠 纡岖朱軀珠凫膚敷隅駒趨夫 并十虞 麥李 區衢逾朱蹰 并十虞 右一部與《廣韻》異 陸法言《切韻序》:“又支章移切、脂旨夷切、魚語居切、虞遇俱切共為一韻,先蘇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溝切俱論是切。

    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若賞知音,即須輕重有異。

    ” 按:休文所押“魚、虞”韻,合平、上、去三聲較之,非惟“魚”與“虞”、“語”與“麌”、“禦”與“遇”部分各殊,即“虞”與“模”、“麌”與“姥”、“遇”與“暮”亦界限厘然。

    而法言雲雲,攘也;然即其言以考之,“魚、虞、支、脂、先、仙、尤、侯”八韻,皆所謂輕重有異而清濁皆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