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認識

關燈
每一人各自最寶貴他的生命。

     生命最具體,然亦最抽象。

    因其最具體,故最易認識。

    亦因其最抽象,故亦最不易認識。

     生命又最多變化,亦于變化中見進步。

    人類生命,乃生命中之最進步者。

    然因其最進步,故亦最不易認識。

     生命有大小。

    如草可說是一小生命,樹可說是一大生命。

    樹有枝有葉,每一枝葉亦不可不說他是一生命,隻是小生命。

    而樹之本身,則可稱是一大生命。

    有時當犧牲小生命來完成大生命。

    如秋冬來臨,樹葉凋零,逢春再發,即是犧牲了葉的小生命來完成樹的大生命。

    故一樹生命,可達數十年百年以上,而樹葉則年必一凋。

    有時為求樹之生長,而修剪其枝條,亦是犧牲小生命來完成大生命。

    為求樹之繁殖,又必開花結果。

    花謝果落,生命極短,但另一樹之新生命,則由是開始。

    花果亦可說是小生命,為樹之大生命而始有其意義與價值。

     生命最早何自來,此事尚不為人所知。

    生命最後于何去,此事亦尚不為人所知。

    今所可知者,生命乃自生命中來,亦向生命中去。

     何以謂生命從生命中來?如樹上長枝葉,開花結果,父母生育子女等,其事易知。

    何以謂生命還向生命中去?其事若不易知。

    如樹葉凋零,為求樹身完長。

    樹葉失去其小生命,為護養樹身之大生命。

    故曰生命還向生命中去。

    人人期求長生不老,但若果如願,将妨礙了此下的幼小新生。

    故每一人必老必死,乃為着下面的新生代。

    故知生命之死亡,乃為生命之繼續生長而死亡。

    換言之,則一切死亡,仍死亡在生命中。

     由“身生命”轉出“心生命”乃是生命上一絕大變化,絕大進步。

     一切禽獸衆生,皆已有心的端倪,亦有心的活動,但不能說其有了心生命。

    惟到人類,始有心生命。

    但在原始人時期,其心生命亦未成熟。

    須待人類文化愈進步,其心生命乃益臻成熟,益臻壯旺。

     最先,是身生命為主,心生命為副。

    心隻聽身的使喚驅遣。

    但到今天,心生命已轉成為主,身生命轉退為副。

    換言之,主要的生命在心不在身。

    在先,饑飽寒暖是人的生命中最大要事。

    心的作用,隻在謀求身的溫飽上見。

    但至今,則喜怒哀樂,始是人的生命中之最大要事。

    人生主要,不僅在求溫飽,更要在求喜樂。

    而所喜所樂,亦多不在溫飽上。

     喜怒哀樂,是心生命。

    饑飽寒暖,是身生命。

    饑飽寒暖,僅在身體感覺上有少許分數相差。

    喜怒哀樂,則在心情反應上有極相懸殊的實質相異。

     身生命是狹小的,僅限于各自的七尺之軀。

    心生命是廣大的,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可以心與心相印,心與心相融,共成一家庭的大生命。

    推而至于親戚、朋友、鄰裡、鄉黨、社會、國家、天下,可以融成一人類的大生命。

    此惟心生命有之,身生命即不可能。

     身生命極短暫,僅限于各自的百年之壽。

    心生命可悠久,常存天地間,永生不滅。

    如堯舜的心生命,可謂至今四千年常存。

    孔子的心生命,可謂至今兩千五百年常存。

    存在那裡?即存在後世人心裡。

    古人心、後人心,可以相通相印,融合成一心的大生命。

     即如歌唱彈奏,亦皆出自人類心生命之一種表演。

    聲音飄浮空中,一逝即去,不可複留。

    然而由心生命所發,則可永存天壤間。

    一代大音樂家,他的身生命,随其屍體,長埋地下,腐壞以盡。

    但他生前一歌一曲,隻把來譜下,後人可以依譜再奏。

    此歌此曲,可以在人間時時複活。

    古代詩人寫下一首詩,收在《詩經》三百首裡的,豈不到今已三千年,但依然不斷有人在誦這首詩?孔子說的話,記在《論語》裡,豈不到今已兩千五百年,但依然不斷有人在說這許多句話?音樂如此,文學義理更如此。

    這是人類心生命不朽之明證。

     人類的曆史文化,便是由人類心生命所造成。

    禽獸衆生,僅有身生命,更無心生命,因此不能有曆史文化。

    原始人乃及現代有些處的野蠻人,沒有進入到心生命階段,亦不能有曆史文化形成。

     人既在曆史文化中生下,亦當在曆史文化中死去,其心生命亦當投入曆史文化之大生命中而獲得其存留。

    但其間有有名,有無名。

    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曆史文化中正面有名人物之心生命,乃是在心生命中發展到最高階層而由後人精選出來作為人生最高标榜、最上樣品的。

    我們該仿照此标榜與樣品來各自制造各自的心生命。

     身生命賦自地天大自然,心生命則全由人類自己創造。

    故身生命乃在自然物質世界中,而心生命則在文化精神世界中。

    精神世界固必依存于物質世界,但二者究有别。

    如音樂歌唱,必依存于喉舌絲竹,喉舌絲竹屬于物質世界,必待人類心生命滲入,其出聲乃成為音樂。

    風聲水聲,隻是物質世界中之自然音,伯牙鼓琴,高山流水,雖說是模仿自然音,而注入了伯牙一己之心生命,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