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 吳澄

關燈
吳澄字幼清,撫州崇仁人,學者稱草廬先生。年輕時曾應過南宋的鄉試,後入仕元。在這一點上,他似乎還不如許衡。他當國子監司業,告學者言:

    朱子于道問學之功居多,而陸子以尊德性為主。問學不本于德性,則其蔽必偏于語言訓釋之末。欲學必以德性為本,庶幾得之。

    當時北人隻知有許衡,衡崇信朱熹,聞澄言,乃群指為陸學。其實澄固主和會朱、陸之說者,其著書,則終近于朱。朱學後人,多僅習成說,能深通經術者甚少。澄之《五經纂言》,直可接步于熹,非熹門人後學所能逮。

    時有蜀人黃澤,流寓江西,著《九江經說》。澄觀其書,以為生平所見明經士,未有能及者。休甯趙汸,受學于澤,究心《春秋》。大抵元代通經之士多南人,北方則隻流傳了性理與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