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第三

關燈
當指天子、諸侯、卿大夫用以選擇其治下善射之士而升進使用之大射。

     ②揖讓:賓主相見的禮儀。

    相互拱手作揖,表示謙讓。

     ③升:登,指登階入堂。

     【譯文】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争的事情。

    如果有所争,必定是比射箭吧!但必定互相作揖然後上場,射完後,再互相揖讓而後下場,然後一起飲酒。

    這樣的争,也是君子之争啊!” 【原文】 子夏問曰:“‘巧笑倩①兮,美目盼②兮,素以為絢兮③’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④。

    ”曰:“禮後乎?”子曰:“起⑤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 【注釋】 ①倩:笑靥美好的樣子。

     ②盼:黑白分明。

     ③素以為絢兮:白底子上面畫着花卉呀。

     ④繪事後素:古人繪畫,先用彩色,再用粉白絨條進行勾勒。

    素,白色。

     ⑤起:啟發、闡發。

     【譯文】 子夏問道:“‘有酒窩的臉笑得美啊,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媚啊,潔白的脂粉更增添她的楚楚動人啊。

    ’這三句詩指的是什麼呢?”孔子說:“你看繪畫,不也是先臨摹然後再加素色線條進行勾勒嗎?”子夏說:“那麼,禮樂是産生在仁義之後嗎?”孔子說道:“蔔商啊,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啊!現在可以同你讨論《詩經》了。

    ” 【原文】 定公①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②禮,臣事君以忠。

    ” 【注釋】 ①定公:魯國君,名宋,定是谥号。

    哀公之父,昭公之弟,繼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

    孔子任魯國司寇,約在定公九年至十二年。

     ②以:用、拿。

     【譯文】 定公問:“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該怎樣做呢?”孔子回答道:“君主若能按禮節來使用臣子,臣子便會盡忠侍奉君主。

    ” 【原文】 子曰:“《關雎》①,樂而不淫②,哀而不傷③。

    ” 【注釋】 ①《關雎》:《詩經·國風》的第一篇詩歌,歌頌後妃之德。

    實際上是一首歡快的愛情詩,寫一位男青年追求一個美麗的姑娘,并渴望和她結為夫婦。

    古樂中也有《關雎》。

     ②淫:過分而至于不妥當的地步為淫。

     ③傷:痛苦、傷心。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首詩,歡樂而不流于放蕩,悲哀但不陷于傷心。

    ” 【原文】 子謂《韶》①:“盡美②矣,又盡善③也。

    ”謂《武》④:“盡美矣,未盡善也。

    ” 【注釋】 ①《韶》:相傳為舜時的樂曲名,歌頌舜的功業。

    孔子在齊國學習《韶》樂,三月不知肉味。

     ②美:指聲音美妙動聽。

     ③善:指内容完善。

     ④《武》:相傳為周武王時的樂曲名,歌頌武王的功業。

    武王用武力奪取殷纣王王位,故孔子不以為然,認為不符合禮,所以表示“未盡善”。

     【譯文】 孔子評論《韶》樂說:“音律太美了,内容也非常好。

    ”又評論《武》樂說:“音律太美了,但内容上差一點。

    ” 【原文】 子曰:“居上①不寬②,為禮不敬,臨喪③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注釋】 ①居上:處在統治地位。

     ②寬:寬大、寬宏。

     ③臨喪:參加喪禮。

    臨,到。

     【譯文】 孔子說:“居于統治地位而不能寬以待下,行禮的時候不能莊重嚴肅,遭遇喪事時沒有悲痛哀戚,這種人我憑什麼看得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