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類

關燈
天之利也。

    ” [93]愛身:愛惜自己的名節。

    身,自己。

    此處指自己的名節。

     [94]教士:教導年輕人。

    士,士子。

    此處指年輕人。

     [95]守身如玉:守護名節,潔身自愛,如玉般潔白無瑕。

    《孟子·離婁上》:“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漢趙岐注:“守身,使不陷于不義也。

    ” [96]去蠹(dù)如仇:去除醜惡猶如仇敵一樣毫不留情。

    蠹,本指蛀蝕器物的蟲子。

    此處指社會的醜惡。

    《呂氏春秋·達郁》:“樹郁則為蠹。

    ”漢高誘注:“蠹蠍,木中之蟲也。

    ” [97]陷:陷害。

    無辜:無罪的,清白的。

    《尚書·湯诰》:“并告無辜于上下神祇。

    ”漢孔安國注:“言百姓兆民并告無罪,稱冤訴天地。

    ” [98]操:拿。

     [99]釋:釋放。

    大憝(duì):窮兇極惡之人。

    《尚書·康诰》:“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漢孔安國注:“大惡之人猶為人所大惡。

    ” [100]縱:放。

    殊:不同。

     [101]針芒:針尖。

     [102]茨棘:荊棘。

    《詩經·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漢鄭玄注:“茨,蒺藜。

    伐除蒺藜與棘。

    ” [103]舉體:全身。

     [104]刑:刑罰。

    慘:殘酷。

     [105]可以:怎麼可以,表反問。

    喜怒:此處指依據個人的喜怒。

     [106]坑阱(jǐng):陷阱。

     [107]百般:用盡各種方法。

    此處指用盡全力。

    呼号:因悲傷無助而叫喊哀嚎。

     [108]獄犴(àn):監獄。

    犴,古代地方行政單位拘押犯人的處所。

    《荀子·宥坐》:“獄犴不治,不可刑也。

    ”唐楊倞注:“獄犴不治,謂法令不當也。

    犴亦獄也。

    ” [109]坐:獲罪。

    此處指遭受折磨。

     [110]至尊:此處指官位極高。

     [111]以:用,拿。

    佐:此處指迎合。

     [112]至卑:此處指官位極低。

     [113]人:别人。

    此處指上級。

     [114]聽斷:聽訟斷案,審理案件。

    《荀子·榮辱》:“政令法,舉措時,聽斷公。

    ” [115]成心:先入為主的見解。

     [116]任事:當差辦事。

     [117]成算:事先籌劃的方案。

     [118]票:此處指政令公文。

     [119]标判:簽發。

    明佘自強《治譜》卷三“先期佥押”條:“凡次日應申文書,應行牌票,與夫一切應佥、應押、應标判用印,俱要頭一日申時候晚堂事畢傳進。

    ” [120]吏胥:官府中的小官吏,又作“胥吏”。

    唐白居易《和除夜作》:“我統十郎官,君領百吏胥。

    ” [121]交涉:此處指公務上的往來。

     [122]關防:防止機密洩露的一種印信。

    此處代指國家機密。

    《大明律》卷二十四《刑律七》“僞造印信曆日”條:“僞造關防印記者,杖一百,徙三年。

    ” [123]牽累:此處指遭受案件牽連。

    難堪:此處指處境艱難。

     [124]非緊要:此處指隻要案件不是太過重要。

     [125]兩造:囚犯和證人,亦指涉案雙方。

    《尚書·呂刑》:“兩造具備,師聽五辭。

    ” [126]身家:此處指人的清白與名聲。

     [127]轉移:此處指疑點。

     [128]末減:從輕論罪或減刑。

     [129]休養:此處指保全。

     [130]深:甚,嚴重。

     [131]以:表原因。

    其:代指呆傻之人。

    轉智:變聰明。

     [132]狼藉:糟蹋,禍害。

     [133]著意:用心。

    此處指關心百姓。

     [134]上:在上位者。

    此處指官員。

     [135]沾:得到恩澤,得到好處。

     [136]繁:繁瑣。

     [137]卒:最終,最後。

    廢閣:擱置而不實施,亦作“廢格”。

    《史記·平準書》:“張湯用峻文決理為廷尉,于是見知之法生,而廢格沮诽窮治之獄用矣。

    ” [138]決裂之罪:深重的罪行。

     [139]因:遵從,按照。

    通:開導。

     [140]強:硬性地,強行地。

    開:開化,打開。

    閉:此處指百姓固有的蒙昧狀态。

     [141]反:此處指改善,改正。

     [142]難:此處指難以改變的風俗習慣。

     [143]妄更:輕易改變。

     [144]輕舉:輕易施行。

     [145]情有可通:此處指法令在情理上能講得通。

     [146]舊有者:此處指舊的制度,舊的法令。

    裁抑:删減。

     [147]怨:不滿。

     [148]事在得已:此處指不得已需要頒布新的法令。

     [149]舊無者:原本沒有的法令。

     [150]幹譽:求取名譽。

    矯情:矯揉造作。

     [151]立:立法,頒布。

    不可常:不能作為規則的。

    此處指難以施行的。

     [152]難:難為,出難題。

     [153]矜:誇耀。

    露:顯露,顯耀。

    迹:同“績”,功績。

     [154]一朝:形容時間短暫。

    即:倉促,急迫。

     [155]以苦前人:使前人白費辛苦。

     [156]事:此處指法令制度。

    因:因襲,承襲。

     [157]無故:沒有原因,沒有理由。

    端:開端,先例。

     [158]不救之禍:無法補救的災禍。

    此處指因法令問題而造成的災禍。

     [159]态:舉動,動作。

     [160]器:度量,器度。

     [161]天下之志:此處指為天下蒼生謀劃的志向。

     [162]終身之計:此處指隻為自己的一輩子謀劃。

     [163]後世之慮:此處指為子孫後代考慮。

     [164]用三代以前見識:用夏、商、周三代以前的經驗和理念來治理天下。

    三代,夏、商、周三朝。

    見識,此處指治理國家的經驗和理念。

     [165]家數:方法和手段。

     [166]鄰于俗:近于俗,落入俗套。

     [167]志:态度。

    下:此處指态度謙卑。

     [168]心:心思,思慮。

    小:此處指思慮謹慎。

     [169]施:施舍。

    博:廣泛。

     [170]察吏:監察官吏。

    察,監察,考察。

     [171]察:此處指自察,即官吏自然清廉自律了。

     [172]私德:個人的恩德。

     [173]天德:最高的德行。

    無我:忘記自我,即沒有私心。

     [174]王道:古時指以仁義統治天下。

    愛人:此處指關愛百姓。

     [175]主:主見。

    此處指心存聖賢之道。

     [176]天地萬物自我而立:即自己心中建立起評判天地萬物的基準和立場。

     [177]上下四旁:即上下四方,指整個人類社會。

    鹹:皆,都。

    平:和諧相處的完美狀态。

     [178]治道:治理國家。

    要:關鍵。

     [179]知人:鑒别人的品行和才能,即識别人才。

    《尚書·臯陶谟》:“知人則哲,能官人。

    ” [180]體仁:躬行仁道,親自施行仁義。

    《周易·乾卦》:“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 [181]禦臣:駕馭臣下。

     [182]推誠:以誠相待。

     [183]擇言:選擇适當的話,即聽取正确的建議。

    《國語·晉語》:“擇言以教子,擇師保以相子。

    ” [184]經制:管理節制。

    此處指合理管控。

     [185]足用:此處指國家财用充足。

     [186]薄斂:少征賦稅。

    薄,少。

    斂,征稅。

    漢晁錯《論貴粟疏》:“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廪,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 [187]除寇:平定賊寇。

     [188]全要:務必,盡力做到。

    用人:此處指任用賢才。

     [189]實心:全心全意。

    活人:保全人命,即尊重生命,不濫殺無辜。

     [190]夷齊非湯武:伯夷、叔齊批評商湯、周武王。

    夷齊,伯夷、叔齊,皆為商朝末年賢人,認為周武王身為商朝的臣子,伐商是不對的。

    非,批評,批判。

    湯武,商湯、周武王,皆為聖明君主。

    商湯,因夏朝無道而滅夏朝,成為商朝開國君主;周武王,因商朝無道而滅商朝,成為周朝開國君主。

    《史記·伯夷列傳》:“武王載木主,号為文王,東伐纣。

    伯夷、叔齊叩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弑君,可謂仁乎?’” [191]難為君:難以為君,即君主的地位難以穩固。

     [192]孔孟是湯武:指孔子、孟子肯定商湯、周武王。

    《孔子家語·辯樂解》:“纣為天子,荒淫暴亂而終以亡。

    ”《孟子·梁惠王下》:“聞誅一夫纣矣,未聞弑君也。

    ”是,肯定,稱贊。

     [193]難為民:難以為民,即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194]廟堂之上:朝堂之上。

    此處指在朝為官。

    廟堂,朝堂。

    宋範仲淹《嶽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195]海宇之内:四海之内。

    此處指普天之下。

     [196]養元氣:此處指養護民力。

    養,養護,休養。

    元氣,此處指民力。

     [197]元氣:此處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