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類
關燈
小
中
大
89]。
【譯文】 沒到用兵打仗的時候,務必虛懷若谷任用賢才;到了用兵打仗的時候,務必全心全意保全人命。
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故夷齊非湯武[190],明臣道也,不然,則亂臣接踵而難為君[191];天下不可一日無民,故孔孟是湯武[192],明君道也,不然,則暴君接踵而難為民[193]。
【譯文】 國家不可以一天沒有君主,所以伯夷、叔齊批評商湯、周武王,這是明白做臣子的道理,如果不這樣的話,那麼亂臣賊子會一個接着一個地出現,君主的地位就難以穩固了;國家不可以一天沒有百姓,所以孔子、孟子稱贊商湯、周武王,這是明白做君王的道理,如果不這樣的話,那麼暴虐的君主會一個接着一個地出現,天下百姓将民不聊生。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一:“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故夷齊非湯武,明臣道也,此天下之大防也,不然,則亂臣賊子接踵矣而難為君;天下不可一日無民,故孔孟是湯武,明君道也,此天下之大懼也,不然,則暴君亂主接踵矣而難為民。
” 廟堂之上[194],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内[195],以養元氣為本[196]。
【譯文】 在朝為官要以培養正氣為首要;普天之下要以養護民力為根本。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五:“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内,以養元氣為本。
” 人身之所重者元氣[197],國家之所重者人才。
【譯文】 對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精神;對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人才。
【源流】 清湯斌《湯子遺書》卷三“《送宋牧仲分司贛關序》”:“人身之所重者元氣也,國家之所重者人才也。
”按,《格言聯璧》此句當本于清代湯斌之語。
*** [1]地步:餘地。
此處指福澤。
[2]堂:公堂。
父母:古代地方官通稱為“父母官”。
[3]漫道:别說,不要說。
[4]體:體察。
黎庶:黎民百姓。
[5]廣行陰骘(zhì)事:多做善事廣積德行。
陰骘事,善事。
語出《尚書·洪範》:“惟天陰骘下民,相協厥居。
”唐孔穎達正義:“言民是上天所生,形神天之所授,故‘天不言而默定下民’。
”故陰骘,為默定,即于無聲無息間使人民安定,後泛指積德行善。
[6]封贈父祖:讓祖先加官進爵獲得尊榮。
封贈,父母或先人因子孫後代為官而獲得官爵。
古代帝王推恩于臣下,将彰顯尊榮的官爵授予其父母。
父母在世稱“封”,不在世稱“贈”。
父祖,代指祖先。
[7]得:做到,實現。
[8]蔭:蔭庇,庇護。
子孫:代指後代。
[9]毒害:傷害。
此處指因過分溺愛與驕縱反而使子孫後代受到傷害。
[10]潔己:潔身自好。
不失己:不丢失自己善良美好的本性。
[11]重:重點,關鍵。
親民:親愛百姓,關愛百姓。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唐孔穎達正義:“在親民者,言大學之道在于親愛于民。
” [12]有司:執法官吏。
《管子·幼官》:“定府官,明名分,而審責于群臣有司,則下不乘上,賤不乘貴。
” [13]馭:管理。
役:被使喚的人。
此處指小官吏。
恤:體恤,關懷。
[14]亟:極力,大力。
[15]催科:催收田租和賦稅。
[16]擾:驚擾百姓。
[17]差:偏差,不公平。
[18]寬:寬緩,寬和。
[19]上天生命:上天賦予的生命。
[20]财用:錢财。
[21]絲毫皆下民脂膏:一絲一毫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下民脂膏,老百姓用血汗創造的财富,又作“民脂民膏”。
五代孟昶《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 [22]“居家為婦女們愛憐”二句:意在說明在家過多讨好妻妾女眷,勢必會牽扯精力而疏遠忽略了朋友,進而會影響到朋友之間的感情。
[23]“做官為衙(yá)門人歡喜”二句:意在說明做官隻想着衙門裡官員和小吏的利益,而忽略了百姓的疾苦,勢必會使百姓怨聲載道。
[24]尊顯:地位高貴顯赫。
[25]期:希望。
負:辜負。
君親:君王,亦指君王與父母。
[26]道:推行道義、宣揚道義。
博:廣泛。
施:施予。
[27]有裨(bì)民物:有益于百姓。
裨,益。
民物,人民與萬物。
此處指百姓。
[28]祿:俸祿。
[29]防滿:防止因地位和權勢達到極盛轉而走向衰敗。
[30]年:年齡,年歲。
待:等到。
暮:此處指年老。
[31]辭:辭官回家。
[32]“天非私富一人”二句:上天不會隻讓一個人富裕,而用大多數人的貧窮來襯托他。
私,隻,僅。
托,襯托。
[33]賤:卑賤。
[34]住世:待在世上,活在世上。
[35]栉(zhì)風沐雨:以風梳頭,以雨沐浴,形容奔波勞苦。
《莊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風。
” [36]消受:享受。
[37]鑒察:察看,監察。
[38]衣稅食租:穿衣吃飯皆來自田租賦稅。
[39]擔:擔負,身負。
爵:爵位。
[40]督責:督查責罰。
此處指監督。
[41]有事于民:此處指征調百姓。
[42]應:響應。
[43]事天:侍奉上天,侍奉神明。
[44]禱:祈禱,禱告求福。
[45]應:此處指應驗。
[46]種德:積德。
施惠:施恩。
[47]無位底卿相:沒有官位的公卿宰相。
無位,沒有官位,沒有官職。
卿相,公卿宰相。
[48]士夫:士大夫。
此處指為官之人。
寵:尊榮。
[49]有爵底乞兒:有官位的流民乞丐。
有爵,有爵位,有官位。
乞兒,乞丐。
[50]無功:此處指對國家百姓沒有功勞。
食:此處指空食國家俸祿。
[51]雀鼠:偷盜糧食的麻雀和老鼠,比喻微不足道或品行卑劣的人。
[52]肆害:此處指大肆危害國家殘害百姓。
[53]清:清高,高雅。
傲:此處指鄙視,看不起。
濁:庸俗。
[54]慎大:對大事謹慎。
忽小:對小事粗心。
[55]勤始:開始勤勉。
怠終:最終懈怠。
[56]居官:為官,做官。
[57]錫福于子孫:将福氣留給子孫,即為子孫造福。
錫,同“賜”,傳,給。
[58]曾見:可曾看見。
約己:約束自己,嚴于律己。
裕民:造福百姓。
[59]昌大:此處指家族昌盛人丁興旺。
[60]濁:貪濁,貪腐。
[61]贻害:留下禍害。
[62]瘠衆肥家:搜刮百姓富裕自家。
瘠,瘦弱。
此處作使動用法,使百姓瘦弱,即搜刮。
[63]曆世:曆朝曆代。
得久長:得以長久延續。
[64]林臯(gāo):泛指山林。
懶散:慵懶散漫。
[65]荒怠:荒廢懈怠。
[66]治生營産:謀劃生計經營産業。
[67]貪鄙:貪婪鄙陋。
[68]念念:一門心思,全心全意。
[69]吉士:賢才,棟梁。
《尚書·立政》:“繼自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國家。
” [70]套數:成系統的技巧或手法。
此處指官場形成的諸多不良風氣和做官的一些固定路數。
[71]俗吏:惡俗的官吏。
[72]賊臣:亂臣賊子。
[73]養人:此處指關心百姓。
[74]養己:此處指關心自己。
[75]上官:上級。
[76]在家者:此處指官員的家屬。
[77]守分:安守本分。
[78]家:此處指自己家族的利益得失。
[79]濟人:幫助百姓。
[80]動辄成功:隻要去做就會成功。
[81]苟祿營私:貪圖俸祿謀取私利。
苟,貪圖。
營私,謀求私利。
[82]任:承擔,擔任。
便安:此處指安逸閑适的差事。
[83]敗事:失敗。
[84]職業:此處指分内的公務。
《荀子·富國》:“事業所惡也,功利所好也,職業無分,如是,則人有樹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禍矣。
”唐楊倞注:“職業,謂官職及四人之業也。
”當然:此處指理所當然。
[85]認作假:認為是假的,即不認真對待,玩忽職守。
[86]偶然:此處指偶然得到的。
[87]還:此處指交給。
主:掌管。
[88]認作真:認作是真的,即把持權力,怙恃弄權。
[89]猶可言:此處指問題尚不嚴重。
《公羊傳·隐公五年》:“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漢何休注:“前僭八佾于惠公廟,大惡,不可言也。
”《公羊傳》以義解經,其載“不可言者”皆系“大惡”,而“可言者”尚不至罪惡深重。
[90]更無:再也沒有。
[91]禁治:制止管理。
[92]利物:利益萬物,造福社會。
《周易&bull乾卦》:“文言曰:‘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
’”唐孔穎達正義:“言君子利益萬物,使物各得其宜,足以和合于義,法
【譯文】 沒到用兵打仗的時候,務必虛懷若谷任用賢才;到了用兵打仗的時候,務必全心全意保全人命。
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故夷齊非湯武[190],明臣道也,不然,則亂臣接踵而難為君[191];天下不可一日無民,故孔孟是湯武[192],明君道也,不然,則暴君接踵而難為民[193]。
【譯文】 國家不可以一天沒有君主,所以伯夷、叔齊批評商湯、周武王,這是明白做臣子的道理,如果不這樣的話,那麼亂臣賊子會一個接着一個地出現,君主的地位就難以穩固了;國家不可以一天沒有百姓,所以孔子、孟子稱贊商湯、周武王,這是明白做君王的道理,如果不這樣的話,那麼暴虐的君主會一個接着一個地出現,天下百姓将民不聊生。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一:“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故夷齊非湯武,明臣道也,此天下之大防也,不然,則亂臣賊子接踵矣而難為君;天下不可一日無民,故孔孟是湯武,明君道也,此天下之大懼也,不然,則暴君亂主接踵矣而難為民。
” 廟堂之上[194],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内[195],以養元氣為本[196]。
【譯文】 在朝為官要以培養正氣為首要;普天之下要以養護民力為根本。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五:“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内,以養元氣為本。
” 人身之所重者元氣[197],國家之所重者人才。
【譯文】 對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精神;對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人才。
【源流】 清湯斌《湯子遺書》卷三“《送宋牧仲分司贛關序》”:“人身之所重者元氣也,國家之所重者人才也。
”按,《格言聯璧》此句當本于清代湯斌之語。
*** [1]地步:餘地。
此處指福澤。
[2]堂:公堂。
父母:古代地方官通稱為“父母官”。
[3]漫道:别說,不要說。
[4]體:體察。
黎庶:黎民百姓。
[5]廣行陰骘(zhì)事:多做善事廣積德行。
陰骘事,善事。
語出《尚書·洪範》:“惟天陰骘下民,相協厥居。
”唐孔穎達正義:“言民是上天所生,形神天之所授,故‘天不言而默定下民’。
”故陰骘,為默定,即于無聲無息間使人民安定,後泛指積德行善。
[6]封贈父祖:讓祖先加官進爵獲得尊榮。
封贈,父母或先人因子孫後代為官而獲得官爵。
古代帝王推恩于臣下,将彰顯尊榮的官爵授予其父母。
父母在世稱“封”,不在世稱“贈”。
父祖,代指祖先。
[7]得:做到,實現。
[8]蔭:蔭庇,庇護。
子孫:代指後代。
[9]毒害:傷害。
此處指因過分溺愛與驕縱反而使子孫後代受到傷害。
[10]潔己:潔身自好。
不失己:不丢失自己善良美好的本性。
[11]重:重點,關鍵。
親民:親愛百姓,關愛百姓。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唐孔穎達正義:“在親民者,言大學之道在于親愛于民。
” [12]有司:執法官吏。
《管子·幼官》:“定府官,明名分,而審責于群臣有司,則下不乘上,賤不乘貴。
” [13]馭:管理。
役:被使喚的人。
此處指小官吏。
恤:體恤,關懷。
[14]亟:極力,大力。
[15]催科:催收田租和賦稅。
[16]擾:驚擾百姓。
[17]差:偏差,不公平。
[18]寬:寬緩,寬和。
[19]上天生命:上天賦予的生命。
[20]财用:錢财。
[21]絲毫皆下民脂膏:一絲一毫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下民脂膏,老百姓用血汗創造的财富,又作“民脂民膏”。
五代孟昶《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 [22]“居家為婦女們愛憐”二句:意在說明在家過多讨好妻妾女眷,勢必會牽扯精力而疏遠忽略了朋友,進而會影響到朋友之間的感情。
[23]“做官為衙(yá)門人歡喜”二句:意在說明做官隻想着衙門裡官員和小吏的利益,而忽略了百姓的疾苦,勢必會使百姓怨聲載道。
[24]尊顯:地位高貴顯赫。
[25]期:希望。
負:辜負。
君親:君王,亦指君王與父母。
[26]道:推行道義、宣揚道義。
博:廣泛。
施:施予。
[27]有裨(bì)民物:有益于百姓。
裨,益。
民物,人民與萬物。
此處指百姓。
[28]祿:俸祿。
[29]防滿:防止因地位和權勢達到極盛轉而走向衰敗。
[30]年:年齡,年歲。
待:等到。
暮:此處指年老。
[31]辭:辭官回家。
[32]“天非私富一人”二句:上天不會隻讓一個人富裕,而用大多數人的貧窮來襯托他。
私,隻,僅。
托,襯托。
[33]賤:卑賤。
[34]住世:待在世上,活在世上。
[35]栉(zhì)風沐雨:以風梳頭,以雨沐浴,形容奔波勞苦。
《莊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風。
” [36]消受:享受。
[37]鑒察:察看,監察。
[38]衣稅食租:穿衣吃飯皆來自田租賦稅。
[39]擔:擔負,身負。
爵:爵位。
[40]督責:督查責罰。
此處指監督。
[41]有事于民:此處指征調百姓。
[42]應:響應。
[43]事天:侍奉上天,侍奉神明。
[44]禱:祈禱,禱告求福。
[45]應:此處指應驗。
[46]種德:積德。
施惠:施恩。
[47]無位底卿相:沒有官位的公卿宰相。
無位,沒有官位,沒有官職。
卿相,公卿宰相。
[48]士夫:士大夫。
此處指為官之人。
寵:尊榮。
[49]有爵底乞兒:有官位的流民乞丐。
有爵,有爵位,有官位。
乞兒,乞丐。
[50]無功:此處指對國家百姓沒有功勞。
食:此處指空食國家俸祿。
[51]雀鼠:偷盜糧食的麻雀和老鼠,比喻微不足道或品行卑劣的人。
[52]肆害:此處指大肆危害國家殘害百姓。
[53]清:清高,高雅。
傲:此處指鄙視,看不起。
濁:庸俗。
[54]慎大:對大事謹慎。
忽小:對小事粗心。
[55]勤始:開始勤勉。
怠終:最終懈怠。
[56]居官:為官,做官。
[57]錫福于子孫:将福氣留給子孫,即為子孫造福。
錫,同“賜”,傳,給。
[58]曾見:可曾看見。
約己:約束自己,嚴于律己。
裕民:造福百姓。
[59]昌大:此處指家族昌盛人丁興旺。
[60]濁:貪濁,貪腐。
[61]贻害:留下禍害。
[62]瘠衆肥家:搜刮百姓富裕自家。
瘠,瘦弱。
此處作使動用法,使百姓瘦弱,即搜刮。
[63]曆世:曆朝曆代。
得久長:得以長久延續。
[64]林臯(gāo):泛指山林。
懶散:慵懶散漫。
[65]荒怠:荒廢懈怠。
[66]治生營産:謀劃生計經營産業。
[67]貪鄙:貪婪鄙陋。
[68]念念:一門心思,全心全意。
[69]吉士:賢才,棟梁。
《尚書·立政》:“繼自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國家。
” [70]套數:成系統的技巧或手法。
此處指官場形成的諸多不良風氣和做官的一些固定路數。
[71]俗吏:惡俗的官吏。
[72]賊臣:亂臣賊子。
[73]養人:此處指關心百姓。
[74]養己:此處指關心自己。
[75]上官:上級。
[76]在家者:此處指官員的家屬。
[77]守分:安守本分。
[78]家:此處指自己家族的利益得失。
[79]濟人:幫助百姓。
[80]動辄成功:隻要去做就會成功。
[81]苟祿營私:貪圖俸祿謀取私利。
苟,貪圖。
營私,謀求私利。
[82]任:承擔,擔任。
便安:此處指安逸閑适的差事。
[83]敗事:失敗。
[84]職業:此處指分内的公務。
《荀子·富國》:“事業所惡也,功利所好也,職業無分,如是,則人有樹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禍矣。
”唐楊倞注:“職業,謂官職及四人之業也。
”當然:此處指理所當然。
[85]認作假:認為是假的,即不認真對待,玩忽職守。
[86]偶然:此處指偶然得到的。
[87]還:此處指交給。
主:掌管。
[88]認作真:認作是真的,即把持權力,怙恃弄權。
[89]猶可言:此處指問題尚不嚴重。
《公羊傳·隐公五年》:“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漢何休注:“前僭八佾于惠公廟,大惡,不可言也。
”《公羊傳》以義解經,其載“不可言者”皆系“大惡”,而“可言者”尚不至罪惡深重。
[90]更無:再也沒有。
[91]禁治:制止管理。
[92]利物:利益萬物,造福社會。
《周易&bull乾卦》:“文言曰:‘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
’”唐孔穎達正義:“言君子利益萬物,使物各得其宜,足以和合于義,法